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粵明的鬼吹燈,一看一個不吱聲

2023-12-06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潘粵明的鬼吹燈,一看一個不吱聲

潘粵明的鬼吹燈,一看一個不吱聲

上月底,在幾乎沒有宣傳的情況下,《鬼吹燈》IP系列劇《南海歸墟》突然開播。

這部作品在後期製作過程中,曾不斷傳出撤檔的消息,甚至平台方組織的看片會都一度被取消。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劇空降式開播,令此系列作品的愛好者喜極而泣、奔走相告。

然而當看了幾集正片後,觀眾們紛紛表示,雖然「好久不見」但「不如不見」。

此前系列作品呈現疲軟的狀態非但沒有在這部作品中得到解決,反而將所有暴露出來的缺點進一步放大了。「五毛錢特效」和無效感情戲,成為勸退觀眾的核心問題。

更令觀眾感到困惑的是,號稱「鐵三角」的主演團隊,已經在一起磨合了四部作品了,曾經一度呈現出來的化學反應,竟蕩然無存了。「兩個好像完全不認識的人,突然就開始談婚論嫁了,旁邊還有一個不斷蹦出尷尬台詞的胖子。」

據悉,由於相關規定,系列IP的最後一部《巫峽棺山》或許無法按時拍攝播出。那麼《南海歸墟》將成為系列作品的最後一部。

你們幾個互相認識嗎?

《南海歸墟》的故事,緊密銜接上一部《崑崙神宮》的結局。胡八一幾人拿到了雮塵珠續命成功,劫後餘生的小團隊決定金盆洗手遠走高飛。但因為陳教授的三言兩語,又把幾人支到南海去找秦王照骨鏡,故事也就自此展開。

在原著中,胡八一、王胖子和Shirley楊三人組成的冒險組合,在不斷的探險中,彼此成為對方相互可以支撐的可靠隊友,男女主角相互之間產生了情感聯繫,是潛移默化的,而胡八一和王胖子之間,更是過了命的友情,牢不可破。

但在劇版的作品中,因為體量的原因,無法將彼此之間的感情變化詳細呈現,只能通過一次次的探險增加相互之間的「共同在線時長」來決定相互之間的感情熱度。

潘粵明飾演的胡八一和張雨綺飾演的Shirley楊,在四部作品下來之後,仍然沒有給觀眾帶來CP感,在這一部《南海歸墟》中,劇中的男女主角已經規劃未來共同生活的時候,仍然顯得彼此之間陌生和疏離。

更令觀眾感到尷尬的是,在每集不足30分鐘的單集時長中,硬生生地加入10分鐘左右的二人的感情戲。強行加入的浪漫談情段落,從觀感上來說,比劇中後面出現的幽靈船和海蛇恐怖多了。

潘粵明和張雨綺每一次的感情戲份中,雖然嘴上說著台詞,但是觀眾聽到的都是「導演和編劇硬讓我倆結婚,我倆也不知道怎麼談戀愛,湊合把台詞念了算了」。

張雨綺(左)飾演Shirley楊 圖/視頻截圖

很難想像,原著中有見地、經受過專業訓練的女戰士Shirley楊,會在劇中被逐步塑造成為一個每天黏著胡八一,只能說些打退堂鼓話的戀愛腦家庭主婦。這讓Shirley楊這個立體角色迅速變得扁平,在《南海歸墟》中表現得尤甚。

相比起男女主角的感情戲,姜超飾演的王胖子,是徹底在人設崩塌的路上無法回頭了。觀眾本認為,其他演員飾演的王胖子都是打腫臉充胖子,只有姜超是真胖子,但事實上,姜超飾演的王胖子,已經在「碎嘴和無腦」上迷失了自己。

原作中王胖子的確嘴碎,但不是傻子,智商和能力雙重在線,是胡八一永遠可以相信的隊友。但在《南海歸墟》中,王胖子進一步被臉譜化,不斷說著自認為幽默詼諧的台詞,試圖讓觀眾用腳摳出一套四合院來。

姜超(左)飾演王胖子,潘粵明(右)飾演胡八一 圖/《南海歸墟》官方微博

除了主角團的尷尬表現以外,還有一群心懷鬼胎的配角人物出現,主創團隊顯然是希望在冒險的過程中加入各方勢力後,對不同的人性和價值觀進行矛盾衝突,阮黑作為原著中的重要配角,完全沒立住,存在感甚至不及湯鎮業飾演的明叔。

一眾配角們,似乎只有演員陳牧馳的腹肌成為觀眾們的談資,操著天南地北口音的路人甲都淪為了簡單的工具人。

看完結局後,觀眾們長出一口氣,「終於不用看這些互相壓根不認識的人一起冒險了。」

都2023年了,還有五毛錢特效?

如果說演員們的表演叫做不走心的話,那麼《南海歸墟》的特效製作,就可以被稱為詐騙了。

在電視劇開播後,劇目宣發的內容中赫然寫道:「將原作中天馬行空的文字想像變成直觀強烈的視覺衝擊,對於水下場景在全劇中占到很大比例的《南海歸墟》而言,首先要過的是「入水」關。據了解,為了更好地呈現原著中宏大而神秘的歸墟場景,主創團隊在攝影棚中下挖近兩米的土坑,用以固化搭建近百米長的異形水池,預埋水循環和造浪系統,再在水池中搭建十餘組海底場景,以克服場景與水接觸面的視效難題。」

從觀眾的角度上來說,主創團隊克服了多少難題沒看出來,但是從觀看角度來說,處處都是難題。

大量的棚拍+後期的形式,讓不少鏡頭的光線顯得異常彆扭,人物臉上過曝的光,讓整個畫面顯得詭異且不合理。曾經,不少演員因為綠幕摳圖被罵上熱搜,現在看《南海歸墟》,全員都是綠幕摳圖。

電視劇《南海歸墟》 圖/視頻截圖

關鍵是,現在技術先進了,但摳圖摳出來的效果,卻也沒有比原來好,甚至效果更差。《南海歸墟》摳圖的效果讓不少觀眾「夢回唐朝」,很難想像號稱的宏大製作,最終會是這樣的結果。

配角陳牧馳的「美人魚特效」則更加辣眼睛,在潛水的過程中,陳牧馳從臉到身體全部僵硬,頭髮絲都沒有一絲浮動,觀眾直呼,這哪裡是《鬼吹燈》,分明是《海王》。

「美人魚特效」 圖/視頻截圖

如果說水下內容受到拍攝條件限制無法完美呈現的話,後期出現的鮫人的設置,更是讓觀眾想起了奧特曼、哥斯拉、阿凡達等一眾「英雄人物」。鮫人丑爆了不說,主角團和鮫人打鬥的場景,就像是某種蹩腳的廣場舞一般,類似於彈棉花似的打鬥特效硬配上二次元的音樂,讓觀眾分分鐘出戲。

《南海歸墟》中的鮫人 圖/《南海歸墟》官方微博

「這究竟是2023年的系列IP電視劇,還是粗糙手游的宣傳片?」看到這些辣眼睛的五毛錢特效之後,系列作品的愛好者再也坐不住了,等了一年就等來了個這,團隊究竟遇到了怎樣的問題?

「要是真的有什麼資金上的困難,要不就別拍了。」

虎頭蛇尾,多從自身尋找原因

草率和不走心,是這個系列作品走向末路最核心的原因,最終消耗了觀眾的耐心和熱情。。

雖然《南海歸墟》呈現了崩塌式的潰敗,但整個系列作品仍然有可圈可點之處。統一固定的主演陣容,相對固定的拍播周期,在觀眾群體中形成了較為統一的認知和接受度,角色熟悉,內容連貫,較為尊重原著,這些都是《鬼吹燈》系列的成功之處,也為今後的IP開發積累了寶貴經驗。

今年 3 月,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聯合下發了《打擊防範文物犯罪專項工作方案(2023 — 2025 年)》,其中提到「嚴格管理『鑒寶』、『盜墓』等題材的影視和網絡視聽作品」,這讓系列作品最後一部《巫峽棺山》劇集的命運變得不再明朗。就在《南海歸墟》開播之前,曾有觀眾在社交媒體上詢問劇中演員《巫峽棺山》的拍攝情況,得到的回覆是可能不會再拍了。

對於喜愛這個系列作品的觀眾來說,戛然而止顯然是令人遺憾的,但以《南海歸墟》的成色來看,不再拍了,或許也是對觀眾最大的尊重。

作者:吉安冰

編輯:胡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8d6bf971522662b472db2dc000dd0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