一場疫情炸出「霸道總裁」,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2020-03-02     採購的伯樂


這場嚴峻的疫情給中國的市場經濟帶來怎樣的衝擊?顯而易見,停工停產、原材料漲價、物流不通、人力不足、成本上升......方方面面的壓力接踵而至,中國企業無疑面臨了一場艱巨的考驗。然而優秀的企業自古就有一種韌性,總能夠透過層層迷霧,抽絲剝繭般的探尋發掘生存機會,坐以待斃不是中國商人的性格。面對危機迅速反應,第一時間做出應對和抉擇,是一個優秀企業應有的執行力。


如果倒退回3個月之前,誰會想到在2020年,口罩會逆襲而上,代替「豬肉」一躍成為最受追捧的日常消費品呢?社交平台上,人們見面的問候語也從「你吃飯了嗎?」一下子變成「你買到口罩了嗎?」口罩告急!口罩告急!口罩告急!各個企業紛紛亮起了紅燈,要復工,要防疫,要賺錢,要安全,怎麼辦?怎麼辦?困難面前顯真章,辦法總比問題多。


神車五菱搶先出手了,從想法提出到成功下線20萬隻醫用口罩,僅僅用時3天,秋名山車神果然不是虛的,還真是個「任性」的主兒,別說口罩,就連口罩機也一併生產了出來,「五菱速度」不是吹的,「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這絕不是一句空話。



格力也不甘落後,2000萬成立醫療科技公司,或涉及口罩、防護服製造。我們的腦海中仿佛聽到了「好口罩,格力造」的廣告語了。



華南最大規模的紙尿褲和衛生巾生產線設備製造企業索性改造設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世界最高速口罩機生產線,每分鐘生產口罩1000片,效率不是蓋的。



陝汽更是緊急高新調撥人手,加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battle,不過陝汽人生產的不是口罩,是另外一款防疫防控物資護目鏡,並且2天就做出了合格樣品。正所謂兵貴神速,你的企業是否也具備這樣的應變力和執行力?



吉利汽車則獨闢蹊徑,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力爭在20天內研發出N95標準的空調濾芯,30天內達成量產並應用在捐贈疫區的汽車上。比別人看得長遠,是贏得勝利的關鍵。相信疫情結束後,隨著人們健康安全意識的提高,配置高標準濾芯的空調將成為主流。



紅豆股份看到大家都這麼拼,乾脆也不產西服了,直接改產防護服;運動服也先靠後吧,直接改產隔離衣。靈活轉產的前提是實力!



前面說到一眾車企紛紛投產防疫物資,怎能少了比亞迪呢,比亞迪開啟的口罩生產線,產能可以達到500萬隻/天,這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比亞迪一家就拯救了全國口罩產能的近1/4。口罩還是小意思,聽說消毒液也緊缺,比亞迪又積極投產了消毒液,日供已達5萬瓶。



我的天啊,這些企業的執行力簡直讓人跪拜了,你以為的汽車企業只生產汽車?你以為的電器企業只生產電器?不不不,他們還可以做口罩、做護目鏡、做消毒液,甚至做更多。多元化不是盲目的上馬沒把握的項目,而是以敏銳的目光迅速抓住風口,在國家和市場需要時能夠一馬當先、挺身而出,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當仁不讓、高效執行,這就是讓世界嘆為觀止的無比硬核的「中國製造」。



且不說那些知名企業,就連我們身邊的一些中小企業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買不到口罩?沒關係,那就乾脆自己開出一條生產線來生產口罩專供自家員工;有熔噴布原料卻沒口罩怎麼辦?那就拿原料來換口罩,互惠互利;轉產或者多餘產能加工防控防疫物資的企業也是有很多。能夠及時根據市場需要協調整合資源,靈活調整生產,這是一個企業的眼光與魄力。



我們總是在共克時艱的過程中成長成熟,疫情帶給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僅僅是將企業重新洗牌,許多新的商業模式也應運而生,雲辦公、新零售、智慧供應鏈、微課直播等因其更適應非常時期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的需要,而得到更多的推崇。商業歸根結底是圍繞著生存、生活而產生髮展,聰明的人們不斷銳意創新,給世界增添色彩,為生活獲取便利。


一場疫情炸出這麼多的「霸道總裁」,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霸道總裁」之所以「霸道」,實力使然,一個企業想謀求長遠發展,必須苦練內功,戰略、人才、資本、管理、產品、服務、技術、營銷......


老闆們常常嘆息「我太難啦」,是啊,難的就是你,「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END -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部分圖文內容來源於網絡,旨在分享,無商業應用,其版權和文責屬原作者所有,若您是原作者且不希望被轉載引用,請聯繫我們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sLanHABjYh_GJGVpJ-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