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蘋果、軟銀集體發債背後,低利率時代已經來臨

2019-09-19     銳眼財經



繼華為發債60億元後,蘋果宣布發債70億美元,軟銀宣布發債5億日元。事實上,這三個巨頭宣布發債的時間還不是這樣的:

9月5日,據一家美國財經媒體報道稱,蘋果通過此次的企業債券發行,籌集了70億美元的資金。



9月11日,華為宣布以中期票據的形式發債,總的註冊金額是200億,先申請發行2期,每期30億元,期限為3年,無擔保。

9月12日,日本在線券商Monex Group開放申購軟銀價值5億日元(約合460萬美元)的債券,票面利率1.38%,開賣不到3分鐘就被搶購一空。

除了這三家巨頭之外,在美國,在9月3日,還有以迪士尼公司為代表21家公司發債,債券發行規模達到創紀錄的近270億美元。

A股,昨天,寧德時代被批准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00億的公司債券,上汽集團成功發行30億元2019年第一期公司債券,票面利率3.42%。

巨頭為何在此時密集發債?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大家先明確一個事實,那就是,當前我們正處於一個低利率時代(時期)!

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世界上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都開始大舉降低利率,並推出刺激性的貨幣政策來應對此次危機。可以很明確的說,全球經濟在經過2008年危機之後,經過過去10年各國不斷的降低利率,到目前全球經濟依舊還未恢復!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過去10年,主要工業國,比如美國、歐盟、英國、日本等,其央行都選擇把基準利率下調到0左右,甚至以下,也就是負利率。

來看今年以來世界一些主要國家的利率水平:

昨天晚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布了9月利率決議,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1.75%至2.00%的水平。

今天上午,日本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0.1%不變,維持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在0%附近不變,維持資產購買不變。

9月12日,歐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0.5%,維持融資利率和貸款利率不變,同時決定於11月1日起,重啟資產購買計劃(量化寬鬆),規模為每月200億歐元。

在往前看:

8月7日,印度央行宣布下調基準回購利率35個基點至5.4%,泰國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1.5%,紐西蘭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大幅下調50個基點至1%的歷史低點。

說到這,我想還需大家記住一個金融學概念,利率是貨幣的價格!

比如,大家是願意在之前豬肉漲價前買更多的肉呢,還是願意現在豬肉漲價之後買更多的肉?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同樣,每一家企業都需要錢,也就是貨幣,規模越大需要的錢就越多。作為企業,當然是更願意在貨幣價格更便宜的時候借錢了。

別忘了,每一家企業它都有一個CFO(財務長),他的主要職責就是幫助企業低成本融資!

所以,這樣解釋,相信大家也就懂得為什麼大家都要在這個時候發債了吧。

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購買債券?

低利率背景下,代表是經濟低谷期,而結合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到現在,時間點上來看,當前階段屬於全球經濟復甦階段。

根據美銀美林證券提出的美林時鐘投資周期理論,在經濟弱復甦階段,代表固定收益類證券的債券具有投資吸引力。



就拿上面軟銀髮行的債券來說吧。

當前日本基準利率水平是-0.1%,什麼概念?也就是說你存錢到銀行,不但沒有利息收入,反而還要倒貼錢給銀行。而軟銀本次發行的債券票面利率是1.38%,遠遠高於銀行存款利率,實際收益率達到1.48%。



這種情況下,你說日本民眾是願意把錢繼續存銀行,還是願意購買軟銀的債券呢?所以,開放申購3分鐘後被搶購一空也就不足為奇了!

哦,補充一句。華為本次發債的目的是為了用於ICT基礎設施建設,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軟銀髮債的目的好像是為了成立第二願景基金;蘋果發債的目的聽說竟然是為了回購公司股票,讓股東財富增值。

總之,在這個時候大家發債的目的其實很簡單,低成本融資,然後拿著低成本的錢到處跑馬圈地,擴大經營規模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的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dJASW0BJleJMoPMBU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