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有何講究?過年亂貼春聯,容易鬧笑話

2020-01-16     有畫說藝

過年了,很多注重傳統的朋友又該計劃著今年春節貼副啥春聯了。春聯是咱們最傳統的過年習俗之一,不但讓「年」過得吉祥紅火又凸顯出了濃濃的傳統文化味兒。在古時候貼春聯可不僅僅是件「應景」的事兒,貼春聯不光是要貼出喜慶來還要貼出對傳統的敬畏。

貼春聯

現在很多人似乎就是湊個熱鬧當成「任務」隨便一貼了事,甚至有的人純粹就是亂貼一副完事,把原本吉祥嚴謹的貼春聯活動鬧出了笑話,那貼春聯有何講究呢?臨近春節很多小區和農村都會有寫春聯的活動,比如書協、社區等組織的春聯現場書寫贈送活動,人們同時能看到春聯和書法結合的傳統之美。

書法家寫春聯

在這些春聯書寫現場你會發現,基本上年齡越老的書法家在寫春聯的時候,手頭都會有一本翻得起皺的《春聯集》《春聯大全》之類的舊書,每一副都是得從書里挑好再抄寫。可見越是有傳統意識的老書法家越是注重春聯的嚴謹性,不會隨意給你瞎編一副就寫了讓人去貼。

「亂貼」的春聯

有人在大門上貼了副橫批為「喜上鼻頭」的春聯,這字看上去也算寫得規整練過,乍一看年味濃濃「百事可樂」,但寫春聯的和貼春聯的似乎都忘記了:春聯的本質還是對聯,只不過是特指過年春節期間所張貼的「吉聯」。所以這戶人家所帖的春聯最顯著的問題就是連「對聯」都算不上了,因為他這副春聯上下字數都不對,八個字對七個字可謂「不成體統」,至於對聯的其他規範根本就不用再看了。

「亂貼」的春聯

還有人為了趕時髦貼出了一副橫批為「康忙北鼻」的春聯來,這年紀稍大的人一看到這「康忙北鼻」得犯「懵」,翻遍傳統經典你也找不出這麼個詞兒來呀,你能看懂嗎?找個年輕人一問才明白這是諧音「come on baby」。這上下聯字句倒是對了,但下聯中的「到我家」,咋就對得上「發發發」呢?有長輩就對這種不洋不土的怪春聯是哭笑不得,雖然是圖個發財給自己打氣的寓意,但好歹你得貼的是個「聯」吧?所以,不光字句數量、內容節律平仄也都得符合基本要求,方能算是春聯。

「亂貼」的春聯

有人嫌貼一副春聯年味還不夠、喜慶還不足,非得把內框里門框外都貼上一副,一門貼上兩副,門框外貼個「鴻福照家園」,門框里貼個「五福臨門」,這才安心來年有福運,但懂傳統的人都把他家大門上的兩副春聯當笑話看,這春聯不像求「符」,可以來個「雙保險」法力加持乘倍。而且他所貼的兩副春聯也都只是「現代口語春聯」,這種口語春聯其實只不過是兩句讀起來順溜的大白話而已,現在很多人都這麼貼也沒啥,但你貼兩副就有點像是把春聯當「符」貼了。

「亂貼」的春聯

還有一種把春聯習俗當「惡搞文化」玩的人,比如說去年就曾有職業書法家因為寫了個內容不雅的「春聯」、被網友們聲討最終被所在書法機構開除的例子。如今又看到一副改編名人詩詞的所謂「風流人物」春聯,不但全然不符春聯的基本格律,還把名人詩詞「毀」成了「俗語」,自編春聯雖無不可但至少得對傳統保持一絲敬畏。

「亂貼」的春聯

普通人家貼春聯不就是希望新年能有個財興人旺的盼頭嗎,圖好玩敷衍一貼或者乾脆惡搞春聯,豈不是反把霉頭當吉利嗎?像上邊說的這四副亂貼的春聯,不但有些春聯會讓人看不懂,更有些無知春聯容易鬧出笑話讓人笑掉大牙,如果沒有對傳統習俗的敬畏之心春聯不貼也沒事,但如果貼,最好了解一些春聯基本講究,切莫貼這種「玩笑式」的惡俗「春聯」壞了新春喜慶。

(文:luguo)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AFXt28BUQOea5OwgP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