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行業智能製造的發展與展望

2020-04-28     國機展覽


工具機工具行業是關係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的戰略性基礎行業。工具機是裝備製造業智能製造的工作母機,沒有工具機的智能化,就無法實現裝備製造業的智能製造。加快發展智能工具機,是實施《中國製造2025》打造製造強國的關鍵和基礎。

智能工具機是先進位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與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數控工具機發展的高級形態。目前,技術先進國家在工具機監控、測量、補償、診斷、加工優化等智能化技術的突破,為智能工具機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隨著科技不斷創新,智能工具機作為移動網際網路智能終端,將成為智能生產系統的關鍵加工設備。

我國處於數控工具機的發展階段,在高速、高精、多軸聯動控制、多通道復合加工、網絡通訊等數控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國數控工具機的智能化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我國現階段生產的絕大部分數控工具機還不具備智能化功能。近年來,經過行業科研攻關,某些智能化技術開始試驗和應用,並取得積極成果。

1.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在智能化功能的研發上取得可喜進展

華中數控、廣州數控、大連光洋、瀋陽高精和航天數控等5家數控系統企業在04專項的支持下,自主研發高檔數控系統關鍵技術。經過多年努力,5家企業均攻克了數控系統軟硬體平台、高速高精、多軸聯動、總線技術、納米插補等一批高檔數控系統關鍵技術,研製出全數字總線式高檔數控系統產品,實現從模擬接口、脈衝接口到全數字總線控制、高速高精的技術跨越。我國數控系統企業聯合研製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NCUC-Bus現場總線技術,已獲批了5項國家標準,並獲得省部級發明一等獎。

瀋陽工具機集團通過與上海同濟大學合作組建自己的研究院,從底層技術原始碼算法做起,歷時5年,研製成功i5數控系統,建立了iSESOL雲平台,形成了基於iSESOL雲平台的智能工具機網際網路應用框架。

2.數控工具機主機的智能化進程加快

一批數控工具機主機製造企業通過科技攻關,在主機上集成應用智能化技術,提高了數控工具機的使用性能。

如沈機集團昆明工具機股份公司開發的TGK46100高精度坐標鏜床採用溫度傳感器、溫度模塊等,通過數控系統實時監控主軸系統的發熱變形和熱補償,其五軸聯動機型具有反向間隙補償、螺距補償和體積補償功能。

秦川工具機工具集團最新開發的數控蝸杆砂輪磨齒機採用高精度同步控制技術和電子齒輪箱等,整機操作可實現自動裝卡、自動對刀、自動磨削及修正砂輪自動控制。

工具機行業最新開發的高精度單向走絲線切割工具機,配置了六軸數控系統及無電解智能電源、自動穿絲及恆張力機構、溫度補償裝置、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工藝資料庫等。

工具機行業最新開發的五軸數控工具磨床,配置專用數控系統和工具磨削專用軟體,具有複雜型面加工數學建模和自動編程、工件和砂輪在線檢測、磨削尺寸補償、砂輪修正補償、磨削工藝及工藝參數優化等智能化功能,提升了整機智能化水平。

3.具有一定智能功能的國產高檔數控工具機示範應用效果明顯

如由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建設的東莞勁勝移動終端智能製造示範車間,實現了全國產、自主化的智能製造,被選為全國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交流會的唯一示範現場。同時,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漢建立了「數控加工大數據中心」,可通過無線網絡對用戶車間生產線相關數據實現遠程監控、加工優化、健康診斷等智能化功能,提升了為用戶服務的水平。

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與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團3院31所)合作,致力於採用04專項在數控系統、伺服驅動及電機等方面以及立式五軸加工中心等方面取得成果的應用推廣,結合航天複雜、核心零部件的工藝製造需求開展了深入合作。2013年8月,在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向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交付了2台不同規格的高速高精度五軸立式加工中心。至今,這兩台承載04專項多項成果的五軸工具機已經完成了多個批次、多個品種的航發關鍵零部件的加工,支持了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的軍工生產任務。在成功應用示範作用下,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推廣10多台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立式五軸加工中心。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先後與哈爾濱東安發動機、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湖南株洲南方動力等軍工企業簽訂合同,進一步擴大專項成果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示範。

4.國內首個智能製造裝備項目通過驗收

由雲南CY集團有限公司承擔的工信部首個「智能製造裝備項目」——《高檔數控車床製造數字化車間的研製與示範應用》於2016年8月通過驗收。該項目由91台套設備組成,實現混流柔性製造、自動上下料、產品自動識別和跟蹤、在線自動檢測、產品流向智能控制、智能故障診斷、加工參數優化、生產過程實時監控和管理信息化。該項目關鍵設備數控化率100%,生產效率由月產100台提高到300台,生產線人員減少57.5%,能耗降低38.4%,零件關鍵工序交驗合格率由64%提高到96%,取得明顯經濟效益。該項目是近年來工具機行業應用智能生產線製造工具機的首例,具有示範意義。

5.「數控工具機互聯通訊協議標準與試驗驗證」項目啟動

隨著《中國製造2025》發展戰略的推進,數控系統、數控工具機及相關數字化裝備將得到大力發展。數控工具機的智能化升級,智能製造標準在整個戰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而這一切都依賴於數控工具機裝備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控工具機的互聯互通,相關的協議標準是決定性要素。在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的組織下,列入工信部智能標準制訂計劃的「數控工具機互聯通訊協議標準與試驗驗證」項目已經按計劃開展有效工作。

1.編制「十三五規劃」指導性文件——《中國工具機工具2020》,其中「智能製造」被列為「十三五」數控工具機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並提出數控工具機智能化發展任務和重點研發內容。

2.貫徹國家《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工具機協會組織行業重點企業積極承擔國家智能製造新模式示範項目,積極參與國家智能製造標準制定工作。目前工具機行業有瀋陽工具機集團公司、濟南二工具機集團公司、秦川工具機工具集團公司、大連工具機集團公司、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普什寧江工具機有限公司、寧波海天精工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承擔國家智能製造新模式示範項目和國家智能製造標準制訂項目。

3.積極推廣國產高檔數控工具機應用工作。通過與軍工製造企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舉辦國際工具機展覽會展示成果,運用軍工生產進口工具機國產化審查,建立國產高檔數控工具機推廣目錄,加強工具機廠與用戶交流等手段,推動高檔數控工具機預研和製造,積極推廣國產高檔數控工具機應用,推動軍工領域製造裝備國產化,促進軍工裝備自主、安全、可控,為我國國防建設現代化作出貢獻。

4.由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牽頭組織成立「數控工具機互聯通訊協議標準聯盟」,該聯盟由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沈機(上海)智能系統研發設計有限公司、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瀋陽高精數控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泰森數控科技有限公司、大連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四川普什寧江工具機有限公司、北京北一工具機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工雷射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蘭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組成,開始啟動「數控工具機互聯通訊協議標準與試驗驗證」項目工作,取得可喜進展。

「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重點工程之一,「數控工具機和智能機器人」是其中的重點領域,是搶占未來制高點的主攻方向,工具機行業要有計劃地開展「智能工具機技術及智能製造系統研究」,推動「智能製造」模式的應用。

1.數控系統智能化技術研究

——開放式智能化數控系統的研製;

——基於開放式智能化數控系統智能加工技術的創新研究;

——開發有關應用軟體如優化編程及仿真技術,研製開放式應用軟體平台;

——智能傳感器和智能功能部件的研發。

2.數控工具機智能化及智能工具機開發

數控工具機適應高效高精加工、生產系統信息集成和智能控制需求,開發在線智能檢測技術、工具機智能診斷和智能維護技術、基於智能製造技術的加工優化技術,以及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遠程通訊功能和服務能力。

3.「智能製造」模式的研究和應用

開展製造網絡化、數字化車間與智能製造系統的智能製造模式研究和應用。採用CAD-CAPP-CAM等數字化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建立製造執行系統(MES);建立數據採集系統;建立工業網際網路;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安全運行。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智能優化等。

綜上所述,在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新技術革命推動和市場需求牽引等綜合作用下,工具機行業的「智能製造」將步入加速成長期。「智能製造」的發展將對傳統製造體系帶來猛烈衝擊,推動產業格局發生深刻變革。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工具機工具行業面臨市場需求升級的緊迫需求,經過新技術革命的洗禮,工具機行業企業的經營模式將逐步轉變。

「數控工具機—數控工具機智能化—智能工具機—智能製造車間—智能製造工廠—智能製造大系統」的技術發展進程,為工具機行業展示了美好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智能工具機」將成為智能製造體系中的核心裝備,加快發展「智能工具機」,是實施《中國製造2025》打造製造強國的首要任務。

關注注最新技術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工具機工具展覽會(CIMES2020)將於2020年8月17-21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舉辦,歡迎您蒞臨指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8OMw3EBnkjnB-0zKR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