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被腰斬,橫向發展卻多方樹敵,性價比是否砸了雷軍自己的腳?

2019-10-22   易馳科技網

2010年3月,小米科技橫空出世,創始人是大名鼎鼎的「中國勞模」雷軍。在小米上市的當天,雷軍說要讓那些最初購買了小米股份的人都賺翻倍。可惜的是,現實好像離雷軍的承諾越來越遠。

截至目前,小米集團的股價已經從剛剛上市時候的17港元每股掉到了8.85港元每股,接近被腰斬,而小米手機也從曾經問鼎國產第一品牌變成了國產的「四大金剛之末」,被華為、OPPO和vivo壓了一頭,那麼壓倒雷軍和小米的究竟是什麼呢?

1、國內手機紅海,大家都不想輸

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並不是前進就可以不掉隊,相反作為國內競爭最大的市場。智慧型手機的紅海一直是荷槍實彈,誰也不願意服輸。這些年二線品牌手機不斷謝幕,OPPO、vivo迅速崛起,華為公司更是憑藉著自己「單挑美國」的硬實力成為了龍頭老大,小米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雖然在印度市場環視群雄,但是在國內市場小米也難復當年的榮光了。

2、橫向發展卻多方樹敵,並沒有賺到多少錢

一個公司橫向發展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甚至網易公司作為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卻跑到了浙江養起了豬,不過不同的是,網易養豬賺到了錢,而小米橫向發展不僅沒有賺到太多,反而給自己樹立了很多新敵。

此前雷軍就和格力電器的總裁董明珠打賭,表示小米科技要在5年之內銷售額全面超過格力,可惜最終還是惜敗。雖說小米空調也是在市場大受好評,但是和穩紮穩打多年的格力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後來小米還做了平衡車、小米智能小家電,可惜大部分消費者都是忠實米粉,甚至最後小米還帶來了一款名為「巨能寫」的中性筆,連八竿子打不著的晨光文具都成了小米的敵人。

3、成也性價比,敗也性價比,雷軍搬起石頭卻砸了自己的腳

小米的成功很大原因歸功於出色的網絡營銷和性價比路線,配置基本相同的產品,小米的售價更低,而售價持平的商品,小米的配置又顯得非常良心。雷軍還非常慷慨的給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承諾:小米公司旗下的任何硬體產品綜合利潤率都不會超過5%,可惜讓雷軍沒想到的是,這個諾言卻成了一個金箍兒,被戴在了小米的頭上。

如今智慧型手機行業里玩性價比的可不止是小米一家了,就連三星、蘋果都已經推出了全新的「性價比新機」,優勢不再大的小米失去了市場,雖說贏得了口碑,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無法保證,那市場也不會給與太高的評價。

看樣子雷軍是離自己的承諾越來越遠了,不過不談股價的話,小米還是前途無量的。此前的《財富500強》中,小米赫然上榜,成為了全球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企業,所以未來雷軍需要做的,可能就是拯救一下小米的股價了。

大家覺得雷軍可以實現自己當初的諾言嗎?未來小米會不會在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掉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