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之父凱末爾,他當初給土耳其制定的世俗化國策已經破產了?

2023-11-15     康康歷史

原標題:土耳其之父凱末爾,他當初給土耳其制定的世俗化國策已經破產了?

土耳其的前身是曾經強大到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鄂圖曼帝國,在一戰之後,這個帝國遭到了致命的打擊,國土不斷縮水,成了一個地跨亞歐兩洲的小國,國土面積僅為78萬平方公里。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在亞歐大陸上極為重要,它是連接亞歐大陸的十字路口,是將東羅馬帝國文化和伊斯蘭文化一併繼承的國家,東西方的文明在土耳其得以交融。拿破崙說過: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首都,那就是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在近代的歷史充滿屈辱,作為一個古老的、強大的國家,它們的經歷和中國非常相似,他們曾經是唯一可以挑戰歐洲國家的阿拉伯力量,但是和古代中國一樣,它們也選擇了固步自封,用傲慢的態度拒絕近代化的進程,結果他們遭到了強烈的衝擊,最終四分五裂。

在《色佛爾條約》之後,凱末爾帶領著土耳其人開始了自己勵志圖強的歷程,最後他們成功建立起了如今的土耳其帝國,凱末爾也因此被土耳其人成為「土耳其之父」。凱末爾不僅是在民族和國家和意義上重塑了土耳其,他對土耳其的影響還在於文化上,從凱末爾種種的政策中,我們不難看出,凱末爾一心想建立的,並不只是一個獨立的土耳其,還是一個現代化的土耳其,或許這才是凱末爾最終的理想。

眾所周知,土耳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伊斯蘭國家,宗教在這個國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甚至已經到了影響這個國家進行現代化的地步,於是凱末爾規定土耳其必須是一個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他讓婦女摘下頭巾面紗,關閉了修道院,廢除了舊曆法,推廣西裝,取消舊有的頭銜和稱號……

這樣的宗教改革或者社會改革只有凱末爾這樣擁有超高威望的人能做,其他人如果做了顯然會給土耳其帶來巨大的震盪,凱末爾顯然不想把這個問題留給後人,他要趁著自己還能做,先把這個事情給解決了。

但是時隔幾十年後,我們再來看現在土耳其,我們有理由說:凱末爾當初的改革已經破產了,當初他定下的世俗化國策已經名存實亡。如今的土總統埃爾多安本人就是一個篤信宗教的總統,他曾在公眾場合朗誦帶有原教旨主義極端思想的詩句,他的發言有很濃厚的宗教色彩,他的妻女都戴著頭巾出現在公共場合。這卻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3679ab27def7969c0b47b8116b9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