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也是一年的四月間,漫天的沙塵正肆無忌憚的席捲著「帝都」,泛黃的大街上是低著頭,側著臉的「蒙面人群」疾步的迷糊身影,藍色似乎已經不再屬於那裡的天空。
此刻我正坐在下關前往祥雲的長途班車上,望著窗外湛藍的天空,回想著幾天前從「帝都」機場,透過懸窗看到的滿眼黃色時的可怕景象。把頭伸出窗外,冷風習習,滇北高原早春的氣息撲面而來,公路穿行在高山間,陽光透過山間的縫隙,時隱時現的照射進車廂,在與反光鏡相遇的瞬間,刺眼的光線讓瞳孔迅速收縮,只聽得耳邊是突突的風聲作響,這聲音就如同七十多年前來自天空中的怒吼,就是這曾令人充滿希望的怒吼,讓 「雲南驛」永遠留在了時間的記憶中。
古老的雲南驛,雲南最早被稱作雲南的地方
曾經起落B-25重型轟炸機的跑道
曾經停放P-40戰機的機庫遺址
「雲南驛」滇中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地方」,古鎮的牌匾下綠油油的田野一望無邊,一陣風吹過,一片綠浪起伏的景象,多寧靜的村鎮,多盎然的田園。
當我正沉醉在這片景色間,一個聲音從背後傳來。
「是來看飛機場的吧」
我回頭看到一位兩鬢斑白,帶著藍色布帽子的老阿婆正坐在古鎮牌匾下的石階上,笑著對我說。
老人家右側的衣襟上別著一束茉莉花,手裡嫻熟的刨著玉米,臉上的皺紋和常年被高原陽光沐浴的膚色 ,慈祥和樸實的氣息在老阿婆的笑容中流露著。
「您好,阿婆」
「我是來找飛機場的,聽說當年這裡的飛機場很大的」
「這裡有兩個飛機場」
阿婆抬手指著東側的玉米地說:「那裡就是美國人的飛機場了,仗打完了,美國人走了,飛機場沒有用了......」
我望向阿婆手指的方向,一望無邊的田野里,看到兩個小山包一樣的長滿作物的土丘問道:「阿婆啊,田裡的土丘是幹什麼的,那邊還有啊」
「就是美國人停飛機的嘛,過去還有棚子在上面,打完仗都沒有了」
「路口那邊還有飛機,去那邊看看吧」
「謝謝您,阿婆」和阿婆揮手道別,向著路口的方向走去。
院子裡的飛機模型,原型機為霍克機2型戰鬥機
銀色的戰鷹,原型機為P-40
幾架飛機停在一個院子裡,走近一看原來都是飛機模型,在院子北側堆放著許多大小不一的石碾子,中間空地上一塊「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六十周年,滇緬公路紀念碑」很是醒目。七十多年前的1943年,當中國抗戰進入最艱難的時期,滇西成為了當時中國唯一可以獲取國際援助的「入境口岸」,一條繁忙的空中走廊翻越高聳的雪山,巨大的C-47轟鳴著,不間歇的在空中來穿梭,艱難的把成噸的戰爭物資,運送到抗戰前線,這就是曾經著名的「駝峰航線」,而在我的眼前就是曾經航線上一處重要的中轉站---雲南驛機場。
院子裡巨大的石碾子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也就是在這一年原本平靜的一座商用機場變得繁忙起來,大規模的擴建工程讓雲南驛機場成為 「國府」重要的後方軍用機場,同年中國空軍軍官學校初技班從河南洛陽千里迢迢遷入這裡,從此雲南驛機場逐漸成為中國滇西抗戰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裡曾經上演了上萬雲南百姓人拉肩扛,搶修機場的空前景象,那些堆放在院中的石碾子是當年用來平整機場跑道的唯一工具,幾十人用齊力拉動,最終開通出可以起降B-24四發重型轟炸機的跑道。1942年陳納德第十四航空隊的進駐有力的保障了「駝峰航線」的安全,同時也招致了日軍的報復。1943年日機不斷地騷擾,曾造成大量軍民傷亡的悲劇。抗戰勝利後,雲南驛機場逐漸荒廢,直至眼前的無邊田野,當年的跑道已無法辨認,但那些土質停機庫的遺址還可以依稀辨認。
「北屯那邊還有一個飛機場,還有跑道和瞭望」,一個聲音從身後傳來。
一個戴著鴨舌帽的老大爺從石碾子後面的院子裡走出來說道。
「早上好啊,老爺子」我笑著對他說。
「你從哪裡來啊?」
「北京。」
「遠道而來啊,你就一個人嗎」 ?
「是啊,專程來看看當年駝峰航線上的飛機場」
「北屯那邊的飛機場比這個好看,早些年還有解放軍的飛機在那裡」
我從包里拿出地圖資料指給老爺子,「您說的是這裡吧,還有跑道的這裡」
老爺子拿起掛在胸前的老花鏡戴上,拿起地圖對著陽光看了一會兒說:「就是這裡,你看離雲南驛不遠。」
登上了前往來於鄉村間的班車,不到半個小時,司機就招呼我在路邊下車,指著公路邊的圍牆說:「機場就在那裡面了」。
我跳下車,走進圍牆的院落,穿過一排排牆面早已剝落的營房,在營區大門口立著一塊「機場管理規定」的標語牆赫然醒目,雖然牆壁上紅色的字跡斑駁不堪,但依舊可以感受到曾經作為軍事禁區的嚴肅氣氛,走出營區圍牆,一條筆直的水泥跑道赫然眼前,緊鄰跑道的西側是機場的指揮塔,沿著跑道的兩側是一座座廢棄在荒草中的碉堡,成群的牛馬悠閒地在跑道邊的草坪上覓食。
機場跑道邊的野花
營區入口的標語強
幾乎快要坍塌的營區建築
跑道入口的建築的紅牆上四個醒目的白漆大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明顯的是一行日文,為何會出現在機場的牆上,我走向正在跑道上晾曬籮筐的老鄉,在得知我是從北京專程來到雲南尋訪和拍攝駝峰航線機場的攝影師,老鄉們的話匣子一下就被打開了,大家席地而坐你一言我一語的,這個機場周邊的情況就被匯總到了一起,老鄉們說這是一對「雙胞胎飛機場」,這個北屯飛機場和西邊的雲南驛機場是同一時期誕生的,作為雲南驛機場的輔助機場,相對於雲南驛機場P-40,B-24等戰鬥,轟戰機,這裡是DC-3,C-47, C-53運輸機的大本營,解放後這裡被人民解放軍接管,再次成為軍用機場,直到1985年停用並廢棄。
雲層下的北屯飛機場跑道
跑道邊的碉堡,曾經駝峰航線眾多機場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
長滿荒草地飛機場
至於牆壁上的日文,老鄉們也沒有統一的說法,不過聽說大理正在準備修建新的飛機場,也許幾年後這裡即將成為前往大理旅遊的航空中轉站,熙熙攘攘的遊客們有幾人還會記得頭頂這片天空曾有過為了反抗侵略而發出的巨大怒吼,有幾人還記得駝峰航線上的這片祥雲!
機場草地上的馬
幹活的孩子們
機場邊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