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與北方的紅燒肉做法

2020-04-04     廚師資訊

南方紅燒肉又稱為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製,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又名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

食材

豬五花肋肉1500克、蔥100克、白糖100克、紹酒250克、姜塊(拍松)50克、醬油150克。

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1000多種小吃和500道醬料配方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即可自動獲得。

步驟

1.將豬五花肋肉刮洗乾淨,切成10塊正方形的肉塊,放在沸水鍋內煮5分鐘取出洗凈。

2.取大砂鍋一隻,用竹箅子墊底,先鋪上蔥,放入姜塊,再將豬肉皮面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醬油、紹酒,最後加入蔥結,蓋上鍋蓋,用桃化紙圍封砂鍋邊縫,置旺火上,燒開後加蓋密封,用微火燜酥後,將近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特製的小陶罐中,加蓋置於蒸籠內,用旺火蒸30分鐘至肉酥透即成。

眼淚不爭氣的從嘴角流出來.

北方紅燒肉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紅燒肉的具體做法,紅燒肉是一道著名的大眾菜肴,屬於魯菜。其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五花肉)來做,鍋具以砂鍋為主,做出來的肉肥瘦相間,香甜鬆軟,入口即化。


原料:五花肉500克、醬油3湯匙、紹酒2湯匙、糖3湯匙、大料2顆、鹽適量、蔥段、薑片各適量。

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1000多種小吃和500道醬料配方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即可自動獲得。

製作過程

1、將豬肉洗凈切成適當大小的塊,放入開水鍋中煮5分鐘,用清水洗凈,待用;

2、炒鍋置中火上,倒入3湯匙油,放入糖加熱,待糖完全熔化並在其邊緣冒出細小的氣泡時,倒入煮好的豬肉;

3、肉塊煸炒5分鐘,將糖色均勻地炒在肉塊上,把鍋中的油倒掉一些,下蔥段、薑片、大料略炒,加醬油、足量水和適量鹽,用旺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燜燒至豬肉熟爛,即可出鍋。

注意:

給豬肉上糖色時,一定要充分煸炒;倒掉一些油,是為了避免成菜後過於油膩;加水要儘量一次到位。

燜燒過程中如需加水,則一定要加開水;有條件的朋友,可在加大料時也加些茴香。

我相信大多北方人都會加入滷蛋吧,嘖嘖嘖,那滋味。


這個雞蛋我太可以了!

無論南方北方,好吃適合自己口味的才是最好的,南方人不妨嘗試下北方紅燒肉,北方人不妨試著自己做做東坡肉,能傳承千年的美食,又怎會不好吃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MFCR3EBiuFnsJQVims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