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大結局:「家人」和「光字片」是周秉義心底最後一堵牆
周家三兄妹的人生故事也是集合了當時社會大部分家庭遭受的選擇和苦難,他們面對質疑和苦難時,做出的各種選擇有對有錯,而這些選擇到了最後,他們卻能表現出積極樂觀地生活態度,事實證明,態度比選擇更重要。
光字片拆遷的第七批公告下來,喬春燕、曹德寶因為對公告上的內容表示不滿,所以在拆遷工地現場鬧事,周秉義決定親自去光字片看看。
這麼多年以來,喬春燕和曹德寶麻煩過周秉昆無數次,似乎每一次這兩口子尋求的幫助都沒有得到周秉義的回應,周秉昆也不過是幫過他們一些小事,他們卻不曾感恩。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在這兩口子的後半生的生活當中完全看不見了,為了爭取更大的利益,甘願耍無賴、耍流氓直至和最好的朋友、鄰居撕破臉。
在周秉義掏心掏肺的勸說之下,光字片的鄰居們也打消了顧慮,這是他一生的心病,終於撥開雲霧見月明了。
周秉義認為自己終於做完了最想要完成的事,他準備好好陪郝冬梅去過只屬於兩個人的生活。不料,曹德寶的一封實名舉報信不得不讓周秉義再次面對組織上的調查。
用一個詞去形容周秉義,他就是「自私的巨人」。
他是光字片里走出去最有出息的人,周志剛生前也暗示過周秉義去做一些普通人能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反而這些年以來,周秉義的心在遠方,當他得知自己得病後,終於醒悟要回頭看一眼曾經走過的路,在路的開始端,光字片還是一個破舊不堪的樣子,這也讓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改造光字片,並且還要改造好。
就是有了龔維則的前車之鑑,才有了曹德寶的一封舉報周秉義的信,在曹德寶和喬春燕的認知里,壓根就不相信有清清白白的人,也算是「以己度人」的想法,可是最終的結果也讓曹德寶大跌眼鏡,周秉義身正不怕影子斜,一點問題都沒有。
就是因為曹德寶的這一封舉報信,也是切斷了他們家和「六小君子」之間最純潔的友情。
周秉義才是《人世間》最大的贏家
周秉義終於退休了,他實現了對郝冬梅的誓言,陪著郝冬梅一同回到了兵團。周秉義懷著對郝冬梅所有的抱歉和愛,給弟弟妹妹寫下了一封信。
周秉義是這個故事當中內心最糾結也最複雜的人物,他對於整個家族和朋友圈來說,基本上是犯了各種小錯,雖然這些小錯都和原則和紀律無關,可是在某種程度上會讓身邊的人感覺到不適。
其實他也是有大恩的人,他用最後的力量改造的光字片,改造了他出生的地方,這也算是一種不忘初心,雖然沒有讓他這一代和上一代光字片的大多數人享福,卻也讓下一代的人不會重蹈他們的覆轍。
周蓉將自己的故事寫成了劇本,並和蔡曉光一起回到了貴州。
周秉昆和鄭娟像年輕人一樣牽著手軋馬路,回想著兩個人那麼平凡卻又不普通的一生,感慨萬分……
兩人三餐,子孫滿堂,周蓉和周秉昆這對姐弟都實現了大多數家庭對於幸福的希冀。
換個角度來看,周蓉最終的結局還是自私的,周家父母最希望一家人團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們都在身旁,可是周蓉還是再次為了自己的夢,還帶著蔡曉光回到了貴州。
周蓉最終也沒有改變自私的性格,或許她的小愛和大愛甘願奉獻給別人,卻還是沒有回頭看一看光字片和周秉昆,別以為周秉昆有了自己的小麵館就認為萬事大吉了,到了他們這個年紀,如果還有相互扶持的兄弟姐妹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周秉義和周蓉都是比較自私的人,只不過周秉義最後明白了要做什麼,該怎樣去回報,周蓉的心卻還在遠方,不去否定她去貴州這件事,而是否定她對整個家庭缺少了貢獻,特別是在馮玥這裡,難道孩子長大了、工作了,父母就不需要陪在身邊了嗎?看來馮玥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還是得不到像樣的母愛,周蓉的母愛全都給了貴州的大山。
周蓉好比一列火車,前面有兩條軌道,一條上面是貴州大山裡的孩子們,一條上面是馮玥,周蓉最後還是選擇了救前者。
最苦的是周秉昆,最幸福的也是周秉昆,他比哥哥姐姐少了一些社會上的地位,但是卻有著一些誠心實意的朋友們,更有鄭娟這個靈魂伴侶,坦白講,就算人人都覺得周秉昆和鄭娟兩個人都很好,但是卻有無數的人還是要爭做周蓉和周秉義。
因為人性這種東西,不可言、不可研、不可驗……
周家這三個兄妹到底誰才是過的最幸福的家庭呢?
會有人排斥周秉昆和鄭娟的愛情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9940f5dc8629bed90437019d7bb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