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統計年鑑2022》發布,很多此前鮮有人知的紹興城市細節數據,今天住紹獨家披露。
1.紹興各市(區)人口流入情況
2019-2021年間,紹興僅越城、柯橋實現了常住人口的持續流入。
諸暨、新昌都在2020年實現了常住人口的快速流入,之後便保持平穩。
而上虞、嵊州,人口基本沒有流入,常住人口始終保持基本一致。
這說明在引入人才方面,紹興目前做得最出色的依然還是柯橋、越城兩個中心城區。
2.紹興各市(區)老齡化程度
紹興全市目前
0-14歲人口,約63萬人,占全市人口比例11.89%。
15-64歲人口,約379萬人,占比71.9%。
65歲以上人口,約85萬人,占比16.2%。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末,我國16-59歲,占全國總人口為62.0%;65歲及以上占全國人口14.9%。
因此,紹興目前老齡化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但紹興16-64歲勞動力人口比例,也高於全國水準,甚至高於象徵「人口紅利」的50%。
勞動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在50%以上,意味著該國家(地區),勞動力比較充裕。此時青年撫養壓力不大,勞動力充裕,有利於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所以,紹興還算是一座「年輕之城」。
細分來看,紹興目前最「年輕」的城區,是越城。
越城區目前0-14歲,占區域人口比值約12.27%。
而紹興「勞動力最充沛」的城區,是柯橋。
柯橋目前15-64歲勞動人口,占比高達76.36%,相比全國62%,高出整整14個百分點。
勞動力就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活力,從這個角度看,柯橋依然是紹興目前最有活力的城區。
柯橋不僅青壯年多,老年人還少,目前老齡化人口占比僅11.73%。
3.對外地人口吸引力
除了年輕、有活力,柯橋還有一個數據非常有意思。
看下錶,紹興大部分城區,本地人(藍色部分)占大部分。
最典型的就是上虞、諸暨、嵊州,居住在本地的戶籍人口數,遠大於居住在本地的非戶籍人口。
越城相對平均,本地人和外地人,基本各占一半。
但柯橋是個另類,柯橋本地人約51萬,外地人卻有58萬,外地人比本地人還多。
想到前段時間柯橋教育局工作人員的一句話:我們柯橋外地人流動性大,所以每年入學新生情況都非常難統計……
4.雙人紹興家庭比例最高
有一項數據也很有意思:占紹興家庭比例最大家庭形態,是2人戶,達到35%。
也就是說,3戶紹興家庭當中,就有1戶,是兩人戶。
2人戶,大多是小兩口住,或兩個老人住。而傳統意義上大家認為最多的三口之家,僅占紹興家庭約21%。四口之家,更是只有10%。
這其實和目前全國趨勢一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平均家庭戶規模為2.62人,已經跌破3人的分界線。
主要原因有:1.家庭少子化趨勢。2.人口流動頻繁,年輕人打工,異地組建小家庭,不與父母同住。3.年輕人更重視小家庭,偏好兩代人分住。
小編最近在看裝修,也聽說一個與此相關有趣現象:現在很多年輕人裝修,戶型設計時偏好房間「數量少、空間大」。
4房戶型,寧可2間臥室打掉,做超大客廳+大2房,也不委曲求全,要4個小房間,從家庭構成看未來戶型設計趨勢——大兩房或大三房,會逐漸取代小四房。
分區域來看,越城的三口之家比例,會更高。
柯橋,一個人住的情況,會更多。
從房地產角度,適合1-2人住的小公寓或小戶型,或許在柯橋會更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