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的男一號被王陽搶了?

2024-06-05     金牌輿情官

「我家哥哥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用這句話形容,王一博粉絲最近的心理活動,應該是比較貼切的。

《繁花》爭議暫告段落,《追風者》卻愈演愈烈。

王一博王陽鬧這麼多天,還以為是王陽搶了王一博的最佳男主角呢。

醬醬紫今天特別去補課了一下前因後果,結果一看,是兩人都報了,王一博沒有被選上,王陽提名成功。

粉絲坐不住了。

王一博粉絲diss王陽的點,無非就是以下這些點。

明明是男配,怎麼可以提男主角?

那就看劇方怎麼報選的了。

不說以往幾屆,就這屆而言,同樣出演《南來北往》的「主角」白敬亭沒有提名,但是「配角」丁勇岱提名了。

再來,人家劇在宣傳的時候,王一博和王陽本來都是「領銜主演」。

在劇情簡介中魏若來的情節主要在遇到沈圖南後開展,並與沈圖南形成對照組。無論是頭銜還是劇情,片方以「男主角」的身份為王陽申報白玉蘭,都是沒有問題的。

其實關於男配、女配,幾番幾番的說法,不過是在粉圈盛行的話術。人家專業的評委會似乎並不以此為準繩。硬要論起番位、主配之分來,回溯白玉蘭的歷史,憑配角入圍最佳男主角的例子,在白玉蘭的頒獎史上並不少見。

當年于和偉憑著《紙醉金迷》里的三番男二入圍最佳男主角,李雪健則憑著《新上海灘》的三番男二入圍最佳男主角。《我的前半生》里靳東一番,雷佳音四番,獲得白玉蘭最佳男主提名的是雷佳音。

哪怕是王一博自己,也有過這種事。比如《風起洛陽》王一博是二番(一番黃軒),報名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熱烈》王一博二番(一番黃渤)報名金鹿獎最佳男演員;《無名》王一博二番(一番梁朝偉),獲得電影頻道最受傳媒關注男主角獎。

粉絲們喜歡摳字眼,實際上,男主演就是男性主要演員,王陽就是主演,男主演不是男一號。沒番位什麼事兒。

反派也可以提名嗎?

白玉蘭評獎看的是演技,反派為什麼不能評獎?當年《潛伏》報名白玉蘭時,吳站長這個四番男三大反派都提名了最佳男演員。

上綱上線從反派信仰攻擊的人都比較偏激,無差別掃射還蠻嚇人的。

這麼不出圈的角色也可以提名最佳男主演嗎?

王一博的粉絲從作品貢獻度和角色貢獻度diss上了王陽。 他們認為王陽在追風者里的戲份、演技以及對劇集的貢獻度,不足以讓他以男主角的身份提名。

他們還認為這部劇是因為王一博火的,沒有王一博,這部劇什麼都不是。而王陽呢?角色不出圈,之前的作品成績更是乏善可陳。

王一博的粉絲很會站在歷史的高度分析總結,他們從王陽以前的作品出發,說他做主演的作品0入圍,證明此次王陽是靠著王一博的人氣,沾著王一博的光才能僥倖入圍。

他們還從《追風者》的作品立意和劇情出發進行論戰,他們認為追風者立項就是魏若來成長史。

看到這些話術,還是有點可笑的,也就突然理解了,一段時間以來,影視劇宣傳陷入「大男主」「大女主」的桎梏裡面太久了。

能打出這樣的評論,就是把影視劇作品認定為單人的勞動成果,就是把所謂的人氣等同於實力,我們當然不能否認「流量」和人氣對作品影響力外延的關鍵性作用。

但影視作品是集體勞動成果,踩一捧一未免過於偏狹.再者,可以去看一些真實的評論,如果不是這件事情鬧的,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部劇。真正該罵的或許是劇方,想用利用王一博粉絲的時候,拚命溜粉,拉著粉絲做數據。

粉絲在一個個畫的大餅後面哼哧哼哧的做數據,真正到了提獎的時候卻看到自己的哥哥敗北,真的會破大房。

我們理解粉絲愛護自己偶像的心情。

但愛護偶像,靠的不是拉踩同劇組的同事。希望有一天,那些在鍵盤上敲出星火的小朋友能懂得,如果有同事比你優秀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不祝福,但沒必要私下砸人飯碗,還罵人妻女……

不過想想王一博的粉絲還蠻可怕的,拉著誰都撕,比如說梁朝偉。

這個時候,王一博的經紀公司怎麼是失語的呢?如果能正確引導都不會這樣,這都多少天了,才發聲。偶像失聲後果還蠻可怕的,某戰的例子仿佛還在眼前。

這邊建議白玉蘭單獨設一個王一博獎,且無其他人提名。

攪動輿論者必將被輿論所反噬,正當各方人士不堪輿論之擾,王一博的大粉被禁言了,看來相關方面確實想要「止戰」了。

本應皆大歡喜的年終評優淪為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

正所謂成也流量,敗也流量。不知各大劇方是否要掂量掂量:到底能不能駕馭得住「流量」,運用得當,劇集「引流添彩」,使用失當,則會遭受「不能承受的惡果」。

這邊建議還是多重視內容和演技,妄圖依賴流量,終會導致如今的尷尬局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f0a5eecffd9e50e3b40ab264cd0f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