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外賣員不幸猝死,目擊者:他是「單王」!官方最新通報

2024-09-09     新民周刊

今日,餘杭區閒林街道辦事處發布通報:

針對近日網民關注的本轄區雅樂國際花園附近非機動車道上一男子暈倒經搶救無效宣布死亡事件,經查,死者袁某某(男,55歲),系外賣配送員,公安部門已排除刑事案件可能。經街道、有關部門協調,相關外賣平台、保險公司與家屬協商,目前事件相關方已達成一致,善後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對袁某某的不幸離世,我們表示深深痛心和惋惜,也對家屬表示深切的慰問。廣大網友和媒體朋友對外賣員的關心關注,我們感同身受。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創造更多的溫暖和關愛。

餘杭區閒林街道辦事處

2024年9月9日

【此前報道】

目擊者:以為他躺在電動車上睡著了

近日,有網友發視頻稱,浙江杭州一中年外賣員接完單,躺在電動車上睡覺時不幸猝死。9月8日,目擊者對記者稱,這名外賣員是附近的「單王」,沒單子時就躺在電動車上睡覺,手機一響就起來接單,還睡過橋洞。社區工作人員稱,警方已介入此事。

記者了解到,此事發生在杭州餘杭區閒創社區某小區。一名目擊者介紹,9月5日21時許,這名外賣員送完單躺在電動車上休息。直到6日1時許,同行發現這人睡了很久,感覺不對勁,就去搖了一下他,發現他醒不來,就告訴了小區物業人員。之後,有人報警,聯繫了120。

該目擊者稱,這名外賣員是眾包外賣員,看起來50歲左右。之前自己幾乎天天能遇到他,見面只能是短暫聊聊天,他太忙、太拼,幾乎每天都要跑到500元以上,是附近的「單王」。這名外賣員沒單子時,就躺在電動車上睡覺,手機一響他就起來接單,「他睡過橋洞,唯一的工作就是送外賣。」

「可惜人已經沒了。」該目擊者表示,自己至今都沒記住那名外賣員的名字,也不太了解其家庭情況。網上有些關於此事的信息存在誤傳,希望大家尊重死者,尊重外賣員這個職業。

記者致電小區物業多個公開電話,工作人員均表示對此事不知情。

閒創社區一名工作人員稱,事發在上述小區商業廣場附近,小區物業人員發現後第一時間報警並聯繫了120。目前,此事由轄區派出所在處理,其暫不了解詳細情況,「確實發生了這個事,疑似是一名外賣員猝死了。」

平台不能鼓勵外賣員極限跑單

外賣員猝死情況並不少見。前幾天,長沙芙蓉法院官方公眾號發布案例顯示,一名「閃送」平台的外賣員在配送過程中暈倒,就醫後不幸離世。其家屬隨後向平台提出賠償要求,經過法院審理,平台被判定承擔20%的賠償責任。

外賣員是戶外勞動者,跑單主要依賴體能,工作強度較大。他們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為了準時送達餐品,常常爭分奪秒。然而,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往往以犧牲健康為代價,極端條件下容易發生猝死等悲劇。

儘管外賣員可以自主把握工作強度和節奏,但在外賣平台算法的激勵下,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他們往往會不自覺地加快送餐速度,增加跑單量。平台這種「以速度論英雄」的做法,無疑加大了外賣員的工作壓力和強度。一旦進入外賣平台,外賣員就成了龐大系統中的一個環節,被推著不斷運轉。

這種催使外賣員追求跑單極限的算法,不夠人性。平台並非競技場,不能一味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平台算法應以人為本,而非單純追求跑單效率。鑒於外賣員存在多平台註冊情況,宜建立外賣員跑單信息共享機制,有利於各平台對外賣員的跑單頻次和強度進行合理規劃,避免他們追求極限跑單。同時,平台對外賣員的考核和獎勵標準應多元化,跑單計酬機制也要進行優化,應綜合考慮每日跑單次數、里程、總時長等因素,確保外賣員的收入與他們的付出成正比。

平台應充分保障外賣員的勞動權益。儘管有外賣平台試圖以所謂合作關係來否定與外賣員之間存在的勞動關係,但平台依然有維護和保障外賣員合法勞動權益的責任。平台應依法確保外賣員享受法定津貼,並足額繳納如工傷保險費和職業傷害保障保費等依法應繳納的保險費用。在外賣員發生傷亡後,有關部門或機構要積極理賠。目前,外賣員工傷保險待遇的獲取並不順暢,往往需要家屬通過仲裁或訴訟才能得到保障。此外,外賣員自身也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工作雖然重要,但健康同樣不可忽視。外賣員應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和強度,避免過度勞累。

外賣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不知疲倦的機器人。平台不能為了追求利潤而驅使外賣員拚命跑單。平台需要建立更加合理、人性化的考核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確保外賣員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和維護。

來源:新聞晨報、閒林發布、極目新聞等

編輯:應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43b6a4c35859edbdf06ef899d9f4b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