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光電源成為全行業首個出貨量超100GW的光伏企業後,自「531」後一直低調主抓研發工作的董事長曹仁賢短暫地重回聚光燈下。
「我有點激動。」
作為教授博導,他對光伏技術向來信手拈來,侃侃而談;作為人大代表,他每年都為清潔能源遞交多個提案;作為行業意見領袖,多次就「所謂的清潔火電」、「光伏補貼」等問題硬懟主管部門;但作為企業家這個本職工作,對自己23年的奮鬥和全光伏行業第一的成就,卻欲說還休,匯成不過一句「有點激動」。
創業初期的窘迫,國外同行的冷眼;發展壯大後強大的對手和眾多挑戰者,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的光伏產業;成為行業領軍企業後穿越無人之境的孤獨和抉擇。這一切,讓他23年來,一刻不曾或許也不敢放鬆。
2020年2月14日,原本數百位光伏人會齊聚合肥,見證陽光電源與光伏一年又一年的「情人節」。但由於今年非典疫情,許多活動取消或延期i,陽光電源卻執著的選擇了線上會議的模式,繼續「愛光伏一生一世」。
陽光電源曾徵集外界對其的印象標籤,得到的結論是「技術實力派」,但這並不足以完全概括陽光電源的特質。
專業之上,還有創新的驚喜,以及超出預期的價值。
這種能力,應該叫「成事有餘」。
超越期望
陽光電源的故事,自西藏始,以在全球60多個國家的100GW項目為新的節點。23年間,陽光電源建立了20多個海外分公司,53個服務網點,在美國、巴西、澳洲、越南、印度等多個市場均取得不俗業績。
無論是23年前看到曹仁賢論文,一開始只是想做技術諮詢卻成了陽光電源第一個客戶的南疆鐵路技術人員;攜手走過漫長光伏歲月的業內老友;還是一開始只是購買陽光電源逆變器,後面卻交由其做整體電站技術的三峽新能源等客戶。打動他們的,都是這種「成事有餘」的特質。他們發現,除了成事之外,陽光電源還可以走得更多,走得更遠。
2019年8月,在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發布的可融資性調查報告中,陽光電源獲得受訪者100%的認可,這不僅意味著陽光電源的產品品質受到全球認可,採用陽光電源逆變器的電站項目也會更容易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和融資。
曹仁賢經歷了行業野蠻生長和諸多震盪,也坦承常面臨煎熬與抉擇壓力,但一路走來,陽光電源仍然是唯一一個多年來實現持續盈利的光伏企業。隨著全球500強企業西門子,ABB,施耐德,GE,紛紛退出逆變器業務,陽光電源一直在堅守。
做了23年的好逆變器之後,現在陽光電源正在幫客戶做出不僅「活在當下」,更能適應未來複雜環境的好電站 。相對於大多數逆變器廠商,陽光電源不僅在逆變器性能和質量方面雙雙領先,且更加關注「系統技術優化」和「電網友好性」兩個維度,是目前唯一兩者兼而有之的逆變器廠商。
不同於組件環節效率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在陽光電源於業內率先實現全系99%轉換效率後,逆變器產業的技術發展方向已向外延:搭載更多功能,承擔更多職能。
曹仁賢在陽光電源內部提出核心價值觀:「忠於客戶、追求卓越、超越期望」,就個人理解是層層遞進的關係,從客戶訴求和利益出發,把最好的變得更好,如果沒有,就去創造。這就是成事有餘,靠譜人生的頂級配置。
他們堅持推行一些正確的事情,即使有時候對他們本身來說並不一定有利。這家有著跟自己較勁傳統的逆變器廠商,為了讓電站做到成本更低,許多設計都是為了降低客戶購買其產品的成本。如其一直力推的超配技術,客戶就可以少購買20%甚至30%的逆變器……
當「531」給戶用光伏市場帶來劇烈震盪,準備大幹一場,提前囤貨的經銷商欲哭無淚,這時卻是原來在戶用市場相對低調的陽光電源站出來,給經銷商了一個不期而至的大「驚喜」:陽光電源承擔了所有損失,成為唯一一個給全部經銷商退款的光伏廠商。由於個別經銷商退款流程走得稍晚了些,事業部領導還被曹仁賢點名批評。
這種以客戶價值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日益深厚的技術積澱,也讓陽光電源的技術在逐步的突破逆變器的局限,實現光伏技術的矩陣化,成為一個技術輸出型而非單純產品輸出型的企業。
百GW的大數據下的觀復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世間萬物只有靜下心來一遍一遍反覆仔細觀察,才能認清它的本質。
這或許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大數據」的概念。
技術從電站來,回電站去。隨著研究的深入,陽光電源在思考如何能夠將中國光伏電站做到與國外一樣的88%而不是現在的83%;如何用專業化的運維讓光伏電站實現逆生長;如何避免BOT和EPC環節過分降低BOS成本而使業主的LCOE成本後移。
光伏進入「大製造」時代後,單純在自身技術領域做到極致已經沒辦法滿足日新月異的新需求。當逆變器效率超過99.5%臻於接近極限,逆變功能本身在逆變器中的占比越來越小,產業數據化與精細化設計與管理趨勢越來越明顯時,這種社會化大分工下,單純的「匠人」沒辦法組織完成更高的目標。
「匠人」們需要向著「奴徒工匠師」的下一個階段邁進。時代在呼喚大師。
100GW的製造經驗,多場景考驗,與所有種類品牌的光伏產品並肩「戰鬥」了22年 之後,陽光電源開始把積累的一點一滴,1600餘項專利,通過1000餘項嚴苛檢測的製造工藝,揉開掰碎,分類搜集,進行「觀復」。
這也是一項系統級的工程,為此陽光電源和國際一流的新南威爾斯大學結成戰略夥伴,成為其定向人才輸出基地;建立了一流的檢測中心,獲得 UL, CSA, TÜV 和CNAS 等國際一流權威機構認可;2018年7月,印度工廠投產,提高全球交付能力,實現的生產國際化……
今年3月,陽光電源推出了性能怪獸,目前最大功率的組串式逆變器SG225HX,不僅代表著逆變器行業的最強科技,還兼具電網友好、支撐雙面組件、智能運維等多個功能,將光儲技術延展到電站全領域。
這些,已經在逆變器的「逆變」功能之上,走了很遠。
筆者曾經和各家光伏逆變器企業都討論過一個問題:當逆變功能只占一小部分時,裝到電站的到底是個什麼設備?
而反過來看這個問題,陽光電源產品上述的功能如果不搭載到逆變器上,又應該放在哪裡?如果逆變器企業不去研發這些技術,又由哪個環節來完成?
這種從逆變器擴展到光伏全領域技術的「觀復」,也讓陽光電源成為了一個內生型企業。以100GW的逆變器產業為基石,陽光電源衍生出了儲能、浮體、電站設計以及綜合了多項技術的運維解決方案。
這種從全局角度出發的設計,不僅更有助於投資者獲得最優電價,並且對未來電網可能出現的調整,留出了接口。
三峽新能源率先認識到了陽光電源的這種特質,2018年與其在青海格爾木共同打造了超低的「0.31元/度 」的100MW平價電站,並在該項目大獲成功後,將約一半的EPC業務都交給了陽光電源。
逆變器研發的22年中,除了機器本身之外,還衍生了太多的技術,現在,到了收穫的季節了。電站業務,是陽光電源,也是曹仁賢向行業「傳道」的新窗口。
技以載道,沒有什麼比實例是更好的證明了。
我來演示給你看。
索比光伏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NLsP3ABgx9BqZZITP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