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女士剛搬到一個新的城市,她經常向朋友抱怨,說空氣太差,能見度很低,窗外什麼也看不見。直到有一次,朋友來他家。找來一抹布把她家的玻璃窗擦乾淨,她眼睛一亮,原來是自家的玻璃窗髒啊。
一個人只有躬身自省,才能不被蒙蔽,看到真實的世界,真實的自己。我們常常會把責任歸咎於他人,自己犯錯卻總是為自己開脫。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常常因此而起。所以懂得自省,是一種難得的修養。
我們每天讀的《弟子規》上有一句「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一個人犯了錯,不推諉,反省自己,努力改正,這是一個人內心的修養。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不斷修正自己,提高自己,不斷進步,超越自我。
《六項精進》中的第三項就是「要每天反省」,稻盛和夫先生說,所謂反省就是耕耘,整理心靈的田園;抑制邪惡的自我,讓善良的真我伸展。每天反省,可以磨練自己的靈魂,磨練自己的心志。(人力資源部 李金煌)
編後:
自省,才能不斷進步。歷史上的典故很多,例如,夏朝的時候,伯啟受禹之命,率軍平諸侯有扈氏的反叛,不幸大敗而回。事後,他沒怨天尤人,也沒諉過於人,而是進行深刻的反省:國家兵多地廣,又占盡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優勢,可是卻強不敵弱,一定是個人德行和才能不夠所致。因此,他勵精圖治,興利除弊,禮賢下士,體恤百姓,終使國漸富,兵日強,政通人和,眾志成城。有扈氏聞知,頓時打消進犯之念,自縛其身,俯首請降。
真正有修養的人,從不會苛責他人。他們不怨天,不尤人,躬身自省,不斷改正自己。不是因為他不會犯錯誤,而是因為他懂得時刻反省自己。善於自省,才能少摔很多跟頭,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