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肥蝦
四川作家李劼人先生說,成都是中國西南部的一座古城。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部落時代,成都已有相當高的文化。那個時候,部落的號叫蠶叢氏,國名叫蜀。蜀,就是蠶蛹的古義。從氏族和國度的名稱來看,中國蠶絲的發明就在這裡。
成都自古經濟發達,富庶西南。基礎打得好,成都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不低。前有「尚滋味、好辛香」的吃飯喝酒,後有「烹茶盡具,已而蓋藏」的飲茶之風。
四川人好茶之風,十分久遠。顧炎武曾說:「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
四川人喜歡喝茶,卻不怎麼講究。茶館、茶室、公園、野外,都是喝茶的好去處。
選一個有陽光的午後,懷揣一份「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心情,走入茶館,虛度一把光陰。成都人的茶道很容易掌握,環境不必雅致,越市井越有味,無論街坊、寺廟、公園都是茶館,出入茶館的不僅有工薪消費,城市白領,也也做生意的大老闆,茶館可以容納一切階層。
買上一盞三花或毛峰,一手端蓋碗茶,一手提熱水瓶,找把舒服的矮竹椅,慵懶地躺下來,或者享受一把「小爽爽」(掏耳朵),或者抓一把瓜子,待茶香慢慢透過茶蓋與茶碗間的縫隙流出,捧起來,喝上一口,沁得一身的愜意。
泡茶館是成都人亘古不變的依託,是成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印刻著這座城市的文化標記,揭開茶蓋,漂浮著的是成都人優哉游哉的生活縮影。沒有茶館便沒有成都人的生活。
四川人愛喝茶,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麻辣辛香主導著這座城市的氣息。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愛在紅椒、花椒、藤椒的世界裡揮灑激情,火鍋、冒菜、缽缽雞、串串,無辣不歡,口味越重,越能傾倒眾生。去成都不吃辣,都不敢說去過此地。——相對於辣,最好的消解便是喝茶。
其二,四川人講究「巴適」,好耍成性,生活散漫、閒致有趣。這裡人人皆是樂天派,巴蜀之地偏安一隅,兩耳不聞窗外事,只管自己過得舒服開心就好。在公園、街角跑上一壺茶,躺進竹椅里,半日的光陰不知不覺便消磨了。
其三,川人古時候有「吃講茶」的說法,意為解決民間糾紛的方式。大家坐在一起喝茶,成為成都人在宗法社會裡調解矛盾的方法,其成本低廉,處理糾紛又便捷有效。矛盾雙方一同邀請德高望重的調解人在茶館主持公道,為在座的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奉上一碗清茶。難怪成都人有俗語:「一張桌子四隻腳,說得脫來走得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