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疫一線戰場火線入黨看中國共產黨人的「特權」

2020-02-02   泉城後備之家

原創:李京進

據新華社報道,2月1日,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臨時黨委研究決定,批准接收10名一線醫療隊員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1名隊員由預備黨員提前轉為正式黨員,同時確定11名隊員為入黨積極分子。

此前的1月29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召開的一次特殊的組織生活會上,黨支部書記張文宏的主持該科做了一次大換班:讓戰鬥了十幾天的非黨員醫生換崗休息,由黨員們頂上。「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這個沒有商量。」張文宏的話經網絡傳播,贏得網友一致點贊。

上海市新冠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近日接受採訪

其實,這並不是他們的獨創。在一些戰爭影視片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鏡頭:大戰在即,我軍官兵紛紛請戰。這時候總有人站出來大喊:「我是黨員,讓我上」。其實,在戰爭年代,我軍參戰部隊都有個不成文的「土規定」:凡是衝鋒陷陣的突擊任務,優先安排給共產黨員,其次是共青團員,最後才是普通群眾。如果非要找理由的話,這就是共產黨人的「特權」。

而在其他方面,又恰好相反。解放軍某連在一次6天6夜激戰後,連長分配食品:重傷員每人一個罐頭,輕傷員兩人一個,共產黨員三人一個。所有負重傷的黨員堅持要三人分一個罐頭,理由還是:應該享受共產黨員的特殊待遇。

共產黨人的「特權」,特就特在能「看出來」

開國將軍蕭克在回憶錄中有這麼一段話就發人深思。他說:「戰爭年代,誰是不是共產黨員,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那些作戰勇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準是黨員。」在2005年中俄「和平使命-2005」演習實兵交戰前夕,參演的原濟南軍區「葉挺獨立團」舉行了讓俄軍官兵感覺到已遠去了的「火線加入共產黨」的儀式,當俄國人聽到國際歌的旋律,就像聽到俄羅斯民歌一樣親切。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檢驗初心使命,越能看出黨性成色。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刻,我們的共產黨員不論是在前線,還是在後方,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久而久之,不用任何介紹,群眾自然會認出你是個黨員。在空軍軍醫大學重症患者救治醫療隊當中,有護理經驗最為豐富的兩名80後黨員,他們分別是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軍人特診中心護士長張瑤、骨科護士長張楠。這對有著17年的黨齡的「姐妹花」,在支援武漢疫情救治任務中帶頭請戰,毫不猶豫,並肩奮戰在抗「疫」一線。

在戰旗上莊嚴承諾,左一張瑤、左二張楠

共產黨人的「特權」,特就特在能「站出來」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長征途中過雪山的時,有位將軍發現一位凍死在路邊的紅軍老戰士身上僅穿著單衣。將軍十分憤怒,命令立刻把軍需處長叫來,問問為什麼不給這位戰士發棉衣。這時一位戰士報告說:首長,這位犧牲的老同志,就是我們的軍需處長,他把自己的棉衣都讓給了傷員和戰友。這位軍需處長,正體現了能站出來先吃苦的黨員「特權」。

在武漢抗擊疫情的主戰場,在這群勇往直前的戰士中,有一批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先鋒,他們主動請纓,到最辛苦、最勞累、最危險的前線,誓死沖在隊伍的最前列,他們是共產黨員。他們當中有前方的醫生、護士,也有後方的建設者、城市運營者,他們衝鋒在前,用勇氣和智慧為一線將士們做出表率。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護士長陳靜,是有一位15年黨齡的老黨員,她更是重症監護病房的「大管家」,她不停地向所有醫護人員傳達著「只有醫護人員做到零感染,病患才能看到希望」之類的嘮叨。

另外,中建三局雷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部火速成立臨時黨委,並為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授旗。儀式上,120餘名項目黨員面對鮮紅的黨旗,高舉右拳,字字鏗鏘,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決戰決勝、按期交付醫院的堅定決心。

共產黨人的「特權」,特就特在能「豁出來」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一位外國記者在延安採訪時發現:每次戰鬥打響之後,紅軍指揮員在前面喊「跟我上」,而國民黨軍官卻在後面喊「給我上」。「跟我上」正是共產黨員區別於國民黨軍官而擁有的「特權」。共產黨員在生死關頭要能「豁出去」。就是當國家利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嚴重威脅時,共產黨員敢於拋棄一切,敢於流血和犧牲生命來捍衛黨的事業、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疫情防控一線,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一個個戰鬥堡壘巍然矗立,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這些衝鋒在最前線的黨員,無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只要國家需要,人民需要,他們都義無反顧,向前走,不回頭。46歲的宋彩萍是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護理組組長,大年三十中午她接到任務通知,奉命帶領醫院抽組的48名隊員加入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奔赴湖北武漢金銀潭醫院,來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第一線。1月25日到28日,4天時間宋彩萍總的睡眠時間不到7個小時。

共產黨人的「特權」,特就特在能「帶出來」

曾經有位參加對越作戰的老戰士回憶火線入黨的經過:當時還是團員的我親眼目睹了共產黨員的忠誠、勇敢和犧牲精神,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經受了艱難困苦和身體極限的考驗,堅定了我火線入黨的毅力和勇氣。

據統計,2008年全軍戰鬥在汶川抗震救災一線的6萬多名黨員,把抗震救災一線作為檢驗先進性的考場,踐行先進性的舞台,人人當標杆,個個是旗幟。一大批團員青年從黨員身上看到了黨的先進性,感受到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分量,更加堅定了對黨的信賴,一份份飽含深情的入黨申請書遞交到黨支部。最終,全軍抗震救災部隊3240名官兵火線入黨。

在今年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廣大黨員不僅當先鋒做表率,沖一線站前沿,而且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影響、帶動人民群眾,匯聚起群防群治的磅礴力量,他們也被稱為「最美逆行者」。這一點,在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年輕護士李金燕感受最深,出征之前,她翻看同事們遞交的請戰書,發現大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讓還沒有加入黨組織的李金燕感到震撼。

歷經戰火硝煙,中國共產黨歷久彌新。這次疫情防控鬥爭,既是對共產黨員的一次嚴峻考驗,也是一場深刻的黨性洗禮。在追逐中國夢的今天,中國共產黨人犧牲奉獻的「特權」更鬚髮揚光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激發出更大更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