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270萬遺產,全留給友人,為何親弟弟一分沒有?

2024-09-20     康康歷史

270萬資產,居然就都給朋友,自己的親弟弟一分都沒有?

這事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讓人覺得這位姐姐真是狠心。

著名作家張愛玲就是這個「狠心」的姐姐,然而眼見不一定為實,其中另外隱情!

百因必有果,童年的不幸是永遠的心結

家是孩子最早的指路燈,家庭成員的道德、思想狀況是孩子的德育環境;家庭的人際關係和家庭氛圍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這些無形的東西對孩子至關重要,因為孩子對世界一無所知,家給予的就是懵懂孩童的第一思想,甚至伴隨其一生。

張愛玲,著名的作家。成功的人如此光鮮亮麗,誰可知背後的故事。

文學領域不俗的成就,也無法彌補童年給張愛玲帶來的陰影,沒有將資產留給弟弟很大一部分選擇也在這其中。

張愛玲的家族本來也是顯赫世家,李鴻章是她的外祖父。

可是這只是外人眼中高貴的她,其實這些頭銜並沒有為她帶來了幸福,反而是遭遇了眾多不幸。

她的父親十分守舊,母親卻是新時代女性。

這天差地別的性格和世界觀讓父母關係一直都有許多摩擦,終究還是無法妥協選擇離婚,張愛玲和弟弟隨父親生活,這個家完全分離破裂了。

父母的離婚對張愛玲造成了很大影響,本以為就這樣跟著父親平靜度日然而心理的打擊再次襲來,不久後父親又有了新的妻子。

父親對她的疼愛也慢慢消磨殆盡,經常在喝酒後打罵她,後媽也是無時無刻不刁難她。

弟弟是男孩子,父親對他還有些疼愛,後媽也沒有為難他。

在張愛玲被後媽打罵折磨甚至禁足時弟弟都無動於衷,本來相依為命的姐弟仿佛形同陌路。

這不是身體上的疼痛,這是心理的破碎,親人的存在就是這樣的嗎?

張愛玲開始對這個所謂的家,對弟弟感到絕望,重新審視這份親情。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是親人卻毫無人情

成年後,張愛玲決定逃離這個令人窒息的家。

她想要去找自己的親生母親,本以為會在母親身上找回母愛和溫暖的感覺,誰知對母親來說她只是個累贅,母親冷言冷語讓她去找自己的父親。

最後的一絲希望破滅期待落空,張愛玲決定她不靠任何人,她人生不能因為沒有了這些愛和呵護而止步,她要自己養活自己。

養活自己的途徑就是寫作,剛開始寫作是天賦,後來寫作是熱愛,在創作的時候她也會把自己的故事寫到書中,以藝術的形式發表。

漸漸地,張愛玲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事業蒸蒸日上。表面上的她偶爾提起家庭雲淡風輕,仿佛與她無關,其實家庭帶來的陰影無時不在,只是化悲傷為無言。

不止是親情上的缺失,在愛情上張愛玲也不盡人意。

曾經受到不懷好意的人追求並在一起,沒多久對方就出軌了,在張愛玲深陷其中的時候給了她棒頭一擊。

她寫了好多關於愛情的作品,其實書中的主人公就是她自己。

一次次親情愛情的背叛讓她心灰意冷,36歲的她獨自前往美國,去到新的地方,拋開這裡的悲傷,翻開生活新的篇章!

一個人在外打拚談何容易,1953年,張愛玲和宋淇相識,機緣巧合下張愛玲也在離宋淇夫婦居住地不遠的地方定居下來。

原來宋淇夫婦是張愛玲的筆桿鐵粉,兩家也住的近,所以經常往來。漸漸的,三人的交情不知不覺中加深。

寫作出書需要翻譯、出版商等支持,可是張愛玲一個人沒有資源人脈,對這些感到十分迷茫。

是宋淇夫婦動用一切人脈資源幫她翻譯作品,找出版商合作,甚至還在台灣出版作品。

生活上,宋淇夫婦對張愛玲也是無微不至地關心,不說大家都覺得這三人是妹妹哥哥嫂子一家人。

張愛玲說:沒有宋淇夫婦就沒有現在張愛玲,現在的張愛玲是他們成就的。

可見宋淇夫婦對她是何等重要。

張愛玲和宋淇夫婦不是親人,卻勝是親人;與原生家庭,雖是親人卻是陌路人。有血緣關係不代表愛就一定存在,弟弟張子靜毫無鬥志只會依附他人,270萬資產皆屬摯友。

「遺物全部寄給宋淇先生」。這是張愛玲留下的遺囑。

一生無一兒半女,將遺囑留給朋友沒有給弟弟。看似很匪夷所思的事,張愛玲這麼做有她的道理。

本來張愛玲的世界只有黑暗童年帶來的陰影,認為家人都如此,世間還有溫情可在嗎。

是宋淇夫婦的溫暖給她帶來了光明將她灰暗世界照亮。

一邊是親情的冷血無情,一邊是朋友的溫暖陪伴,在情感上張愛玲毫無疑問選擇後者。

有人說,將資產留給宋淇夫婦,這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親弟弟卻一分無所得,這未免太過狠心。其實不是的,這與親弟弟本身有脫不開的關係。

張愛玲曾在《童言無忌》中寫到過自己弟弟,她是這樣說的:大眼睛,長睫毛,秀美可愛,腮上吻一下,當個小玩意。

到後來在書中還提到過一次,這次是這樣說的:生得很美,身體不好,沒有志氣。

張子靜性格軟弱,愛依附別人,沒有上進心,毫無志氣,這是張愛玲最接受不了的。拋開弟弟給她帶來的傷害,如果弟弟很有進取心,那麼張愛玲也是願意幫襯一二。

如果把270萬資產就給弟弟張子靜,那麼270萬給張子靜帶來無非是頹廢和揮霍,依附別人的張子靜恨不得有這麼個飛來橫財。

張愛玲想要將這270萬留給宋淇夫婦,一來是心中所向,宋淇夫婦是她人生的貴人,在她心中是真正親人的存在。

二來宋淇夫婦會珍惜270萬資產,張愛玲相信宋淇夫婦會實現這270萬的價值,不會胡亂揮霍,而自己的親弟弟會拿著270萬做些什麼張愛玲可想而知。

「一個人最好的訓練是不幸的童年。」這是海威明說過的一句話。

童年給張愛玲帶來了痛苦,同時童年的不幸也激發了張愛玲的寫作天賦,張愛玲的寫作特點文筆犀利,一針見血,直擊讀者內心。

這些經歷讓張愛玲小小年紀就有成年人的穩重,自尊又敏感的性格,對人性一直都看的很清,直至宋淇夫婦的出現讓她覺得世界又有了溫度。

張愛玲是善良感恩的,人之初性本善,童年的殘缺沒有將她的善良磨滅,懂得感恩,不忘初心,值得一切美好!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c377631a699405b00e90c51075262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