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豆醬雖然算不上美味佳肴,但對於很多人不僅僅是食材最初的美好,更是一種感情在裡面,味覺深植在記憶中!
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別山山區的人們, 總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生產出各種農作物, 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美味可口的食物, 能把清貧的日子調理成色彩斑斕,芬芳四溢 。冬天,正是農村蔬菜青黃不接的時候。豆醬便是「斷菜幫」。
豆醬的製作與吃食,可以算是一種獨特的文化, 雖然算不上美味佳肴, 對於很多人更多的是有滋有味的親情在裡面, 入冬後,家家戶戶便開始張羅著做豆醬, 午後的陽光很溫暖, 端著盛滿黃豆的竹筐,將豆子揀乾淨, 剔除泥沙,碎豆莢,蟲蛀霉變的豆子。
煮好後要先拌料, 均勻拌入食鹽, 攤開在竹匾簸上曬乾, 通常曬好需要半個月, 一粒粒如黑珍珠的豆醬便做好了, 從竹匾簸舀出豆子, 倒入罈子中保存。
會過日子的農家人總能用豆醬調劑出多種吃法, 喜歡吃辣的可以拌上辣椒, 香辣可口,風味獨特, 佐著熱乎、蓬鬆、噴香的米飯, 豆醬入口,濃濃的香味直撲肺腑, 任何食材只要存其真味,便是美味。
做醬豆的過程,雖然看似簡單, 在我看來,那是關於食物發酵與細菌培養的過程, 其實,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總有一種味道在不覺中被喚醒, 某一種特有的食物的味道, 那是屬於中國的食物味道, 我們懷念美味更懷念快樂時光的童年。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請關注頭條號(視覺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