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營收數百億的中國500強企業,卻還不起1700萬元債?這不是傳說,而是真真實實發生在近期A股的事情。
9月9日,*ST龐大股價一字跌停,報收1.24元,超420萬手賣單封死跌停。37萬戶的股東,高達5億資金一下子著急了,正在奪命出逃。
龐大集團這是要幾個跌停?
從盛世到危機的轉折
9月5日,龐大集團發布公告稱,債權人冀東豐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被法院受理。若重整失敗,公司就將被法院宣告破產。屆時,龐大集團也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情況。
根據龐大集團此前公告,2017年5月向北京冀東豐借款1700萬元,但借款到期後,龐大集團卻沒有錢還債了。冀東豐公司怕也是很鬱悶,堂堂500強企業龐大集團怎麼會沒錢。
事實上,龐大集團欠下的債務遠不止冀東豐公司這麼一家。4月,龐大集團公告顯示,2018年相繼收到天津濱海新區法院、北京市西城區法院等10餘家法院的起訴,涉及訴訟案件共24起,涉及金額約8億元。
回首8年前,作為國內赫赫有名的汽車經銷商領頭羊,龐大集團集「榮寵」一身,登陸A股。彼時,龐大集團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經銷商集團。最高光的時刻,龐大集團市值一度接近600億。2018年中國500強企業名單里,龐大集團位列第240位。
就是看營收規模,數字也很恰如其名。
2011年-2019年上半年,龐大集團營收分別為554.55億、577.97億、639.85億、603.15億、563.75億、660.09億、704.85億、420億、102.56億。
除了2018年、2019年上半年外,從上市至今,龐大集團的年營收都在500億之上,尤其在2017年達到了700億。
然而,就是這麼個龐然大物,凈利潤卻低得驚人。
2011年-2018年,8年間僅有2011年、2016年扣非凈利潤為正,分別為5.17億元和1.95億元,其餘年份均為負數,8年累計扣非凈利潤累計虧損76.18億,其中2018年扣非凈利虧損高達68億元。
再看資產負債率,2011年至2018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1.33%、85.89%、86.01%、81.90%、80.28%、81.52%、78.93%、80.28%,超行業平均值。公司負債最多在2016年達到577.47億元。
500強企業龐大集團,這是什麼情況?
從買買買到賣賣賣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龐大集團的問題或就出在了高槓桿重資產擴張上。
2011年成功上市後,龐大集團就開始加速擴張。2010年龐大集團經營網店685家,2011年經營網點數量達1095家,2012年經銷商網點增至1257家,2013年達到1351家。
別小看這一年上百家的新增經銷網點,這可是龐大集團買買買的結果。IPO中募資的60.4億元,其中就有大概23億元用於新建、改建經營網點上。相比自認為財大氣粗的龐大集團,其它汽車經銷商同行則更多通過土地租賃進行網點擴張。
這樣一來,龐大集團的成本費用就高居不下。在融資環境寬鬆的時候,龐大集團就走上了槓桿擴張的道路。
據媒體報道,2015年龐大集團與國信證券簽署「股權收益權互換協議」,這是一種高槓桿性質的融資方式,發生爆倉或強制平倉的風險較大。
好景不長,由於未及時披露以上「股權收益權互換協議」的權益變動情況等,2017年4月,龐大集團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這一調查,龐大集團的麻煩就來了。隨著去槓桿節奏加快,龐大集團的融資成本快速上漲,2018年公司財務費用就高達16.69億元。
另據龐大集團透露,一年多的時間裡銀行抽貸達242億。很快,龐大高槓桿擴張的風險就集中爆發了出來。
財報顯示,龐大集團2018年短期借款74.2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3.48億元。截止2019年2季度,龐大集團短期借款還有68.22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還有58.4億。
為了自救,龐大集團也走上了賣賣賣的道路,2018年旗下最賺錢的19家4S店被賣出,全國經銷網點也縮減到了806家。
即便賣賣賣,目前看來,一時也難以緩解龐大集團緊張的資金鍊。接下來的公司重組至關重要,龐大集團能跨過這道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