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王炎(1)
蝶戀花·崇陽縣圃夜飲
[宋]王炎
縴手行杯紅玉潤。滿眼花枝,雨過胭脂嫩。新月一眉生淺暈。酒闌無奈添春困。〇喚起醉魂君不問。憔悴顏容,羞與花相近。人自無情花有韻。風光易老何須恨。
王炎,《宋史》無傳。《全宋詞》王炎小傳曰:
炎字晦叔,婺源人。生於紹興八年(一一三八)。登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調崇陽主簿。張栻帥江陵,聞其賢,檄入幕府。秩滿授潭州教授,改知臨湘縣。積官至軍器監,中奉大夫,賜金紫,封婺源縣男。所居在武水之陽,雙溪合流,因以自號。著有雙溪集。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卒,年八十一。(第3冊,第1852頁)
按,清·沈辰垣等《御選歷代詩餘》卷一〇五《詞人姓氏·宋》曰:王炎字晦叔,婺源人。登乾道間進士。調崇陽主簿。張栻帥江陵,聞其賢,檄入幕府。秩滿授潭州教授。改知臨湘縣。積官至軍器監,中奉大夫,賜金紫,封婺源縣男。所居在武水之陽,雙溪合流,因以自號。著有《雙溪集》。《全宋詞》王炎小傳似即由《歷代詩餘》鈔出。至於王炎之生卒年、享年及登進士年,則據宋·胡升《王大監傳》。然《歷代詩餘》暨《全宋詞》王炎小傳皆較簡略,《王大監傳》亦不詳其仕宦經歷之具體年月,茲予考補如次。
孝宗淳熙二年(1175)至五年(1178),鄂州崇陽縣主簿。
明·程敏政《新安文獻志》卷六九《行實·儒碩》錄宋·胡升《王大監傳》曰:王大監炎字晦叔,婺源武口人。自幼篤學,登乾道五年進士第。調明州司法參軍。丁母憂。再調鄂州崇陽簿。
按,據王炎《雙溪類稿》卷二四《韓毅伯詩序》,乾道六年,炎尚居鄉里婺源鄰近之歙、黟二縣間;八年即遘母喪(參見下文):則其明州之任實未曾赴,故不錄。
「鄂州崇陽」,即今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六六《荊湖北路·鄂州》上《縣沿革》曰:崇陽縣,望,在州南四百二十五里。
王炎《雙溪類稿》卷一〇《長短句序》曰:三十有二,始得一第。未及升斗之粟,而慈親下世。終喪得簿崇陽。
按,王炎之母卒於乾道八年(1172),丁憂二十七月,「終喪」當在淳熙二年(1175)。則王炎之為崇陽縣主簿,至早亦不得先於淳熙二年。
又《雙溪類稿》卷一《喜雨賦》序曰:丙申夏四月,武昌闔郡不雨。越五月三日,崇陽宰吳侯以誠禱,雨遂優渥。
按,「丙申」,即淳熙三年。至遲此年五月,王炎已在崇陽主簿任。宋時官員職事、差遣,大抵三年為一任期。若無其他特殊緣故,王炎之任崇陽縣主簿,約在淳熙二年至五年間。
約淳熙六年(1179)至九年(1182),荊湖北路安撫使司幕職官。
《王大監傳》曰:再調鄂州崇陽簿。時南軒先生張公帥江陵,聞而器之,檄於幕府,議論相得。
按,「南軒先生張公」即張栻。
「帥江陵」,即知江陵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曰:淳熙七年春二月甲申,秘閣修撰、荊湖北路安撫廣漢張公卒於江陵之府舍。又曰:淳熙五年除秘閣修撰、荊湖北路轉運副使;改知江陵府,安撫本路。
張栻淳熙七年二月即卒於江陵任,檄王炎入其幕府,當在其知江陵府之初。其時,王炎之崇陽任期已滿。
《雙溪類稿》卷二一《書·上留丞相》曰:炎,新安之下士也。其足跡固亦屢至於都門矣。歲在己亥,始獲關升。趙丞相用事,不敢見焉,則以未脫選調也。
按,「趙丞相」,即趙雄。
「歲在己亥」,即淳熙六年。是年王炎曾至臨安,且「獲關升」。則其被檄入湖北安撫使司幕府,當在此年獲關升後。其時王炎尚為選人,「未脫選調」,故其所任幕職,僅可初等,不外乎「安撫使司準備差遣」之類。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