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都翻爛了,終於找出了祭賽國佛寶的秘密,難怪周邊四國要進貢

2023-11-29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原著都翻爛了,終於找出了祭賽國佛寶的秘密,難怪周邊四國要進貢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一路西行,在途中曾遇到過很多有意思的國家。

有女兒或愛妃被妖怪擄走,多年沒著落,身為國王卻無能為力的寶象國和朱紫國;有自己被推進井裡,妖怪變成國王,霸占了整個國家的烏雞國;有全國百姓全是女子,更無一個男子降生,生育全靠子母河水撐著的女兒國……

可以說,沿途這麼多國家,就沒有一個國家是正常的,要麼飽受妖怪侵害,要麼就是國王昏庸,要麼就是有其他的煩惱。

而祭賽國,卻是這些國家中比較另類的一個,它擁有著其他國家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國內有一座金光寺,寺內有一座黃金寶塔,黃金寶塔的頂上有一顆佛寶舍利,「咻咻」發光!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361期:讀完原著直冒汗,祭賽國藏著佛家最大秘密,難怪周邊四國都去朝貢!

一、

取經路上那麼多國家,能跟東土大唐相媲美的不多,而祭賽國就是其中一個!

唐僧師徒到達祭賽國國都的時候,遠遠望去,在孫悟空眼中呈現的是這麼一座城池:

「龍蟠形勢,虎踞金城。四垂華蓋近,百轉紫墟平。玉石橋欄排巧獸,黃金台座列賢明。真箇是神洲都會,天府瑤京。萬里邦畿固,千年帝業隆。蠻夷拱服君恩遠,海岳朝元聖會盈。」

這段描寫中,有很多關鍵詞,有龍有虎,整個城池用「金」字代稱,又是神洲都會,又是天府瑤京。更重要的是,這句描寫中還特意點明,這個國家萬里疆域穩固,千年的帝業昌隆,四周的蠻夷全都臣服於此。

隨後,孫悟空便推斷出,這座城池不是一般的城池,而是一座帝王之城。

豬八戒還不太信,說什麼天下的城池那麼多,府城啊,縣城啊,多了去了,你怎麼就確定這是國都呢?

隨後孫悟空就說了,帝王之城啊,跟普通的府縣不一樣的:

「你看他四面有十數座門,周圍有百十餘里,樓台高聳,雲霧繽紛。非帝京邦國,何以有此壯麗?」

這座城池不僅有十幾個城門,而且周長一百多里,城內都是樓台高聳,雲霧繽紛,這已經是超大型城市的規模了。

隨後,幾人便馬不停蹄的進了城池,唐僧師徒也見識到了這座城池的繁榮:

「只見六街三市,貨殖通財,又見衣冠隆盛,人物豪華。」

二、

可以說,祭賽國國都的豪華程度,甚至都超過了大唐長安城!

長安城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每個方位各開三座城門,加一起一共十二座城門。顯然,祭賽國的十數個城門,在數量上跟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長安城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總面積也不過九十平方公里,而祭賽國國都,周圍一百多里是什麼概念?

古人其實對面積的概念不清,周圍一百多里,往往是指城牆的長度。若城池是正方形,那寬度就是十公里以上,面積也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遠超過了長安城。

古代的縣城、府城、省城一般就四個城門,最多也不會超過九個。像明清時代首都北京城,也不過九個城門,要不怎麼有九門提督這個官職呢?

問問北京城的老人,還能說出一句順口溜:

「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鐘。」

而且,北京城已經是國際大都市了,總面積也只有大唐長安城的三分之一。

那麼,祭賽國為什麼這麼富裕,這麼強大?

就是因為,他的國內有一座金光寺,金光寺內有一座黃金寶塔,寶塔內有一顆佛寶舍利。當唐僧師徒進入到祭賽國國都之後,曾遇到一群衣衫襤褸,戴著枷鎖前來討飯的和尚。一時起了惻隱之心,便跟著他們來到了已經破敗的金光寺。

隨行的和尚說自己做了一個夢,夢到東土大唐來的和尚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隨後唐僧便問他們:

「你這裡是何地方?有何冤屈?」

三、

隨後,和尚們就講了,這裡啊是祭賽國,是西邦諸國的大去處:

「當年有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

這倒跟前面提到的,祭賽國國都有十數個城門對上了,就是為了方便周邊四國進貢嘛。不是有句話叫條條大路通羅馬,其起源就是修建羅馬大道,方便跟各地的溝通和交流。

只不過,唐僧聽和尚們這麼一說,反而更疑惑了:

「既拜為上邦,想是你這國王有道,文武賢良。」

是啊,既然你們國家被拜為了上邦,那肯定是國王有道,文武賢良。可,既然國王有道,文臣武將又賢良,為什麼卻把你們往死里整呢?

結果沒想到,這些和尚卻說,這個國家啊,文也不賢,武也不良,連國王也無道。四夷朝貢的主要原因是,祭賽國有一座黃金寶塔,一到晚上塔頂就放霞光,所以四周國家都來朝貢。

但是,三年前下了一場血雨,從此以後寶塔就不放光了:

「誰曉得我這寺里黃金寶塔污了,這兩年外國不來朝貢。」

後來唐僧師徒見到了祭賽國國王,國王也提到,這兩年外國不來朝貢了:

「近被本寺賊僧,暗竊了其中之寶,三年無有光彩,外國這二年也不來朝,寡人心痛恨之。」

那麼,周邊四國前往祭賽國朝貢,真的是因為黃金寶塔放光嗎?

四、

不管是聽和尚,還是聽國王的分析,大家得出來的結論是一致的,周邊諸國就是因為祭賽國有一座發光的寶塔,才來進貢的。

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在佛寶被偷,黃金寶塔不再放光之後,便停止了進貢。而祭賽國雖然描述的十分強大,也沒有強大到可以通過武力震懾諸國,逼著他們進貢的程度。

那麼,周邊四國是不是能看到寶塔放出的光,才被吸引過來的呢?

並不是!

不管是和尚們還是祭賽國國王,都提到了,寶塔停止發光是三年前,而周邊四國停止進貢則是兩年前。這就證明,寶塔不放光了後,周邊諸國並未馬上停止進貢,反而是又來了一次。

若是他們國內真能看到佛寶放出的光,那麼,三年前就該停止進貢了,畢竟他們又不怕祭賽國的武力征討。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還像往常一樣前來進貢,結果走到祭賽國才發現,金光寺已經沒有金光冒出了,故而第二年全都停止了進貢。

其實書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祭賽國的國域萬里,而佛寶的照射範圍,最遠剛好照到國界線:

「我這金光寺,自來寶塔上祥雲籠罩,瑞靄高升,夜放霞光,萬里有人曾見。」

正常情況下,這座寶塔的光輻射範圍也就是千里之遙,除非天氣狀況異常好,夜晚又著實黑的前提下,才能達到萬里:

「遠眺可觀千里外,高登似在九霄中。」

五、

既然佛寶舍利照射的範圍有限,根本無法覆蓋到其他四國,那麼,他們為什麼要來進貢呢?

有人說,他們這幾個國家信佛啊,見祭賽國有佛寶,所以都來進貢,尋求佛祖保佑!

其實,西行路上,真正意義上信佛的國家基本沒有。況且,就算這個國家想信佛,自己在家裡拜拜佛祖就是了,至於大老遠的去給人家進貢?

更重要的是,西梁女國距離祭賽國有三萬里之遙,中間還隔著一座八百里火焰山。當初唐僧師徒想西去,特意問了火焰山附近的人,一個老人告訴他們:

「西方卻去不得。那山離此有六十里遠,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

由此可見,女兒國要去祭賽國進貢,火焰山是西行必經之路。若非要走,就必須去求鐵扇公主來火焰山扇下扇子,而且去這一趟,來回就一千多里地:

「我這裡眾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計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當然,這點路程也不算什麼,至少有辦法去。

如果說東女兒國,南月陀國,北高昌國去進貢說得過去。可西邊的本缽國也跑祭賽國進貢,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因為,這兩個國家之間,是隔著八百里荊棘嶺的,要知道荊棘嶺中間的古廟都是荒廢的。若他真信佛,去小雷音寺拜彌勒佛,也比去祭賽國拜那個佛寶強得多啊?

六、

那麼,究竟是什麼信仰,讓他們不辭辛苦,萬里迢迢去祭賽國進貢呢?

首先可以排除的就是信佛,南北兩個國家,唐僧師徒沒去,所以沒法分析,但女兒國是啥樣的,我們還是能看得到的。

別忘了,唐僧師徒剛進西梁女國的時候,沿街的百姓都拍著手喊:

「人種來了,人種來了!」

她們根本就沒把和尚區別對待,僅把他們當做可以壓榨的人種。唐僧師徒借宿的那家老婆婆還說呢,幸虧他們來的是她家,若是換一家,就要跟他們上床了:

「假如不從,就要害你性命,把你們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兒哩。」

不僅民間不信佛,女兒國國王也一樣啊,見到了唐僧這個大和尚,心裡想的依然是跟他上床。即使人家一再強調,自己是和尚,還得去西天拜佛求經呢。

由此可見,在唐僧師徒到達女兒國之前,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不信佛。否則,也不會讓身為道士的如意真仙霸占落胎泉水那麼久,而不去干涉。

甚至於祭賽國本身,也不信佛,否則的話,也不會在佛寶丟了後,使勁折騰那群和尚們,難道就不怕佛祖怪罪?

這就奇了怪啦,這些國家既不信佛,在國內也見不到祭賽國金光寺發出來的光,也不是為了尋求祭賽國的武力保護。那他們不辭辛苦,非上趕著給祭賽國進貢,究竟是為了啥?

七、

要想解釋清楚這件事,我們得從祭賽國國王身上下手,看看他身上究竟藏著哪些秘密?

首先,我們要問一下,金光寺寶塔放光的原因,身為祭賽國國王,他知道嗎?

他知不知道,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但是在外人看來,並不知道。當時寶塔不放光了後,換正常人,應該馬上封鎖都城,隨後將整個城池翻個底朝天才對。

就算從來沒出過國門的寶象國國王,在女兒丟了之後,人家不僅把宮裡翻了遍,大小太監和宮女打死了諸多,連都城百姓都盤問了個遍:

「滿城中百姓人家,也盤詰了無數,更無下落。」

可是,祭賽國國王聽說了寶塔不放光之後,第一反應是祈求神靈原諒:

「眾公卿奏上國王,不知天公甚事見責。當時延請道士打醮,和尚看經,答天謝地。」

祈求了一年後,發現其他國家不來進貢了,這國王不去想辦法解決寶塔不放光的事,卻想先解決掉不來進貢的國家。這時候,其他大臣們才知道是寶塔上面的佛寶丟了,所以其他國家才不來進貢:

「我眾臣諫道:寺里僧人偷了塔上寶貝,所以無祥雲瑞靄,外國不朝。」

隨後這祭賽國國王的操作,就更讓人看不明白了,他竟然聽信了大臣的話,一個勁沖和尚們撒氣:

「前兩輩已被拷打不過,死了,如今又捉我輩問罪枷鎖。」

總共三個輩分的和尚,兩年時間,前兩個輩分的都被打死了,如今就剩最後一輩了。

八、

要知道,佛寶這玩意,一到晚上就「咻咻」放光的,若真是和尚們偷的,根本就藏不住!

明知道拿和尚們撒氣,根本就拿不回佛寶,那祭賽國國王為什麼還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呢?

很簡單,他並不昏庸,也不是不知道佛寶究竟被誰偷了!

因為偷佛寶的九頭蟲和萬聖老龍王也不是一直在這邊的,而是前幾年才到的亂石崗碧波潭。亂石,就證明,這裡大概是祭賽國的採石場,曾有人在這裡工作,石頭采多了以後,挖了個大坑,才形成了一潭水。

況且,這裡距離祭賽國都城也就百十里,一個士兵騎著馬圍繞都城轉一圈的距離。這麼近的地方,不可能沒有人知道那裡,事實上站在金光寺塔頂就能望千里,這才百里而已,難道就沒發現碧波潭水晚上比較亮嗎?

那麼,祭賽國國王都要發兵去攻打其他國家,卻不想去攻打碧波潭呢?

很簡單!

打不過!

當孫悟空把抓到的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這兩個妖怪扔到朝堂之上後,按理說,國王應該沖武將們下令,帶兵去捉拿罪魁禍首。

可是,這個國王並沒有下這樣的命令,而是先赦免了之前那群和尚的罪,隨後跟群臣們商議,讓唐僧師徒去降妖:

「赦了金光寺眾僧的枷鎖,快教光祿寺排宴,就於麒麟殿上謝聖僧獲賊之功,議請聖僧捕擒賊首。」

九、

同樣的情況還在寶象國發生過,當唐僧把百花羞公主的信件帶給國王后,國王就沖武將們下過命令:

「那個敢興兵領將,與寡人捉獲妖魔,救我百花公主?」

結果,連喊了好幾遍,就沒有一個將領敢站出來說話。這也恰恰證明,他們其實是知道百花羞公主的下落的,畢竟黃袍怪所在的地方也有一座寶塔,白天黑夜的都在「咻咻」放光:

「忽抬頭,見那壁廂金光閃爍,彩氣騰騰,仔細看處,原來是一座寶塔,金頂放光。」

最後,被逼無奈的武將們才說,這妖怪雲來霧去的,我們一介凡人,打不過啊。

祭賽國國王其實就是在等機會,在等真正的高人到來,高人一到,人也立馬不昏庸了,馬上就放了和尚,厚謝唐僧,並請求聖僧幫忙降妖。

為啥祭賽國國王第一時間封鎖了寶塔,不讓人上去啊,不然不早就發現那兩條鲶魚精啦?

就是因為,他知道這佛寶丟的蹊蹺,萬一被人發現了線索,知道偷佛寶的是妖怪,那豈不是更讓自己騎虎難下了?

丟了佛寶事小,懲罰和尚問題也不大,但若是得罪了妖怪,給自己來個屠城,那就麻煩大了。

所以,他懲罰和尚,就是做給塔上前來巡邏的妖怪看的。只要妖怪確信這國王昏庸,還在拿和尚們出氣,那他們就會放鬆警惕,甚至暗中慶幸:

「近日聞得有個孫悟空往西天取經,說他神通廣大,沿路上專一尋人的不是,所以這些時常差我等來此巡攔,若還有那孫悟空到時,好準備也。」

十、

妖怪們能打聽到孫悟空要來,那作為一國國王,難道就沒有聽到消息,唐僧師徒就要到了?

所以,祭賽國國王,其實就是在等孫悟空,等他一到,佛寶收回也就順理成章了。

那麼,說了這麼多,祭賽國國王究竟在四國進貢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燈塔作用!

對,你沒聽錯,就是西方佛家的燈塔!

遍觀整個取經路上的國家,我們會很明顯的發現,真正信佛的寥寥無幾。佛家要想東進,就需要讓這些國家認識到信佛的好處,或者不信佛的壞處。

為此,他們還特意派出了大鵬鳥,吃光了獅駝國全國百姓。

天竺國是佛家大本營,從那往東推,正中間的正好就是祭賽國。在這個地方豎起一座西方佛家的燈塔,讓祭賽國國王當他們的代理人,拉攏其他國家。

其他諸國也並不是給祭賽國國王進貢,實際上是給西方佛家進貢,但進貢歸進貢,其實他們並不認同佛家。

就像當今某個國家一樣,在某大洲扶持一個強壯的小弟,用這個小弟去輻射周邊的小國。這些小國信不信他們那一套,咱不便分析,但不信他們就會吃虧,卻是實際存在的。

要知道佛寶舍利,乃佛家高僧圓寂後的寶貝,這麼珍重的東西送給祭賽國。就是告知周邊國家,這是我們西方佛家的代理人,你們進貢不進貢,有獅駝國的先例在,看著辦吧!

而金光寺突然不亮了,其他國家就要猜了,難道佛家的代理人換了,咱再等等?

祭賽國國王的反應卻是,難道西方佛老生氣了(不知天公甚事見責),收回了佛寶?

大家別忘了,取經路上除了祭賽國,還有一處提到過祭賽。那就是通天河附近的陳家莊,每年祭賽童男童女,靈感大王就能保當地風調雨順。

換算到祭賽國,道理是一樣的哦,每年進貢,佛家才能保你平安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ae43349824e29e5c03ca2e4bd7e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