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了嗎?孩子們!
是的,船長!
是誰住在深海的大菠蘿里?
海綿寶寶
他的身體收縮自如
海綿寶寶
……
每個人心中都有無法取代的動畫形象。
海綿寶寶和派大星,承包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20年前,比基尼海灘出現在熒幕。
穿西裝的海綿寶寶,自帶翹臀的派大星,像被煮熟的蟹老闆,遭遇禿頭危機的章魚哥……
這些神奇的海洋生物,為人們帶來歡聲笑語。
《海綿寶寶》播出後,每月瀏覽量超6000萬。
豆瓣平均9.5分,連續7年獲尼克兒童選擇獎「最受歡迎動畫片」。
天生樂觀的海綿寶寶,被很多人喜歡。
他是一個「愚蠢」的樂觀主義者,一個孩子般的角色,任何時候都看見光明的一面。
雖然已經進入職場,卻依舊保有一顆童心。
不在意別人看法,偶爾故意自嘲:
「海綿寶寶,你能安靜點嗎?」
《海綿寶寶》從不涉及成年人話題,但三分之一以上觀眾是成年人。
只因它無比真實地映射出成年人的生活。
比如高冷的章魚哥,夜深人靜來到墓地,親手埋葬自己的夢想和熱情。
曾經熱血滾燙,最後安於現狀。
這一幕成了多少人的真實寫照。
小孩子看到樂趣,成年人看到人生。
重溫海綿寶寶,發現無處不在的「哲學」,才是這部動畫的最大彩蛋。
01
再好的友誼,也會分道揚鑣
第一集開始,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就是好朋友。
一個黃色的海綿塊,一個粉紅色海星,笑聲迴蕩整個海灘。
有一天,派大星去找海綿寶寶:嗨,我們一起去抓水母吧。
一大早來到海綿寶寶的家 / 《海綿寶寶》
海綿寶寶要去上學,拒絕了派大星。
「那你去上學我一整天該做什麼呢?」
「我不在家你一般會做什麼?」
派大星哭著鼻子:「等你回來。」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 《海綿寶寶》
兩人的關係,好到仿佛永遠不會分開。
直到有一天發生了意外。
派大星不小心掉下懸崖,大腦中生鏽的齒輪飛速運轉,變得聰明無比。
他成為了天才。
他發現,海綿寶寶的行為毫無邏輯,總在玩一些傻瓜遊戲。
「我這裡有可以吹超級多泡泡的泡泡水。」
「我不感興趣。」
派大星開始厭惡和海綿寶寶玩
派大星後來無法忍受海綿寶寶的愚蠢,對他攤牌:
「朋友,我們好像已經漸行漸遠了;
過去我們在一起很快樂,可現在我們不能兼容了,我們應該分道揚鑣了。
「也許將來我們會再次相逢,請你勿忘我海綿寶寶先生。」
說完這段話,派大星決絕地離開了。
只剩下眼淚汪汪的海綿寶寶留在原地。
人是會成長的。
我們會經歷這樣的時刻:曾經要好的夥伴,從特別關心到取消關心;從聊天置頂到不常聯繫;從單獨分組到大眾分組;從秒贊秒回到朋友圈孤零零一條橫線……
社交軟體默默記錄了友情變淡的過程。
很多時候,朋友之間的關係就像這句歌詞:
「解散後各自有際遇作導遊,接受了各自有路走。」
再好的朋友,也難免在某個分叉路口,揮手說再見。
02
沉默的旁觀者,也是幫凶
海綿寶寶遭遇過一段時間的「校園暴力」。
班上來了新同學平平,海綿寶寶主動打招呼。
他卻低聲貼近海綿寶寶:你知道嗎,我要揍你一頓。
說著,向海綿寶寶展示了自己的文身。
「我說真的」 / 《海綿寶寶》
所有人都以為平平只是開了個玩笑。
老師不以為意、同學冷眼旁觀,只有海綿寶寶知道這不是玩笑。
他嚇得躲到馬桶里,卻還是難逃魔掌。
海綿寶寶覺得自己快要死了。
他逃到老師辦公室,求老師制止平平。
也請求老師千萬不要供出自己,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老師會給你個公道的!」 / 《海綿寶寶》
老師教訓了平平,但還是「出賣」了海綿寶寶。
知道海綿寶寶去告狀,平平開始變本加厲。
平平在老師背後公然威脅 / 《海綿寶寶》
害怕之餘,海綿寶寶想起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派大星。
求你了,派大星 / 《海綿寶寶》
派大星根本沒有認真聽,打斷道:
我和大學同學在一起,他說要回學校揍一個人,有趣極了。
派大星和平平談笑風生 / 《海綿寶寶》
失去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海綿寶寶的世界崩塌了:
就像身處黑暗,沒有一點光亮。
海綿寶寶尖叫跑開
這一天還是到來。
惡霸找到海綿寶寶,對無計可施的他一頓拳打腳踢。
只不過,這部動畫的黑色幽默,拯救了他。
海綿寶寶被拳頭擊中,凸起變形的五官,立刻恢復了原狀。
他只是一塊軟軟的海綿。
海綿寶寶無法被棍棒傷害,現實中的受害者卻早已遍體鱗傷。
無聲的暴力在很多看不見的角落蔓延。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可冷漠縱容的人,某種程度上也成霸凌的「共犯」。
03
你對別人的討好,可能一文不值
海綿寶寶有一個隨身攜帶的小本子。
裡面記錄的,是各種逗人發笑的小伎倆。
比如使出渾身力氣,洋相百出,搏他人一笑。
褲子開檔的海綿寶寶 / 《海綿寶寶》
越是受到肯定,他越是著了迷似的故技重施。
只不過,跳樑小丑,終有被人厭煩的一天。
大家看膩了海綿寶寶的「表演」
遭眾人嫌棄後,海綿寶寶在本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失敗」。
畫「no」 / 《海綿寶寶》
與其說海綿寶寶心地善良,不如說是內心軟弱:
太需要他人的認可,太渴望他人的喜愛。
討好型人格的人,總在用取悅來換取別人的喜愛和認同。
可卑微久了,往往會丟了真正的自己。
當把自我價值與他人的眼光綁定,自卑、沮喪、患得患失,將會與你如影隨形。
04
不懂感同身受的傷害,最殘忍
又是比基尼海灘看似平常的一天。
海綿寶寶早晨醒來,興高采烈地叫寵物小蝸吃早飯。
找遍房子,不見小蝸身影。
去找朋友時,他們的房子也空蕩蕩的。
海綿寶寶漸漸發現,整個比基尼海灘的人都消失了。
只剩下他一個。
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海綿寶寶慌亂無助。
過了幾日,他倍感孤獨,開始「角色扮演」。
他把自己變成朋友的樣子,重演大家快樂相處的日常。
晚上把自己心裡的恐懼與派大星傾訴。
不過這個「派大星」,只是他用肉糜堆積出來的人形玩偶。
他又扮演成章魚哥、蟹老闆,模仿他們的樣子自說自話。
幾個星期過去了,一輛滿載的巴士解開了這樁「失蹤案」的謎底:
大家沒有消失,只是在慶祝「無海綿寶寶日」,過幾天沒有海綿寶寶的清凈日子。
海綿寶寶最想念的幾位朋友,也在其中。
最好的朋友派大星,是慶祝最起勁的那一個。
派大星「無海綿寶寶」T恤
海灘恢復了熱鬧,海綿寶寶卻不禁傷感——沒人在乎他的感受。
玩笑背後,誰也不知道這幾天他經歷了什麼。
孤獨、無助、甚至懷疑自己的存在……
意猶未盡的人們,又提出慶祝「無派大星日」。
派大星也想參加,被無情地擋在車門外。
一把推開派大星的,正是海綿寶寶。
有人說,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開水只有潑到自己身上才覺得燙。
很多經歷,可能只有親身體會過才會明白。
而那些本身帶著惡意的玩笑,真的一點也不好笑。
05
別輕易試探人性
海綿寶寶和派大星之間,不止出現過一次友誼危機。
讓無數人揪心的,是這一集——
珊迪誘惑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參加野外訓練營,卻故意將他們丟在野外。
雪上加霜的是,兩人在慌亂中失去了帳篷、食物和水,只能進入山洞生存。
珊迪假扮老人嚇唬他們,一旦進入山洞,將永遠無法離開。
還對海綿寶寶吹「耳邊風」:
「如果我是你,我會當心那個傻大個,在野外可是會被吃掉的!」
一開始,海綿寶寶堅信朋友不會吃掉自己。
他人的誘導、極度的飢餓,讓海綿寶寶打起了小算盤。
「我只能先吃掉派大星,免得被他吃掉。」
為自己找了理由後,他開始了行動。
假意給派大星暖手,實際在把他生煎。
煎派大星
戰爭一旦開啟,所有人都在爭奪自己的利益。
派大星說幫海綿寶寶洗熱水澡,實際上是在水煮他。
水煮海綿寶寶
表面上說給海綿寶寶加「浴鹽」,實際上在給「海綿湯」加配菜。
削胡蘿蔔的時候,派大星一臉滿足。
海綿湯加料
海綿寶寶給勞累的派大星準備了「軟床」,還要再加一床柔軟的被子。
實際上是在做「派大星三明治」。
派大星三明治
矛盾挑明後,兩人開始了真正的番茄醬爭奪戰。
搶到番茄醬,就象徵搶到了吃掉對方的機會。
兩人爭執不下,珊迪突然出現,宣布訓練營結束。
原來珊迪的野外訓練營,只是為了考驗人性。
長大了再看這一集,細思極恐:
再神仙的友誼也難以抵擋人性的考驗。
不是太過物質,只是成年人的友誼難免觸及利益。
那些表面上的「為你好」,實際可能並不單純。
不同的友誼,能夠承載的利益衝擊是有限的。
有些人可以交心,有些人只是交情。
保護好自己,不傷害對方,掌握好利益的承載限度,才是對友情最好的尊重。
06
20年,好作品一直熱情如初
不知不覺,《海綿寶寶》開播20年了。
這部看似「無腦」的動畫,融入了創作團隊高超的幽默與諷刺。
海綿寶寶的生活從不是無憂無慮的。
蟹堡王24小時營業的痛苦、維繫和派大星友誼要花的心思、與冷漠的章魚哥相處的不易……
似乎每一集都有不同的小煩惱。
但樂天派的海綿寶寶一直在告訴我們:要對生活抱有熱情。
熱愛自己的工作所以幹勁十足;
喜歡章魚哥所以用盡辦法讓他也喜歡自己;
熱愛比基尼海灘所以會給海灘上的每個人發節日禮物。
海綿寶寶的小煩惱、小樂趣,總是與我們的生活不謀而合。
也許是因為,《海綿寶寶》的創作從沒有劇本。
尼克動畫公司里,動畫師們每天比賽誰的笑話更好笑,編劇們把笑話收集起來,成為創作大綱。
當然,海綿寶寶的性格還是繼承於「父親」——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
2017年,史蒂芬患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症)。
面對這樣的人生變故,他說:
「任何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只要可以,我會繼續創作《海綿寶寶》。」
回歸最初的簡單,準備好生活的熱情。
海綿寶寶的快樂很簡單,沒有什麼煩惱不能用一個美味的蟹黃堡解決。
我們在生活中也一樣,會遇到氣場不合的夥伴、職場上或大或小的危機、朋友間的爭吵、嫉妒、捉弄。
但一想到那個黃色小傢伙的微笑,煩惱似乎也不是那麼難解決。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海綿寶寶?
有人回答:因為他始終懷有一顆赤子之心,總能像孩子一樣開啟新的一天。
生活並不完美,有時就像一顆檸檬,又酸又澀。
但保持樂觀的心態,再苦的生活,也能被榨成檸檬水。
畢竟,快樂才是人生的真諦。
Are you ready kids?
20年前的今天,《海綿寶寶》開播。
感謝它的創作者們,為我們打造了一個不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