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大力加強二胎政策的宣傳,很多家庭也覺得生兩個孩子家裡比較熱鬧,因此,二胎家庭的數量正在不斷上升,但是每年發生的家庭矛盾事件也越來越多,而且一個「新型的不孝」的詞彙逐漸走入人們的視線,它跟我們傳統觀念里認為的不孝不同,也許你的所作所為已經屬於這種不孝了,但是卻不自知。
上周末跟同事一起逛街的時候,她說起了自己跟婆婆因為在教育孩子方面起了爭吵,自己跟老公平時因為工作忙就沒有時間來照顧孩子,婆婆心疼他倆,就主動說帶孫子,但是老人家思想比較傳統,照顧孫子時總是還用以前的老方法,同事看到了,倆人就為這事吵起來,關係鬧得很僵,後來同事想了想,婆婆也是為孩子好,人家主動幫忙照顧孩子,結果白費力氣還得不到好,這麼一想以後,同事就沒有那麼生氣了,後來好好跟婆婆聊了後,家庭氛圍才得到了緩和。其實這種現象已經是正常現象了,年輕人覺得老人幫忙帶孩子理所應當,但是老人帶的不好或者老人不願意的話,就可能被子女抱怨,甚至子女不願意給老人養老,其實這種行為,已經屬於不孝了,而且很多人都有但是卻沒察覺。
第一,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忙事業,就不想那麼早要孩子,但是老人家卻覺得越早生孩子越好,就不斷催促子女,並承諾會幫忙照顧孩子,他們依然可以去上班,最後迫於無奈,子女就會生下孩子。但是生完孩子以後,事情可能並不像預期那樣,也許老人根本不會幫忙照顧孩子,主要有兩個原因。
- 老人年紀比較大,身體問題比較多,可能帶不了孩子。
- 照顧孩子需要大量的體力和精力,勞神費。
所以很多老人看到孩子順利出生以後,自己的心愿也完成了,心裡其實根本不想幫忙帶孩子,就會找一些藉口推脫,讓子女自己帶孩子,受到欺騙的子女難免心裡存在抱怨,有的兒媳可能還會因此跟婆婆發生爭吵,家庭關係變得僵持。而且有的年輕人生完頭胎後,可能只想要一個孩子,不考慮再生,但是這時候老人可能會說:「反正都生過一個了,再生一個也無所謂,而且兩個孩子也好做伴,早點生我還能給你帶帶。」所以有的年輕人就走上了生二胎的路,可是孩子真的出生後,老人就不過問了,因為這事引起的家庭爭吵不在少數,甚至有的子女因此不願意給老人養老,其實這已經是一種不孝的行為了,畢竟老人本身就沒有給你帶孩子的義務。
第二,因為照顧孩子方式的不同,可能導致很多矛盾。有的老人確實會幫忙照顧孩子,但是由於年輕人和老年人教育孩子思想方面的不同,產生分歧也是在說難免的,特別是有的老人會溺愛孩子,這讓很多年輕人無法忍受。特別是在老人溺愛下孩子如果性格變得很差,子女因此對老人產生的抱怨就更多了,認為這都是被老人縱容的,聽了這話的老人感到非常心寒,本來他們該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就好,但是忍受辛苦幫忙帶孩子,結果得到的不是感恩而是抱怨。
第三,為了方便照顧孩子,老人可能需要搬家跟子女住一起,重新適應新的環境。
老一輩的人基本都是在農村生活的,但是為了照顧孫輩,又為了孩子的學習條件不受到影響,很多老人就知道從農村搬到城市裡子女的身邊,這對很多老人來說都需要很大的心理轉變,接受他們沒有見過的新鮮事物,有些老人甚至可能出現心理問題。而且現在小孩都比較有活力,一個成年人照顧起來可能都需要很大的精力,所以老人照顧可能非常費勁,身體成受不了,因此,子女如果下班有時間,一定要自己多帶帶孩子,不要完全把照顧孩子的事情推給老人,畢竟父母可沒有責任給我們帶孩子。
上面提到的這幾種行為其實已經是如今非常不孝的行為了,可能很多年輕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有了這些行為。老人體諒子女,主動要幫忙帶孩子時再好不過了,應該內心對他們懷有感激,但如果老人真的不能幫忙,也不該心裡覺得不滿,更不能因此不給老人養老。不知道各位怎麼看待新型的不孝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