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貓公布了雙11戰報。
402個品牌成交額破億,用戶規模超8億,88VIP成交額同比雙位數增長,222萬中小商家雙11成交額增長超100%,商家會員訂單連續多日增長超100%,58個直播間成交破億,酒水行業直播成交額突破18億……
在各大電商平台競爭加劇、直播電商進入下半場、行業增量愈發難做的多重背景下,今年雙11,淘寶仍然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增長。
作為雙11的締造者,淘寶是如何在雙11的第15個年頭,實現新增長的?淘天內部又是如何理解雙11增長驅動力的?
今天,就讓我們來復盤一下天貓雙11,究竟做對了哪些事。
價格力是「必殺技」
今年雙11,低價幾乎成為所有電商平台競爭的焦點。
但淘寶比拼的低價,並非絕對低價,而是同一價格帶上的最好價格,強調「好貨好價」、「低價但不廉價」。
相比往年,今年天貓雙11在滿減基礎上,首次大規模推出直降15%的官方立減,8000萬商品實現全年底價。
同時,淘寶還新增了貫穿雙11全周期的「天天低價」,並承諾百億補貼商品「買貴必賠」。
在天貓雙11期間打開手淘,用戶能直觀地在商品搜索區和連結里看到「全網低價」的閃電標識。這些商品通過全網實時動態比價,來保證同時段天貓平台價格最低。
從讓人眼花繚亂的滿減優惠「計算公式」到一件打折,不用湊單,這一轉變的背後,其實蘊藏著淘天的深刻洞察。
「湊滿減」帶來的高客單價,已經不再是銷售額的最大拉動力,讓更多用戶參與進來變得更重要。雙11銷售額增長的驅動力,已經從過去單一的客單價驅動,變成客單價、用戶規模和訂單量三重驅動。
用戶對淘寶的低價也有著清晰的感知。
有網友們匯總比價發現,淘寶百億補貼的iPhone 15系列價格明顯與其他平台拉開了差距。在iPhone 15的9款主要型號中,7款做到了全網最低價。11月11日當天,iPhone全系產品在淘寶的成交額同比增長699%,購買用戶同比增長386%。
此外,在天貓前500名的熱門美妝產品中,有六成的價格都低於其他平台。
事實證明,今年天貓雙11的價格力策略顯著帶動了大盤增長。截至11月11日零點,在新增的兩個價格力貨盤中,「官方立減」商品訂單量超2.1億,「天天低價」商品訂單量近9千萬。三線以下市場新增了超2000萬購買用戶,獲得了超1.4億筆新增訂單。
對於消費者而言,低價是好事,但對於淘寶來說,低價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當下,平台間的價格競爭加劇,且品牌和商家大多有著嚴格的價格體系,而淘寶有著全網最大的商品池、最多的活躍商家和最複雜的生態,要讓不同利益訴求的主體都接受價格直降,運營難度比其他平台要大得多。
而且,低價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單純依靠補貼。從今年年初開始,淘天集團就從供給、流量、機制、生態四個方面入手,形成了系統化的低價能力。
供給豐富,處於買方市場,價格自然就低。所以平台一要吸引更多的低價供給,讓中小商家在平台持續經營;二要改造供應鏈,提升供應鏈效率,從而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實現極致低價。
據淘寶此前公布的數據,過去一年,淘寶新增512萬商家,並成立中小企業發展中心,將對中小商家、低價供給的扶持提升到了戰略高度。
為了提升供應鏈效率、極致壓縮物流成本,今年雙11期間,淘工廠在距離源頭工廠最近的地方設立產地倉,保證商品生產後第一時間進入配送;同時,供應鏈中台的算法,會實時檢測每一個品在不同時間段和不同地區的銷售情況,在全國各地設立銷地倉,將預測出的爆品提前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
細心的用戶會發現,今年雙11,淘寶商品頁面出現了「尾款次日達」「官方上門」標識,承諾為帶標商品提供尾款後次日送達、送貨上門服務,淘寶還對額外物流成本提供補貼,並提供違約必賠的保障。
解決了供給的問題,還要有足夠大的流量規模、只要降價就能有更多流量和成交的機制,商家才願意放棄一部分利潤,以換取生意增長。
在淘天集團阿里媽媽市場總裁家洛看來,天貓雙11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引入了一股流量洪流,這對於平台和品牌商家都是難得的轉化機會。
在引入外部流量上,今年雙11,淘寶更是直接放了一個大招。阿里媽媽與騰訊廣告全面合作,微信流量全面接入淘寶。淘寶全量接入了微信視頻號、朋友圈、小程序廣告流量,實現一鍵直達淘寶天貓直播間、店鋪、商品詳情頁等。這被很多人評價為電商圈今年最大的流量紅利。
今年2月,淘寶啟動價格力策略——對於全網最低價商品,賦予五星,對於歷史低價商品,賦予四星,在搜索、推薦等場域,給予確定性的流量權重。
雙11期間,淘寶將價格力策略的流量傳導時間從一天變為瞬間起量,讓商家一降價就有即時反饋。同時,「天天低價」商品擁有大促全周期的推薦加權,且優先權高於雙11跨店滿減、立減等活動商品。
10月數據顯示,淘寶全網低價商品平均流量漲幅達62.5%。
低價是一場持久戰,如果通過一味擠壓商家的利潤空間,把價格壓下來,必然會遭到反噬。讓消費者得實惠,讓商家有錢賺,做長期生意,是淘寶天貓價格力不變的初心,也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消費者在不斷復購中與商家和平台形成的信任契約。
店播大爆發
今年雙11,淘寶店播大爆發,表現尤其亮眼。
天貓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有38個品牌直播間成交額破億,451個店鋪直播間成交額破千萬。
服飾、美妝、家居家裝等強勢品類增長迅猛。
其中,FILA天貓官方旗艦店直播間在雙11預售前4小時成交即破億,打破行業記錄。
千葉珠寶成為淘寶天貓珠寶行業首個破億直播間,店播成交占比從一年前的5%增長至38.9%。
今年618才入局淘寶直播的紅星美凱龍,實現首小時店播成交破億,同比去年增長170%。
汽車行業店播異軍突起。開賣4小時,汽車行業品牌店播成交超過去年開賣首日全天。bmw官方旗艦店店播同比增長132%,mini官方旗艦店同比增長1950%。
而上述這些品牌之所以能實現如此增長,不外乎做對了兩件事:重視店播、選對了平台。
近年來,隨著理性消費逐漸取代感性和衝動購物,消費者往往需要更豐富的信息和實時的互動,來輔助理性決策,而不再滿足於商品主圖、商品詳情頁的信息量。因此,直播帶貨受到越來越多品牌和商家的青睞。
雖然同為直播,但達播和店播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達播的本質是營銷、種草。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主要來自主播個人的影響力和價格優勢,而非品牌和產品本身,因而無法擔負品牌未來的成交轉化、持續經營。
店播的本質是經營、拔草。品牌的線上經營鏈,未來一定是從達播種草到店播拔草的經營閉環。如果過度依賴達播,品牌和商家很難沉澱自己的用戶資產,形成留存復購。
隨著直播電商進入下半場、消費理念越來越成熟,未來的增量在店播逐漸成為行業共識,甚至可以說是「無店播,不品牌」。
當電商直播的風口從達播轉向店播,為什麼FILA、千葉珠寶、紅星美凱龍等品牌會選擇以淘寶為主陣地,而不是抖音、快手等泛娛樂化平台?
一方面,泛娛樂平台做店播,基本是單品邏輯。用戶沉澱的是爆品心智而非品牌心智,品牌經營貨盤的空間非常有限,很難將用戶轉化到爆品以外的品類上,形成真正的留存和復購,產生利潤。
另一方面,綜觀各大電商平台,淘寶無疑有著全網最強、最明確的用戶購物心智,最繁榮的店鋪生態,這些都與店播經營和拔草的本質高度契合。
而且,對於品牌和商家而言,店播只是手段,如何把直播間的新用戶轉化為店鋪會員和老用戶,形成留存復購,才是終極目的。在淘寶,店播能夠輕鬆將直播間與商家私域打通。
今年以來,淘寶在打通店鋪和店播,提升品牌私域經營能力上落地了一系列動作。比如放開私域最低價、推出「店號一體」、面向所有商家開放會員運營權限等。
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商家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布局淘寶店播。近一年來,在淘寶直播成交額破百萬的店鋪直播間超27000個,破千萬的有近4000個。
阿里媽媽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直播為淘寶天貓商家帶來的生意增量是平均水平的7-11倍。
店播對品牌會員拉新和新品打造的效益提升也十分顯著。過去一年,直播間為品牌引導沉澱的新會員超過1.2億,人均復購超過20次。新品上架100天內,直播新品較非直播新品的GMV平均高4億。
私域紅利盡顯
電商行業早已從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流量紅利減弱。
如今,誰能激活和轉化更多私域用戶,把流量變成留量,提高留存和復購,誰才能實現確定性的增長。
尤其是在低價競爭加劇、消費者決策趨於理性的當下,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和忠誠度,成為支撐品牌溢價的最大因素之一。
在淘天集團商家平台和私域負責人梁宏亮看來,品牌私域運營,已經成為品牌長期經營的核心策略。
今年雙11,淘寶私域的紅利全面顯現。
截至11月11日零點,淘寶天貓累計為商家帶來新增會員超1億,全平台商家會員規模同比增長近30%,包括服飾、快消在內的多個行業,會員規模保持兩位數同比增長。
商家會員的持續增長,帶來了大量的成交轉化。雙11期間,淘寶天貓商家會員訂單連續多日增長超100%,包括服飾在內的多個行業,會員人群貢獻度近30%;老客復購訂單多日錄得同比兩位數增長,其中服飾、快消、運動戶外、食品等行業多日同比增長超45%。
會員和老客成交量飆升的背後,離不開品牌在私域的持續投入與長期沉澱,更離不開淘寶對商家私域建設能力的全方面升級。
為了鼓勵品牌商家強化私域運營,並幫助其從中獲益,淘寶今年密集落地了一系列舉措。
3月,淘寶放開私域最低價限制,商家設置的會員專享價、粉絲專享價、新客專享價、老客專享價,以及會員等級折扣設置的會員價、老客等級折扣設置的老客價,均不再計入最低標價。
這意味著,商家在日常的私域運營中,可以更靈活地給予會員和老客更大優惠力度,提高他們的權益感,而不必再擔心這個價格,會影響到大促活動價的計算和流量權重。
隨後,淘寶將店鋪「訂閱」變更為「關注」,並打通了商家的店鋪、逛逛和直播間,三個場景下的粉絲在去重後統一合併為「關注」下的粉絲。「關注」頁面還新增了「只看上新」與「正在直播」選項。
在4月新推出的「店號一體」模式下,商家在淘寶發布的圖文、短視頻、直播及精選的買家秀,都將自動同步在淘寶店鋪的「動態」中,形成一個店鋪內的內容頁。
根據淘寶方面公布的數據,截至4月底,粉絲逛店深度對比非粉絲高出2倍;會員客單價對比大盤用戶高出1.5倍,復購率高出2.3倍。
今年7月,淘寶天貓又向全體商家0門檻開放了會員運營權限,幫助商家快速積累起店鋪高凈值會員資產。
淘寶的商家數據產品「生意參謀」,今年也首次免費向商家披露內容運營、會員運營、粉絲運營數據,幫助商家形成更清晰的長期用戶增長思維,關注用戶的全生命周期運營,而不止是短期成交。
今年雙11,淘寶天貓通過老客回訪傾斜,為商家提供更多的粉絲、老客、會員曝光機會等舉措,大大提升了商家運營私域的積極性。雙11期間,私域活躍商家規模多日翻倍增長。
相比於其他電商平台,淘寶的私域建設更強調店鋪概念,注重通過店鋪精細化運營,提升消費者體驗,來實現用戶的長期留存。
在今年的天貓雙11商家大會上,淘天集團CEO戴珊表示,淘寶天貓擁有全中國規模最大的高質量消費用戶,淘寶天貓「不僅會致力於引入更多的用戶,還會留存他們,更會把這些用戶資產從公域引入每個商家的私域」,讓商家生意保持長線增長。
自今年618前夕成立淘天集團以來,CEO戴珊就一直強調「用戶為先、生態繁榮、科技驅動」三大戰略。作為淘天成立後的第一個雙11大促,淘寶的三大增長新引擎,成了這三大戰略最直接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天貓雙11,也是電商AI首次大規模應用的重要節點。
淘寶大模型原生AI應用「淘寶問問」,自今年9月啟動內測開始,已有超過500萬人次體驗,其中,高活躍人群日均提問數超8次,單一用戶最多提問數超4000次。通過多輪AI對話,淘寶問問能夠精準理解並激發消費者廣泛多元的需求。
此外,天貓還基於AIGC技術,探索營銷新思路,為品牌營銷打開更具想像力的一面。
這麼多年來,雙11一直在變,人群的需求在變,玩法在變。今年的雙11 ,變化格外劇烈,低價、店播、私域是淘寶應對此次大考的有力舉措。
未來,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如何幫助商家更好地經營,如何讓雙11持續帶給人驚喜,仍是淘寶需要進一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