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表揚與懲罰正在傷害孩子,這些方式建議收藏

2019-10-20     貴州高考網

表揚和懲罰

是我們教育孩子常用的兩種方式

但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什麼樣的表揚和懲罰才是恰當有效的?

是「你真棒」「你真聰明」

還是張口就罵、抬手就打

…………

籠統、空泛的口頭表揚

與直接、乾脆的懲罰

恐怕是很多家長、老師的真實寫照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表揚和懲罰孩子

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讓孩子入腦、入心

今天小編教您幾招——

關於表揚

通常情況下,讚揚更容易使人進步。馬克吐溫甚至說:一句真誠的讚美就能讓我多活兩個月。讚美對人起的正面作用是無疑的。

父母們需要了解的是,怎樣表揚才最能引導孩子更好成長。

我們常見的讚揚用語可能成為了口頭禪,比如「你很聰明」「你真棒」「很好,繼續努力」等等,但其實真正的表揚不是體現在這些泛泛誇獎上。

讚揚孩子的天賦,而不是讚揚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其實就是在緩慢扼殺了他成長型思維。

因為成長思維與固定思維的最大區別在於,人們在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中認為他們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不是變化的。成長思維模式的人相信通過努力可以提高他們的能力。

史丹福Carol Dweck教授曾做過一次「稱讚方式與思維模式發展」的實驗,最後發現:

帶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認為努力和困難讓他們感到自己很蠢;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則認為努力和困難能創造新的神經元連結,能讓大腦越來越聰明。

成長型思維模式能使孩子:擁抱學習和成長-理解努力對智力成長的作用-擁有面對挫折的良好適應能力。最重要的是,它是可以被教育和培養的。

那麼身為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或許可以這樣進行表揚——











合格的家長不僅知道如何表揚孩子

也一定知道如何懲罰孩子

怎樣懲罰才能既達到教育效果

又不過分傷害孩子

這更是一門"科學"


關於懲罰

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批評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應該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了錯,肯定要施以不同程度的懲罰。

但是很多父母懲罰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屈服,讓孩子認錯,他們自己意識不到這點,於是兩人就陷入了權利之爭。

只要你和孩子陷入權利之爭,孩子就會產生報復行為,下一次還會繼續犯錯,甚至更嚴重。

所以,採取正確的懲罰手段非常有必要,畢竟懲罰孩子的目的是讓他改善,而不是強化錯誤的行為。











不管哪種懲罰方式,家長們要明白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改正,而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這就需要家長們把握度,把握原則。

在懲罰的過程中,不能任憑自己的情緒,隨意打罵、羞辱孩子,語氣要和善而堅定,眼神不帶敵意,懲罰內容要貫徹到底。

事後,及時安撫孩子,或擁抱、或微笑,讓孩子知道你並沒對他失望,他會更有信心。

— END —

文章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cRG6m0BMH2_cNUgtri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