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連:做一名把住產品質量關的班長

2019-09-09     周忠應

楊連:做一名把住產品質量關的班長

周忠應

9月初的一天,我來到慈康洗滌的外包車間,有一個女員工格外讓人注目,只見她一會兒走到生產線上給產品套塑料膜,一會兒看到流水線旁的卡板上的產品堆滿了,就跑去用手推叉車把貨物拉走,一會兒又跟線上的人交待幾句。行動之間,動作迅速,風風火火,絲毫沒有一點拖泥帶水。

她跟普通的員工一樣,穿得工衣,戴著工帽,胸前還掛著工牌。不過,與人有一些不同的就是,滿臉笑容,身板子也挺得很直,很有一種女漢子的味道。她是外包班長楊連,一個男性化的名字,有人叫她楊班長,也有人叫她楊連長。

出生於廣西某個農村的楊連是一個不幸的女孩,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媽媽就拋棄了她,是爸爸既當爹又當娘將她拉扯長大。因為她爸爸是個地道的農民,也沒有讀過書,家裡條件一直不好。楊連初中畢業後,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便輟學幫家裡種田,或者就在家鄉打工賺錢。

小時候,看到夥伴都有爸媽,心裡非常羨慕,就吵著爸爸要媽媽。每次,見到的是她爸爸一個人默默地流淚。後來,稍懂事後才知道,是她媽媽嫌爸爸窮,另嫁了他人。楊連記得在她10歲的時候,跟一個親戚去一個鎮里玩,在鎮里的菜攤上看到一個販菜的女人。親戚牽著她的手跟販菜的女人說:「你看,你家的丫頭都10歲了,長得好可愛,你都不管她。」楊連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個女人說的話:「對不起,你們認錯人了。」這個女人連看都不看小楊連一眼。

這對幼小的楊連深受打擊,沒有見過媽媽之前,她腦海里的媽媽是美麗而慈祥的,與眼這位販菜的婦人有著天壤之別。回到家裡一個人躲在床上大哭了一場。從此以後,她再沒有問過媽媽了。

在楊連的記憶里就這樣見過她媽媽一次,媽媽的印象也逐漸模糊了。不過,雖然現在成人,在她內心深處還渴望母愛的。沒有母愛陪伴的孩子,一定會更堅強。楊連並沒有因沒有母愛而變得孤寂與內向,相反她的性格是外向的,她也是幸福的,因為她有一個無限愛她的爸爸。

去年,經過3年的網戀,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楊連,在爸爸與親朋的祝福下嫁到了廣州的花山鎮,老公家的條件比較好,結婚後希望她好好在家當太太。可是,楊連是閒不住的,等老公上班去了,就偷偷地跟到慈康公司來應聘。她是這麼想的,自己的爸爸一個人在廣西,應該多賺點錢給父親養老,讓老人家過上清新的日子。

楊連是爸的心頭肉,按理是捨不得她遠嫁的,但是為了楊連的幸福,他沒有說過一個不字。因為他知道,楊連是孝順女兒,女兒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其實早在2010年,楊連就花了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6萬元錢,為父親一次性買了社保,如今已經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了。

楊連是今年的2月26日來慈康公司正式上班的,4月份剛轉正就當上了試用班長。車間主任魏金娥介紹,楊連是個會做事能做事又勤做事的好員工。剛進來的一個月,她能適應從灌裝到外包所有的崗位。記憶力好,也挺上心的,做事也不急燥,非常關心他人。剛來的第二個月,就建議魏主任為車間員工申請午休的宿舍,並很得到了解決。尤其是楊連當上班長之後,更是關心班上的員工,員工有困難,總想方設法幫助他們。對於每一個員工,擅長什麼,有什麼愛好,她心裡有一本書記著呢。例如以拉貨為主職的唐啟準是個封箱的高手,封箱的速度幾乎是其他人的2倍。每當封箱要人的時候,就安排唐啟准與成偉棧去幫忙。

在外包班,有兩個班長,還有一個叫王雪蘭,兩人配合得非常好,既分工又合作。班上30多個兄弟姐妹都相處非常快樂與和諧。在這個小集體,這個溫馨的小家庭里,大家都把兩個班長當成「長哥長嫂」。農村有句俗話是「長哥當嫂當爹娘」,在童年缺少母愛的楊連在冥冥之中,把她這份「長嫂」的愛輻射給了身邊的兄弟姐妹。

有這麼一件事讓她永生難忘。今年4月23日這天,正是在班長的試用期間,她幫產品打碼,她卻把日子記錯了,把23日打成了22日,並且打了整整10箱。幸好她有對工作進行複查的習慣,複查時發現日期打錯了。於是她馬上報告主任,主任報告生產經理,並立即進行了拆箱返工處理,把損失挽回到最少的程度。

事後,楊連非常內疚,並願意接受處理。她就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在等待父母的批評教育。她想不到的是,主任與經理都來給她做思想工作,不要讓她有太多的負擔,以後吸取教訓,注意與完善每一個細節。雖然沒有得到嚴厲的批評與處罰,但楊連的內疚之心更是加重。她知道,以後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做一個能把住產品質量關的一線班長。

在採訪結束的時候,楊連告訴我,她在很多工廠打過工,只有在藍柯這個企業才有置身於溫馨的家庭氛圍感覺,這是一種有著母愛一般的工作。這裡充滿了和諧與包容,充滿了平等與博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5cUGW0BJleJMoPM80km.html


















許家洞的故事

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