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國家反太空能力發展評估

2021-05-25   國防科技要聞

原標題:主要國家反太空能力發展評估

2021年4月1日,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布 《2021年太空威脅評估》報告。報告根據效果類型、部署方式、探測與定位難易程度等因素,將反太空武器分為4類:動能物理武器、非動能物理武器、電子武器和網絡武器。報告匯總了關於俄、伊、朝、印等國太空部隊組織結構和反太空武器方面的公開信息,分析評估了過去一年這些國家反太空能力的新變化和新發展。

一、俄羅斯已具備強大反衛能力,正穩步發展多種反太空武器

二、伊朗反太空能力總體上未有明顯進展,電子和網絡方面活動較頻繁

太空部隊力量方面,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航空航天部隊負責軍事太空項目,以及所有反太空相關任務。 動能物理武器方面,2020年4月和2021年2月測試發射成功,表明伊朗接近具備直接攻擊式反衛星武器能力。 非動能物理武器方面,尚無確鑿信息證明伊朗在2020年取得研發進展。 電子武器方面,伊斯蘭革命衛隊2020年開展兩次大型演習,其中包括利用航空航天部隊的干擾無人機和雷達設備進行的「太空行動」演習。航空航天部隊領導人哈迪安在2月一次重點針對敵方空中力量的攻防電子戰演習中,稱讚伊朗電子戰能力。 網絡武器方面,伊朗通過對以色列進行民用網絡攻擊來展示其網絡能力,近期伊朗網絡攻擊活動的頻發性和複雜性表明,針對太空系統的網絡攻擊可能是其彌補其他領域能力失衡的首選行動方案。

三、朝鮮具有一定電子和網絡反太空潛力,後者對美威脅甚大

儘管聯合國安理會報告表示朝鮮的太空計劃會對國際太空和平造成威脅,但朝鮮堅持認為其太空計劃旨在維護國家利益,解決國家經濟和社會領域重要問題。 動能物理武器方面,朝鮮正在嘗試通過製造固體洲際飛彈,來發展直接攻擊式反衛星作戰能力,鑒於其暫不具備有效的主動制導能力,因此不大可能直接發展共軌反衛星能力。 非動能物理武器方面,雖未取得任何進展,但存在給遠程飛彈配裝核武器,使其具備高空電磁脈衝效應的可能性。 電子武器方面,自2020年至2021年1月,持續沿半島進行衛星下行鏈路干擾行動,干擾對象主要集中在商業無線電廣播、民用GPS信號方面,並未對軍事目標進行干擾。 網絡武器方面,對美國來說,來自朝鮮的網絡安全威脅遠大於俄羅斯,儘管朝鮮網絡攻擊並非專門針對太空系統,但朝鮮持續發展複雜性和可行性更高的網絡能力,會對美國太空系統及地面站造成更大威脅。

四、印度成為第四個展示動能物理反衛星武器的國家

太空部隊力量方面,印度國防部國防太空局2019年設立了國防太空研究組織,負責多種反太空作戰系統研發。 動能物理武器方面,2019年3月成功測試直接攻擊式反衛星武器,此後至今未進行第二次相關測試,正在研究電磁脈衝和共軌反衛武器相關技術。 非動能物理武器方面,正在研發理論上可被改造為反太空武器的定向能武器,如高能雷射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 電子武器方面,主要發展全移動式「薩姆尤科塔」和「希姆沙克提」電子戰系統,前者用於目標監視、攔截、定位,干擾通信和雷達信號,後者可干擾1萬平方千米內的電磁頻率。 網絡武器方面,繼續發展負責應對網絡威脅的國防網絡局,目標主要瞄準中國和巴基斯坦政府,但無公開信息顯示印度實際測試或使用了網絡反太空能力。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綜合網站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竇瑋璇

編輯 | 馬婧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查看: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作戰實驗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