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生活在亞洲中部的高海拔山地,它們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是當之無愧的「雪山之王」。通常情況下,除了人類,野外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會和雪豹形成強烈競爭獵物和棲息地的關係,然而,近些年來科學家發現,另一種我們熟知的大型貓科動物已經開始威脅到雪豹的生存。這種大型貓科動物就是豹,俗稱豹子。
雖然雪豹的名字中帶有「豹」,但它並不能被稱為豹子,它和豹子屬於不同的貓科豹屬物種。相比於豹子,雪豹和老虎的親緣關係更近;而豹子則和獅子的親緣關係更近。在數百萬年的演化中,無論在外表還是在生活習性上,豹子和雪豹都形成了較大的差異。
圖:豹子
豹子的皮毛顏色為淺黃色到深褐色,上面布有黑色斑點和玫瑰花狀的空心斑塊,尾巴比身體短。它們分布於亞洲和非洲,主要生活在低海拔草原、森林及山地環境中。在捕獵上,豹子更喜歡10到40千克的中型獵物,如羚羊、野鹿等;也會捕食體型較大的獵物,如角馬、野牛等。
雪豹的皮毛顏色為白色至灰色,頭部和頸部有比較明顯的黑色斑點,身體背部及側面有較大的花斑,尾巴幾乎和身體等長,毛髮緻密。它們分布在亞洲中部的高原上,主要捕食岩羊、北山羊、盤羊等高原有蹄類動物,也捕食旱獺、高原兔、鼠類等小型動物。
圖:雪豹
由於棲息地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豹子和雪豹一直是各自為王,「井水不犯河水」,人們也沒有見過豹子和雪豹在野外直接相遇的情形。不過,近幾年來科學家布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卻多次拍到兩者在不同時間出現在同一位置的畫面。
早在2015年,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就在野外拍到了豹子和雪豹在同一位置相繼出現的畫面。2016年7月,布置在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紅外相機也先後拍到了豹子和雪豹分別在7月14日和7月29日出現在同一地點的場景,10月21日,這隻豹子攜帶其幼崽再次出現在同一位置。就在前不久,我國西藏定清縣的一個山谷中的同一個紅外相機,也拍到了類似的畫面。
圖: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豹子和雪豹前後出現在同一地點
圖:西藏定清縣,豹子和雪豹前後出現在同一地點
在整個亞洲,雪豹共分布在12個國家,中國是最大的雪豹分布國,雪豹總數的60%以上都生活在中國。那麼,是不是說在中國雪豹和豹子共享棲息地的機率要比其他國家更大呢?並不。
位於巴基斯坦海拔2000米以上的帕蘇山谷,一直是一個受雪豹喜愛的棲息地,每年都有眾多遊客前來觀光,希望能親眼看到「雪山精靈」的出現。2017年末,當地村民向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反饋受到雪豹襲擊的家畜越來越多,於是在2018年,野生動物學家在野外安裝了40多個紅外相機,來調查雪豹的活動規律。
圖:一台紅外相機夜間拍攝到雪豹
令動物學家意想不到的是,其中一台位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紅外相機不僅拍到了雪豹,還捕獲到了豹子的蹤跡。這台紅外相機在2018年4月21日夜間和4月22日夜間兩次拍到雪豹,5月17日夜間和白天兩次拍到了豹子。雖然在夜間拍攝的照片並不是那麼清晰,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兩者的斑紋等特徵輕易區分它們。
圖:同一台紅外相機拍攝又在夜間到豹子
巴基斯坦奇特拉爾·戈爾國家公園的一處山頂,是雪豹的領地,2017年10月24日紅外相機也拍到了豹子出沒的影像。另外,我國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一台安置在海拔4500米的紅外相機拍攝到豹子飲水的畫面。
種種事實表明,近些年來在亞洲各地,豹子和雪豹共享棲息地的現象正變得越來越普遍。有人認為,豹子和雪豹在同一位置生活,這說明該地區有足夠的獵物來支持這兩種大型貓科動物的生存,也證實了豹子對各種棲息地的適應能力。不過,我們不能這麼樂觀。
豹子雖然在山區也有分布,但豹子一般生活林線(山地森林分布界線,超過此界線的植被為適應高寒、大風的高山灌木叢和草甸)以下,雪豹則生活在林線以上。豹子對各種棲息地的適應能力在貓科動物中是一流的,但它們卻難以像雪豹那樣在高寒地帶生存。
那麼,為何有越來越多的豹子出現在高海拔地區呢?這說明,很多高寒地區已經變得「不寒」,才讓豹子有了向上擴展的空間。而這,正是氣候變暖的直接體現。
目前,還沒有充分的研究證明氣候變暖給豹子帶來了太多威脅,甚至不斷向高海拔地區擴展可以讓豹子擁有更多的棲息地,一定程度上講還是好事。然而,氣候變暖對雪豹的威脅卻是顯而易見的。
豹子和雪豹多次間接同框,充分說明豹子已經成了入侵雪豹棲息地的對手。豹子會和雪豹競爭高海拔地區本來就不算多的獵物,甚至還會直接威脅雪豹的生命。雖然雪豹和豹子體型相當,但豹子的性情更為兇猛,攻擊力更強,如果成年個體直接相遇,恐怕雪豹難以抵擋住豹子的攻擊。此外,豹子的出現給雪豹幼崽帶來的威脅卻是致命的。雖然目前還未發現豹子殺死雪豹的現象,但這卻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圖:巴基斯坦,豹子入侵雪豹的棲息地
雪豹長著一身厚厚的皮毛,能幫助它們禦寒,在雪地里生存下去。而在氣溫過高的地方,這身厚厚的皮毛則會帶來明顯的副作用:它會導致雪豹體溫迅速升高,從而出現健康問題。這也是平原地區的動物園難以養活雪豹的一個主要原因。隨著氣溫的不斷增加,雪線不斷上移,雪豹被逼向海拔更高的地方移動,適合雪豹生存的地方越來越少,雪豹棲息地的破碎化程度也會越來越嚴重。
與此同時,隨著植被模式等的變化,高海拔地區也將不再適宜雪豹的各種獵物生存。雪豹的獵物會持續減少。
有科學研究認為,到了2050年,現有的雪豹棲息地將至少有30%不適合雪豹生存。
圖:雪豹在山崖上追逐獵物
當溫度升高,積雪受熱開始融化時,高山上的雪崩頻率也會增加。雪崩的發生會對動物帶來直接的傷害。比如,科學家統計的數據顯示,巴基斯坦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地區的雪崩近些年來雪崩的次數越來越多。其中的一次雪崩中,有6隻高地山羊被崩塌的積雪掩埋而喪命。而高地山羊正是雪豹的獵物。雪崩的危害是極其巨大的,不僅會導致雪豹的獵物死亡,也會導致雪豹喪命。
由此可見,氣候變暖正在給雪豹及生活在高原上的其他野生動物帶來越多的威脅。科學家把雪豹稱為「高原生態系統的指示型物種」,也就是說,當雪豹的生存受到威脅時,那麼整個高原生態系統都會處於危險之中。頻繁發生的豹子在雪豹棲息地出現的現象,或許在預示著更嚴重的自然災難即將到來。對此,我們應該更加警覺。
關注大貓來了,了解有趣的貓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