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沙河秋冬遊:斬獲的不僅是一片金黃

2019-11-29     視覺金寨

金寨沙河,安徽銀杏第一鄉,「中國最美銀杏文化小鎮」。該鄉銀杏總數多達100餘萬株,其中百年以上古銀杏230餘株,樹齡最長的一株銀杏王已有1200歲。





每逢金秋,上百萬株的銀杏樹將整個沙河裝扮的滿山絢麗、遍地金黃,四面八方的遊客都會衝著這片醉人的美景相擁而來。





其中最為吸引遊客的觀賞地莫過於樓房村,因為這裡不僅有集中連片的銀杏古樹群,而且還有位於樓房上灣的銀杏王。



金秋戶外游沙河,並非只能去「掃黃」,那裡可值觀瞻的還有自然村落古名居、樓房村下樓房周宅的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指揮部舊、樓房村上樓房灣的立夏節起義主要領導人、革命先烈周維炯故居。





上周末,我與幾位攝影人再度來到沙河,不料一夜秋風過,金甲成落英,只見銀杏干梢裸露,枝頭鮮有繽紛。可就在我們掃興欲歸時,在上樓房灣的銀杏王下碰到了剛要出門的周百明,是熱情的周百明為我們一掃惆悵、讓我們知道了在沙河能留住人的不僅是那片彌眼金黃。




周百明是清朝周宰相後人,祖居上樓房,現為斑竹園變電所職工。他看我們此次沙河沒拍到銀杏的金黃,便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挽回失望的機會。他盛情地將我們領進了他們家的老屋,讓我們在觀看了他們家的那些即將由縣裡掛牌保護的老屋後留下來吃午飯。





為了款待我們,周百明喊來了他的妹妹和侄女幫助燒飯,竟然還把他單位上周末回了梅山的兩個朋友叫來作陪。





中午做飯沒有用灶台,這是周百明為了讓我們體驗一把沙河人的飲食文化,他不惜在他的老屋內點燃火籠,刻意安排能讓我們圍坐在火籠旁、品嘗一下他們家地道的豐盛吊鍋。





像鮮花能引蝶一樣,燒吊鍋的香味引來了一眾六安人。六安人在火籠間感到處處新鮮,拍不停、問不歇,去意全無、流連不舍。這讓樸實的周百明很覺不過意,於無奈中給出了他的微信和電話,邀請了這眾人改日來做客。





此去沙河,在周百明家體會到了淳樸民風、得以圍坐火籠大快朵頤,讓我們感觸良多:嚴冬里照樣可以去沙河,因為那裡不僅只有一片彌眼金黃!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請關注天天好(視覺金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SNmu24BMH2_cNUgs_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