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野果兒時不被重視,如今85元1斤,若山里再碰到,儘量往袋裡裝

2021-01-20     農夫也瘋狂

原標題:這野果兒時不被重視,如今85元1斤,若山里再碰到,儘量往袋裡裝

導讀:這野果兒時不被重視,如今85元1斤,若山里再碰到,儘量往袋裡裝

文/農夫也瘋狂

農村的小夥伴們,兒時肯定都吃過各種各樣的水果,特別是70後、80後這一代人,他們是最苦的一代人。小時候的生活艱苦,連填飽肚子都是比較困難,更別說是偶爾吃吃零食、水果了。

不過對於農村娃,大自然也是仁慈的。在山裡面就有數不清的野果,這些都是大自然贈送給農村娃的免費零食,只要自己想吃,誰採摘就是屬於誰的。

如今生活水平相比過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少有人再去山裡採摘野果了,但是之前不要錢、不值錢的野果,有些卻成為了香餑餑,價格還是翻倍的漲。

比如今天筆者要和大家科普的這種野果,相信60後、70後在小時候沒少吃它,當時也沒人重視它。但是現在卻比水果貴,一斤售價高達85元。如果大家在山裡再碰到,無論是誰見到了,請儘量往袋子裡裝,價值很珍貴。

雞母酸的科普

估計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看到圖片相信大傢伙又認識它。原因是這種野果在我國的分布很廣,並且筆者之前一直不知道它的學名,只知道在各地的名字不同,比如酸藤子、酸藤果、入地龍、挖不盡和咸酸果等。後來在藥店看到這種野果了,才知道它叫酸藤子。

雞母酸是紫金牛科酸藤子屬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一種攀緣灌木植物,野生的普遍植株不高,一般也就是1-2米左右。這種植物的幼枝無毛,但是老枝卻有一些皮孔。葉子是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的,長約3-4CM,寬在1CM左右。

雞母酸的花期是在寒冷的12月到來年的三月份這段時間,而果期則是在清明節以後。並且它的果實很小,是球形的小果,直徑大約5毫米,表面是光滑的,開始是綠色的,然後變成紅色,最後熟透了就是紫黑色的了。

雞母酸的生命力很強,對生長環境也基本不挑剔,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主要是生長在海拔100-2000米以下的草叢、灌木叢和樹林下。它在湖南、海南、江西、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等省份較為集中。

雞母酸的價值參考

既然名字帶有一個酸字,那吃起來的口感可想而知,自然是有點酸的。不過是熟透了的雞母酸,吃起來則是酸甜的。即便是很酸,但是當時的農村娃卻把它搶著來吃。畢竟在當時沒啥水果可吃,只要是能吃的就不會放過。估計吃過雞母酸的,現在都至少40+的年紀了吧,就連80後吃過的估計也不多。

雞母酸雖然很酸,但是卻是很有營養,並且價值很高的植物。它的根、葉和果都是能入藥的。先來說說雞母酸的果實,它吃起來酸酸的,但是卻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胺基酸和鈣、鐵、鋅等礦物質,這些都是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經常食用,還有強壯筋骨、補血強身的作用。所以在藥店、醫藥市場也能見到這種野果,一斤的售價高達85元哦。

其次是雞母酸的葉子,它既能當獸藥,可以治療牛傷食膨脹,熱病口渴,又能治療跌打損傷、腸炎腹瀉和咽喉炎等。再次是雞母酸地下的根塊,也是可以入藥的,具有散瘀止痛、收斂止瀉的功效。

結束語

為何在市場上見不到它呢?這是因為雞母酸主要是當藥材食用,它吃起來也很酸,口感很一般,不適合當水果推廣種植,因此難以見到。

小編和大家科普這種植物,也是為了引起大家的重視,它是一種價值很高的野果。現在能賣到85元一斤的高價,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所以大家在山裡遇到了,可不要錯過了。就算是沒有袋子,多採摘一些放在口袋裡面。

哪怕是吃不完的,也完全不用擔心,曬乾了以後存起來,然後泡水喝都是可以的,每天吃上幾顆,既能促進消化,提升食慾,又能強身健體,關鍵是還能補血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qG4HncBRnIjoXcG7Z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