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私信問我,你都練什麼動作,你都練多長時間,你每周練幾次?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就是因為可能同樣健身一年時間,我的增肌效果還算可以,而這些玩家的增肌效果有點慢。
那麼我給你直接說出答案吧,我的健身動作平平無奇,我最近每天訓練兩個小時左右,每周練五次。
怎麼樣,是不是跟你的訓練都差不多?
但為什麼你同樣的訓練節奏,但肌肉卻練不大呢?因為上面這些,並不是增肌真正的重點,大家都一樣。
真正能影響你增肌的重點,是下面即將說出來的4個道理,越早知道這些道理,越早成為健身大神。
看過那種視頻了沒有,陳康說增肌不是舉重,小重量多次數感受肌肉發力,結果人家的小重量是把配重片拉滿。
任何一個肌肉練得大的人,力量都不會差。
同樣的道理反過來解釋就是,那些輕鬆就能舉起的重量,對肌肉增長非常有限。
因為肌肉增長,受到影響最多的因素,其實是肌肉的機械張力,肌肉機械張力越大,增肌慾望越大,同時肌肉破壞越大。
你用5公斤的啞鈴做側平舉,和15公斤啞鈴做側平舉,完全就是兩種感受。
所以在你訓練的時候,一定要記錄你的重量,不能隨便練,這周臥推100公斤,下周臥推90公斤。
不能這樣,你一定要能看到你力量的進步,不一定是重量增加,也有對重量的駕馭能力增加。
有些部位的訓練重量,是被動增加的,比如肩部、手臂這些小肌群。
對待這部分肌肉的訓練,就不能以重量為重心。
強行突破重量,比如練肩重量,就特別容易受傷。
那麼這部分肌肉的訓練質量,就要看力竭程度,因為大家的訓練組數都差不多,都是十組左右。
那麼每組力竭就成了判斷健身質量的重要因素。
比如我練肩的時候,一般會用「超越力竭」練法,用15RM的重量,做30次甚至60次。
很多人用15公斤啞鈴做側平舉,一般做15次不標準了就會停止,我不行,我甩起來也要做到30次。
上面兩個道理,其實都會指向這一段,就是你越舒服,那麼你的增肌效果就越差。
比如有些人臥推重量不敢加,或者加重量心理負擔很大,或者是沒人輔助。
那麼它就會選擇加組數,比如原來胸肌20組,現在變成30組。
我以前就是這麼乾的,但是效果一般吧,比起直接加重量來說。
再比如有些人練腿,深蹲幅度蹲不下去,深蹲重量不敢加上去,也會選擇練腿三四個小時。
當然有效,但是真正練腿效果取決於你的深蹲幅度和深蹲重量。
所以在後期訓練的時候,當你感覺到訓練沒有什麼壓力的時候,要主動給自己增加難度,而不是停留在那個位置。
你停留在舒適區越久,那麼最終的增肌效果就會越差。
最後一個,就是重點。有很多玩家問我,說不吃蛋白粉能練成什麼程度?
對於有些人來說,吃不吃蛋白粉無所謂,人家天天吃四斤肉。
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絕大部分家庭的蛋白質攝入都偏低。
上一次不是分析過嗎,你要是吃雞蛋的話,120斤的人一天要吃10個雞蛋,才能滿足增肌所需。
你吃夠10個了嗎?反正像我們家,四口人一天才吃10個雞蛋。
所以從我健身那天起,蛋白粉就沒有少過,基本上就是一天4勺,也就是100克蛋白粉。
以上就是你增肌能拉開差距的地方,而訓練努力程度,增肌天賦這些因素,大家其實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