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大部分騎友的第一輛運動自行車都會是一輛硬尾入門山地車,騎著這輛入門山地車上班通勤,周末郊遊,甚至來個川藏、環中國。這輛入門山地車讓我們體會到騎行最初的快樂。
漸漸地,你對自行車越來越了解,接觸的騎友大神越來越多,這輛入門山地車帶給你的快感越來越少,被拉爆的憋屈越來越多,還等什麼,快換車!爬坡比不過別人,肯定車太重,我要更輕!去山裡撒野老是摔,肯定前叉不行,有了金狐狸我會摔?Shimano出十一速了,XT價格真香,買買買!輪子富科龍F3有折扣?來一套!在一番狂熱衝動的買買買之後,人生中第一輛自組XC硬尾山地車站起來了。
XC硬尾騎了快一年時間,總覺得不過癮,速度沒公路快,下山沒軟尾爽,玩車路上的終極抉擇擺在我面前,軟尾?公路?兩條升級樹通向兩個截然不同的玩法,選擇軟尾,那就要放棄輕巧暢快的公路騎行,選擇公路那就要放棄挑戰坎坷的那份不羈,身為成年人,該做什麼選擇?當然是我全都要!就這樣開始了我第一輪雙修,哦不,三修。
短暫的雙修
先說說公路車,裝車定位是一輛入門體驗性質的公路車,車店清倉時收的KUNG灰影的架子,入門公路標配Shimano105 5800套件,因為山地的F3輪組很令我滿意,所以公路輪組就選用富科龍R3鋁輪,把組、坐管、座墊、把帶什麼的湊合就行。就這樣東拼西湊,入了公路坑。
對於這輛公路車可謂是又愛又恨。它是我人生中第一輛公路車,那種發力的直接爽利是山地車遠遠不能比的。夏日的每個深夜,我都會騎著它在學校附近的黃家湖三街刷圈,榨乾體力,發泄臨近畢業時的迷茫和不安。
參加武漢123的單日300公里挑戰賽是我給自己的一次磨鍊。骨折手術後不甘心放棄騎車,想逼出自己的極限,告訴自己傷痛不可怕,失業不可怕,我發起狠來什麼都不怕!最後順利完賽,人和這輛公路車都是好樣的。
雖然這輛公路車有它的高光時刻,但大部分時候卻很不讓人省心。車架設計的原因,碳纖維車架前撥竟然要用夾環固定,105原裝鋁夾環怎麼也夾不緊,變速線一拉就歪了,前撥導板狂蹭鏈條不勝其煩,後來淘了一個鋼夾環夾上,情況才有所好轉。
壓入式中軸異響也是老生常談,雖然使用過程中百般防範,可該來的還是會來。前撥從五通穿上來,線孔總是被泥沙堵住,前撥經常失靈。被層出不窮的小問題耗盡了耐心,低價分期出給學弟了。服役期3個月。
在第一輛公路車裝好後不久,一輛軟尾AM也來到了我的身邊。隔壁學校的老哥搬了校區,想和我換輛車通勤,於是我轉手就拋棄了小YETI,換來了大YETI。就這樣,開始了第一輪公路&軟尾雙修。
這輛YETI sb66,配置相當高,sb66半碳車架,rockshox vivid彈簧後膽,FOX 36 talas130-180可調前叉,一套X01套件,HOPE編E13的輪組,除了沒有升降坐管其他完美。軟尾在手,逼格我有,從此大學城的樓梯全都不在我話下。
YETI sb66的SWITCH轉點真的很神奇,在迴轉零界點之前的每一次踩踏都無比堅實,轉過臨界點之後又給人行程觸不到底的踏實感,踩踏性能比三條褲子nomad3的VPP更加極致,當然極致踩踏的代價就是貼地性遠不如vpp。
白天有空騎軟尾,晚上下班騎公路,豈不美哉?現實一點也不美,大學實習在車店上班,每天都呆在車店裡,出去玩車?誰來看店?公路和軟尾都是看的時間多騎的時間少,當了幾個月鎮店之寶,參加了一次速降賽之後就被送還給了原車主,接回了我的小YETI。
新環境、新山地
畢業了,在省內一個小城順利取得了一個安穩的工作,此小城多山,貌似挺適合玩山地。山地之魂又熊熊燃燒,每天躺在床上做夢都在幻想自己騎著騷車在山林中馳騁。終於有一天,忍不住了,不是做夢都想騎軟尾嗎?那就按夢裡的配置來一輛!於是聖誕節前兩天,一輛SantaCruz nomad 3.0就來到了我的眼前。
車當然不是聖誕老人發的,中華男兒想要什麼都要靠自己,一點點,攢......做夢和求佛是不會有山地車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車架選用Santacruz nomad 3配合BOS void氣壓後膽;前叉考慮到重量和兼顧一部分爬坡,選用了rockshox的PIKE rct3 160行程。輪組為E13的TRSr成品輪組;變速套件考慮到用車環境11速就夠用,但是新的eagle牙盤齒形能很好的咬住鏈條,杜絕掉鏈,按這個思路,X01小套混搭X01 eagle的曲柄牙盤既滿足了要求也減少了開支。
剎車是喜聞樂見的guide rsc(後來也喜聞樂見地漲油),KS的LEV升降坐管,經典,耐用。外胎因為城市路面居多,選用世文的HANS DUMPF,整車12.88kg。
車組好了,因工作原因,只有周末能回來,所以每個周末的主題便是上山,修路,下山。小城市只有我一個人玩山地,加上工作忙沒空騎,所以不管是修路還是練車都事倍功半。不過,玩山地最大的收穫就是,撿到了一隻愛騎公路的大兔子。
再修公路,以戀愛之名
騎軟尾雖然拉風,但總歸和女票玩不到一起去。以戀愛之名,重回公路車界勢在必行。本著專業陪騎的目的挑車就純粹看眼緣了。嗯,我看這輛佳能戴爾超六很順眼,就你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這輛超六從某二手平台上送到了我身邊。
當年的頂配整車,超六高模車架,RED機械變速加十爪蜘蛛盤,原裝MAVIC KSYRIUM超輕鋁合金爬坡輪,原廠三件套。這耿直的線條、不羈的外走線、6.5KG的重量,我看很適合陪騎(LA BAO)。
把鋁輪給了女票,自己換了對方遠的C3(真·陪騎),基本就完全體了,不帶腳踏6.4KG,真香啊。自此,和女票出去騎游比賽,上下班通勤就全是它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的壓力,軟尾漸漸落灰,公路車也只有陪女票時才拉出去遛遛,騎車的熱情漸漸消退。有時也會想騎車是為了什麼,擱以前的我,肯定會說,生活就是騎車,騎車就是生活。現在看來,騎車只是一個愛好,是對生活的調劑。
軟尾山地車就像是曾經的騎行夢,摸爬滾打,敢試敢錯,雖然已經蒙灰,但仍然難以割捨;公路車更適合現在的生活,生活為重,騎車是為了讓生活更有趣。
山地車、公路車雙修很容易,夢想和生活雙修才難,成年人的世界裡不存在「我全都要」。學生時代最熱血快樂的時光獻給了單車,在往後的日子裡,把熱情留給生活吧。
有關剁手清單有獎徵文活動請戳>>>「剁手清單」再出發,歡迎投稿,有機會贏取NIU AERO ROAD-01 Sport公路車哦(ง๑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