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擬發布新規 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

2023-12-06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監管擬發布新規 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陳晶晶 北京報道

12月5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為充分發揮保險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綠色保險政策體系,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已向各保險公司、保險行業協會等下發《關於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擬明確綠色保險發展的總體要求、負債端重點任務、投資端重點任務、能力支撐及工作保障等。

記者根據監管及相關部門文件統計,2022年6月,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2022年11月發布《綠色保險業務統計制度的通知》;2023年9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行業自律規範《綠色保險分類指引(2023年版)》。上述文件明確了綠色保險定義和範疇等,為發展綠色保險指明了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監管新擬定的《徵求意見稿》,更加聚焦保險業務,從投資端、負債端、經營管理能力支撐等各方面提出了詳細要求,並闡述了如何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若意見徵求完成後順利實施,無疑將為綠色保險的規範化、系統化發展提供依據和指引。

明確發展目標

在負債端,《徵求意見稿》明確,鼓勵保險公司積極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針對性的風險保障方案,不斷推動綠色保險業務提質增效。同時,聚焦生態文明建設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加強專屬綠色保險產品的創新開發和複製推廣,為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在推進碳匯能力鞏固提升上,積極為森林、草原、濕地、海洋、土壤等具備固碳作用的標的提供保險保障,豐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建設保險供給。

投資方面,《徵求意見稿》指出,保險公司要完善綠色投資管理體系;強化保險資金支持綠色發展,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投資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ABS)、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等形式參與綠色項目投資;加強綠色投資評估管理,探索建立保險資金與綠色項目的對接和評估機制。

同時,《徵求意見稿》要求保險公司落實綠色保險發展主體責任,建立綠色保險組織領導和協調推動機制,指定專門委員會、高級管理人員負責綠色保險工作,明確綠色保險發展戰略,確定重點支持方向和領域,統籌推動綠色保險發展。加大綠色保險資源投入、提升綠色保險風控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徵求意見稿》還指出了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目標藍圖。

《徵求意見稿》顯示,到2025年,綠色保險服務體系初步建立,風險減量服務與管理機製得到優化,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典型示範意義的綠色保險服務模式,綠色保險風險保障水平和保險資金綠色運用規模明顯提升,在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中的作用持續增強。到2030年,綠色保險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服務體系基本健全,成為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金融手段,綠色保險風險保障增速以及保險資金綠色運用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社會各界對綠色保險的滿意度、認可度顯著提升,綠色保險發展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亟待補短板

實際上,大力發展綠色保險,是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保險公司積極加快轉變理念和方式,立足實際、發揮自身特長、做好謀篇布局、加大人才技術儲備力度,將氣候和環境因素前瞻性地納入風險管理體系,將產品維度和客戶維度有效結合,對發展綠色保險產品和服務進行了有益探索,不斷拓展為環境、社會和治理(即ESG)提供保障的保險業務,包括推出氣候變化風險類保險、巨災保險、碳保險、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等。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綠色保險的保費收入達到1159億元;保險資金投向綠色發展相關產業餘額達到1.67萬億元,同比增長36%。不過,業內普遍認為,目前部分綠色保險在保費結構與保障水平方面仍存在不足。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保險交易所、騰訊聯合發布的《綠色保險發展白皮書》亦指出,我國綠色保險起步較晚,法律法規仍不完善;信息披露標準、行業標準亟待構建和完善。我國綠色保險的意識相對薄弱,市場主體參與積極性較低;綠色保險行業面臨結構性挑戰,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綠色保險歷史數據缺乏,數據共享機制欠缺。

一位巨災保險專家對記者分析表示,目前巨災保險採取的保費負擔方式缺乏持續性。在各地試點的巨災保險中,保費往往由地方財政全額負擔,或負擔絕大部分。同時,部分試點地區的巨災保險保障水平還很低,與巨災本身的高損失性不相匹配,無法解決「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的問題。

「目前看,綠色保險由於規模小、運營年限短、數據來源不足等原因,費率厘定及風險管理存在挑戰。不僅如此,綠色保險也沒完全形成全國或省內共享資料庫,很難為綠色保險產品的創新開發、費率厘定、承保理賠、風險管理服務等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上述專家進一步認為。

(編輯: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ddbce089d662a68a207506b0cb6cf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