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⑤

2020-04-05     鐵軍傳媒

新京報 2020-04-05 20:34:23

「2019冠狀病毒疫情是德國自二戰以來遭遇的最大挑戰,請民眾嚴格遵守政府出台的限制性措施。」

3月1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電視講話說,這次疫情形勢非常嚴峻,必須認真對待。自二戰以來,德國從未遭遇過如此巨大挑戰,這考驗著國家的團結。

受疫情影響,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戴姆勒、寶馬均已宣布在歐洲停工,這對於德國經濟而言打擊甚大,世界汽車行業也將面臨重新洗牌。

作為目前全球疫情的「震中」,歐洲大部分國家因新冠肺炎病亡的人數都在激增。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4月3日,德國已累計確診病例119199例,成為歐洲疫情第三嚴重國家,僅次於義大利和西班牙。

但另一方面,義大利、西班牙都有著全球第一和第二多的病亡人數和遠遠高於平均水平的死亡率;而德國則正好相反,死亡率遠遠低於平均水平。

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

在各國疫情難見拐點的當下,相對較低的病亡率已經使得德國成為了歐盟的戰略預備隊。

據聯合國2015年全球老齡化報告:德國和義大利並列全球老齡化人口第二高、歐洲第一高國家(60歲以上人口占28%)。

那為什麼地理臨近,且同樣有著嚴重疫情的國家死亡率卻截然不同?在德國死亡率低的背後,有哪些因素值得全球其他國家學習,最終一起打贏這場「戰疫」呢?

縱觀德國疫情發展 時緊時松「惹」了禍

1月27日,德國首例新冠病毒患者在巴伐利亞州被確診。德國迅速採取了檢測和隔離措施。

到2月7日,德國感染人數升至14人,但都是由「1號」病例造成的可溯源的感染病例,確診病人被要求居家隔離。

後來一段時間,德國並無新病例增加,這時,不論是政府還是民眾,大都認為疫情和自己無關,在巴伐利亞州出現的只是個例,且被迅速有效「控制」。

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

據德國媒體報道,2月末,許多德國學校組織學生去義大利北部滑雪,但此時的義大利北部疫情已經迅速擴散,倫巴第大區在21日和22日分別突然新增16個和60個病例,且出現了第一個死亡病例。

每年2月德國還有很多狂歡節活動,其中,2月24日的「玫瑰星期一」花車大遊行,僅科隆一地就有超過12000人參與遊行,而圍觀的民眾更是來自全德甚至歐洲各地,數十萬觀眾聚集在一起慶祝狂歡節。

事後證明,重災區巴伐利亞州的疫情正是藉助狂歡節而擴散。

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

儘管義大利的疫情在2月21日已經開始蔓延,但德國政府並沒有叫停以上任何活動。

直到2月26日晚,德國衛生部才發表聲明,承認德國正處於新冠病毒流行初期,並表示疫情已經擴散到各地。當局認為,目前已無法有效追蹤所有病患,疫情還將持續擴散。

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

德國的疫情就這樣蔓延開來。

從一開始溯源病例到完全無法追蹤,只需要幾場遊行、狂歡等「聚集性社交」活動。

在政策發布方面,德國各州擁有高度自由,在疫情防控上直到3月22日才達成一致,由最高聯邦政府宣布「軟封鎖」國家。

現在看疫情的話,雖然德國的確診數字每天都在增加,和其他的國家比,德國的死亡率卻很低。

病毒檢測走在前面 降低死亡率

德國新冠疫情病死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檢測範圍廣,確診對象明確,基數大。有效檢測能讓感染者及時得到救治,降低死亡率,有利於政府規劃相應的防疫措施。

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

德國檢測能力突出,源於其分布廣泛且高效的實驗室制度,有執照的實驗室都可以進行病毒檢測。

德國柏林夏里特醫院(Charité)病毒研究所)早在1月就開發出檢測試劑,並幫助其他47家實驗室使其儘快具備檢測的能力。衛生部近日透露,德國每周最多可采驗20萬人,而且檢測物資還在持續擴充。

德國媒體稱,在德國,只要病人有乾咳、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而且最近曾去過義大利等高風險地區或與受感染者接觸過,由醫生判斷有必要即可接受檢測。

得益於大規模檢測,德國疫情發現較早,占有時間優勢。

德國在1月27日出現了第一個病例,但其實德國在1月6日就成立了一個永久性的監測委員會,這樣德國就比一些鄰國早二、三個星期發現最初的幾個病例,贏得了時間。

德國衛生部表示,正是廣泛的測試讓德國能夠早點偵測到疫情,並幫助他們制定相關政策,降低死亡率。

感染人口年輕

新冠病毒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影響也不盡相同,基本上年齡越大的感染者死亡風險越大。

從當前的感染數據看,德國70%的確診患者年齡在20-50歲之間,患者平均為48歲,大多數患者主要症狀為咳嗽和發燒,或者無症狀。而死亡率最高的義大利,確診患者的平均年齡高達66歲,超過58%的患者是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

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

疫情發展初期,德國的本土感染者主要為較年輕的人群,很多是到鄰國滑雪歸來或者參加本地狂歡活動受到感染,感染鏈比較清晰。

所以德國政府建議從義大利、奧地利等地旅遊歸來者都去做檢測,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及時發現感染者並阻斷傳染鏈。

隨著疫情的發展,政府也號召保護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群體,如建議老人和孫輩之間不要見面,並相繼出台了學校停課以及全國性的禁止兩人以上(家庭除外)在公共場合聚集等規定。

這些措施都有助於保護老年人口和有基礎病的群體,從而避免推高死亡率。

充足的重症床位和呼吸機 保障救治率

得益於國家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讓德國衛生系統的收治能力領先於全歐洲。

面對日益加劇的疫情感染,足夠的醫療床位是救治的基礎。是否能擁有足夠重症床位,給予所有危急患者以最佳治療服務,是降低病死率關鍵所在。

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

如果醫療體系因病例猛增不堪重負,就很難避免那些得不到有效治療的病人死亡。

在人口與重症病床數量的比例上,義大利和德國之間存在著巨大差別:義大利人口約6000萬,疫情暴發初期,重症床位約5000張;德國人口約8000萬,有約2.8萬張重症床位。

目前,德國這個數據已經增至四萬張,其中大約1.5萬張至2萬張目前仍處於備用狀態。已用於新冠重症患者的急救病床大約為兩千張。

在病情極其嚴重的情況下,呼吸機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德國衛生部數據顯示,德國配備呼吸機的床位超過2.5萬張,相當於總重症床位的90%。

每10萬居民擁有30餘個呼吸機,德國這個比例也遠高於義大利的12.5個與荷蘭的7.1。即便是人口、經濟體量相當的法國,目前配備呼吸機的重症床位也僅有5065張。

近日,德國的呼吸機數量已經增至三萬台,用來對抗疫情。聯邦政府表示,今後兩周內,所有需要呼吸機的新冠患者都可以用得到呼吸機。

積極援助歐洲其他國家

德國新冠疫情感染患者病死率低、治癒率高,不僅與其豐沛的醫療資源有關,實際上也是其背後強大的經濟實力做支撐。

德國作為歐盟創始成員國,更是歐盟經濟的火車頭和各項政策的積極推動者,不誇張地說,歐盟的第一把交椅非德國莫屬。

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

作為老牌強國,德國的經濟實力近些年來穩居歐洲榜首。

據BBC報道,歐盟領導人於3月26日召開了保持社交距離的視像會議,但他們就分擔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債務並沒有達成共識。

德國和荷蘭等富裕國家並不支持「債務共享」,即便是「歐洲債券」已經命名成「新冠債劵」。這讓歐盟中最受疫情困擾公共財政又比較緊張的西班牙和義大利非常失落。

BBC消息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向其他領袖表明,疫情後引發的政治反應,可能會令歐盟走向終點。

雖然不同意「債務共享」,但作為歐盟堅定的維護者,德國政府主動推動歐盟在3月10日宣布了一項總額為250億歐元的應急預算。

不僅如此,德國政府還同意接收70名來自義大利和50名來自法國的重症病患,以緩解其醫療壓力。3月19日,德國政府組織了約7噸物資運往義大利,並表示這只是第一批,後續還有包括呼吸機、口罩、防護服等緊急醫療物資會陸續援助義大利。

同樣接受德國援助的還有奧地利、羅馬尼亞、瑞典和瑞士等國。

武功再高 也怕菜刀

對於德國自身而言,疫情防控也並不是一味樂觀。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面對每日劇增的感染病例,其醫療體系和經濟發展亦在承受雙重考驗。

首先,醫療體系方面,德國醫護人員長期短缺。據德國媒體報道,過去幾年,德國護理行業工作強度大,專業護理人員長期短缺。目前德國醫院至少還有17000個護士職位和3500個醫生職位是空缺的。

疫情嚴重但病死率低 德國怎樣做到的?丨國際疫情透視

面對如此現象,聯邦政府要求醫生儘可能取消近期的休假計劃,並且號召全德今年即將畢業的醫學院學生加入到抗疫一線,來緩解醫護人員不足的局面。

經濟上,汽車業是德國最大的支柱產業,貢獻了該國約5%的國內生產總值和4%的就業。受疫情衝擊,大眾、戴姆勒、寶馬三大汽車製造企業都感受到市場萎縮的風險。

隨著政府出台更嚴厲的防控措施,企業日常運營也受到影響。目前,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均已宣布在歐洲停工。寶馬在德國Schuldschein債券市場發售了2億歐元(約2.2億美元)的債券。

面對醫療資源的壓力和經濟的雙重考驗,德國政府和企業也迅速做出了反應。德國聯邦參議院在3月中旬公布了總額超過7500億歐元(8260億美元)的一攬子措施,力爭遏制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帶來的經濟影響。

3月17日,柏林市政府宣布臨時徵用柏林會展中心場地,建造模塊化新冠病毒肺炎專科醫院,建成後可提供1000張醫療床位,用來專門負責隔離和治療「急需入院救治」的感染者和重症患者。工程預計將在30天內完工,這也會讓德國防疫壓力得到緩解。

數據新聞編輯:陳華羅

新媒體設計:許驍

校對:吳興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RF7SnEBfwtFQPkdeF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