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農村父母的養老金

2019-09-09   我的名字叫丑石

幾年前,父母滿60歲時,正好趕上國家發放第一撥養老金,母親激動地給我打來電話:「閨女啊,俺和你爸可以一起領養老金啦,國家政策真是好啊,農民也可以領養老金了。」

也許他們這輩子都不會想到,在他們年老時可以像市裡吃商品糧的工人一樣有退休金。

在老家,不叫退休金,而是叫養老金。很多老人辛苦一輩子不停歇,就是為了給自己攢養老金,因為他們總是怕連累兒女。

最開始就60塊錢,我心想:這麼少,能夠幹什麼啊?母親卻高興得不行,她說:60塊錢可以買一大袋面,有國家給這一袋面,我和你爸就永遠餓不著。

她一說這話,自己眼淚差點掉下來,心想:母親有三個孩子呢,好像她們老了我們不管她們一樣。

父母一輩子的農民,從小就告訴我們,一定要跳出農門,上班掙工資,等老了國家給退休金,不幹活國家也養著,可別做個農民,辛苦一輩子,到頭來還是自己養自己。

小時候,在老家,最讓人羨慕的老人是教師,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德高望重,而是他們每個月有退休金,生活無憂。

從小在農村長大,見過太多的兄弟姐妹為了父母養老問題吵架,他們一吵架甚至動手,引來全村人圍觀,最後還要叫上村幹部才能解決。那時候窮,家家錢都是算計著花。關於父母養老,生病花多少錢,有些不懂事的孩子,他們總認為自己付出的多,把錢掰扯的一清二楚。

母親有時也去看熱鬧,我也跟著她去,每次回來,母親總要感慨一下:錢啊錢,你看看要是老人都有退休金,不伸手管孩子們要錢,也許就會好過點!兒女吵架最受罪的是老人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會自責是自己無能沒本事掙來錢拖累了兒女啊!

養老金是父母最羨慕別人的地方,他們總怕老了給自己兒女帶來麻煩,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伸手換孩子要錢,一輩子捨不得吃穿依然熱衷於攢錢。

父母在我們都成家之後,依然在農田上忙碌,農閒時父母還打零工,做手工編花。

自己回老家,看過他們做手工編花,那是純手工,做一個幾毛錢,母親在那裡手不停歇地做,我也饒有興趣做幾個,最後問起,一天能掙多少錢?母親漫不經心的回答:二三十塊錢吧。

「咋這麼少啊?這麼麻煩掙這麼一點錢?」

母親倒是樂樂呵呵:自己給自己攢點養老金,閒著也是閒著,等我和你爸都徹底干不動了就不幹了,你們到時候就過來伺候伺候俺們就行,俺們手裡有錢踏實,能攢點就多攢點。

幾年前,我與姐姐買房需要錢,父母早早就和我們說,趁著年輕,趕緊把房子買了,也趁著他們手裡攢著養老錢,還能幫襯我們。

父母給我們每個人拿來三萬塊錢,這對於他們來說是筆巨款,需要好幾年才能攢下,因為種地一年到頭刨去成本也就剩幾千塊錢。當自己攢夠了錢還給父母時,父母說什麼也不要。

我對父母說:你們的養老金我是不會要的,還給你們心裡踏實,你們手裡有錢兒女也放心。父母百般推脫才拿到手裡。

我記不清多少次,父母把養老金看得特別重,在每次談話時,他們總是有意無意聊起。每次興奮告訴我,國家給的養老金又漲錢了,像個孩子一樣。

前些日子回老家,和父母嘮嗑,父親說:自己一輩子種地,現在不錯,身體硬朗,馬上快70歲了,也許70歲以後就不種地了。

母親在一邊掰著手指頭一邊欣喜說道:我和你爸爸早就盤算好了,現在每個人每月領100多養老金,倆個人加起來一年有3000塊錢,國家還給了土地補貼,到時候把家裡這幾畝地再租出去還有1000塊錢,一共4000多塊錢就夠我們老兩口零花了。房前屋後在種一些蔬菜,俺們也不用買菜……

一旁的我靜靜看著他們,看著父母早已經花白的頭髮與微駝的背。一時卻不知該如何和他們說,只能拚命笑著,點頭……

父親與母親不知多少次都在盤算著他們的養老生活,總是怕給他們兒女帶來任何負擔,總想著能多給予孩子,從來沒有想到任何索取與回報。

父母始終關心著國家政策與新聞:土地三十年承包制不變,農村養老金上調,農村醫療保險報銷……關於農村改革的新聞他們會研究很久。他們慶幸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有了養老金,解決了他們很多後顧之憂。

農村父母的養老金,也是所有兒女的牽掛與祝福,希望我們每個人的父母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