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利他富有,做人如此,做企業也是如此



相信了解過稻盛和夫以及阿米巴經營模式的企業家,都知道他倡導利他思想,做人如此,做企業也是如此。

有人說過,利他富有是一條定律——只有產品、客戶、員工這三者不斷進步的情況下,企業才能成功。現在許多企業已經為我們一一驗證了這條結論,不斷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時,一切幸福、快樂、健康和富有,都在不知不覺之中到來。


1997年,65歲的稻盛和夫被診斷為胃癌,雖然手術很順利,但精神上的壓抑卻不能隨著癌細胞一同離開身體。稻盛和夫一生都在為經營企業而奮鬥,坐擁財富卻不能夠讓他悟透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出院後,稻盛和夫辭去了公司的一切職務,來到圓福寺剃度出家。一生篤信佛教的他想通過修行,尋找到心中的答案。在寺廟中,他不再是企業家口口相傳的「經營之聖」,只是一名普通的僧人,甚至身體尚未完全恢復,便要到附近的人家化緣。





那是深秋的一天,天氣已漸寒,稻盛和夫一家一家地站在門前誦經、請求布施一些錢和米。黃昏時,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強忍腳趾被割破的痛意踏上回程。落葉不斷飄下,在地上堆砌起一片枯黃,他忍不住嘆了口氣,眼前的景色如同人生一般悲涼。


此時,一位老婆婆拿出一枚一百日元的硬幣遞給稻盛和夫,希望他買點麵包填填肚子。稻盛和夫就像全身被電擊一樣,激動得全身顫抖,甚至流出眼淚,他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他突然感覺得到了尋覓的答案,達到了一直所苦苦追求的幸福境界。


稻盛和夫後來描述當時的感受說:「那種感覺無法用語言表達,這就是幸福的至高境界。那種淚流滿面的幸福,不是用腦來感覺到的,而是全身的細胞都能感覺到,這可能就是內心開悟的人能夠感受到的幸福吧。」

不久後,稻盛和夫還俗了,他帶著新的使命,把一種活法和善的理念傳揚下去。





後來,稻盛和夫解釋:人的內心充滿至深至純的幸福感,不是在滿足自我,而是在滿足了「他人」的時候。而且,聰明的人應該能注意到,奉獻於他人並不僅僅只是對他人有利,終究還將有利於自己。(圖文源於網絡,如侵聯刪)


組織裂變、激活團隊、賦能、全員經營!

業績倍增,老闆身心解放!

人人成為經營者——阿米巴經營系統班

【主 辦】:和英諮詢全國各分公司

【課程主題】:揭秘「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高收益秘訣

【核心內容】:獨立核算、激活組織、全員參與、利潤倍增

【授課方式】:系統理論講解、案例剖析、操作練習、提問諮詢解答

【招生對象】:董事長、總經理、股東、副總、總助、財務、人事等負責人

想了解更多企業經營管理精髓,實現企業利潤增長15%,你不容錯過:

點擊"了解更多"詳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