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康復患者血漿與單克隆抗體療法

2020-03-29     306醫院醫學科普


黃冰洋,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心胸外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我國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在全球持續蔓延,目前為爆發態勢。截至3月27日,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54萬,美國成為確診病例數第一的國家,眼看疫情有進一步加重趨勢。印度衛生條件差,人口密度大,不排除可能出現更加嚴峻的局面。因此,全球範圍內可能面臨進一步病毒大爆發,我們則需警惕回輸風險。

目前對於冠狀病毒的治療還沒有特效藥物和疫苗,中醫藥在抗擊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對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可應用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血漿進行治療,效果顯著。

康復患者血漿治療

基於現有的證據和先前治療其他病毒如流感、SARS、MERS和伊波拉病毒的經驗,來自病毒感染康復患者的血漿可以顯著的降低病毒載量和病死率,這是因為康復患者體內可能已經進化出抗體。

抗體是在抗原刺激下,人體產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所有抗體均是免疫球蛋白,可以與包括病原體在內的各種抗原結合,誘導人體產生免疫反應。抗體誘導產生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可以快速抑制病原體的生長或複製,或直接破壞病原體,或破壞被病原體感染的人體細胞,從而達到消滅病原體的作用,降低組織或器官因感染髮生病變的風險。

抗體主要由B細胞產生。病毒體進入人體後,激活免疫反應,B細胞生成並釋放出針對性的抗體。抗體與抗原的關係如同鑰匙和鎖的關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一種抗體針對一種抗原。抗原具有特異性,對應的抗體也具有特異性。抗體誘導的免疫反應是針對具有某一抗原的病原體或細胞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但是血漿治療受到供應數量限制,血液製品也存在特異性、純度、污染等風險。基於此,免疫療法是一種有效的治療傳染病的方法,其中單克隆抗體可以克服血清治療的諸多缺點。

傳統單克隆抗體免疫治療

傳統的單克隆抗體技術是將已能夠產生特異性抗體的B細胞分離出來,通過實驗室技術使B細胞快速複製、增殖,產生大量的抗體。基於血漿篩選的單克隆抗體治療存在關鍵的問題限制了其應用。

目前處於恢復期願意捐獻血液的病人數量有限,血液樣品數量有限,樣本採集存在一定的難度。從血液中提取含有COVID抗體的B細胞,體外擴增培育、成功產生克隆抗體的過程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單克隆抗體特異性、純度等風險,可能會引起免疫反應過度,加重病情。開發周期長,臨床應用時間長。

新的單克隆抗體免疫治療

COVID感染的主要機制在於病毒S蛋白(抗原)與人上皮細胞表面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進入細胞內進行複製,這與SARS是一樣的作用機制。病毒的 S 突刺蛋白也成為疫苗、治療性抗體研發和診斷的關鍵靶點。

基於這種抗原-受體結合作用機制,科學家可以通過兩種方法針對性設計一種單克隆抗體蛋白:第一種方法是其分子結構能夠結合ACE2受體;第二種方式是其分子結構能夠與病毒S蛋白結合。這兩種方法都能夠阻止病毒S蛋白與ACE2結合,那麼即可防止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基於這種作用機制針對性研製的抗SRAS、MERS和伊波拉單克隆抗體顯示出其有效的抗病毒能力,針對COVID-2019的單克隆抗體正在加緊臨床研究中,期待其療效。

(圖片源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1DOJnEBnkjnB-0zi20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