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豌豆
Valve的《半衰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視頻遊戲系列之一。《半衰期2》最初於2004年發布,玩家將扮演物理學家戈登·弗里曼(Gordon Freeman),對抗外星人的入侵。該遊戲受到了玩家和評論家的一致好評,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
如今,《半衰期2:VR Mod》將2004年的經典PC遊戲移植到了VR中,戈登·弗里曼在VR中的表現如何?
圖源:TNG
作為《半衰期2:VR Mod》的首席開發人員,Holger Frydrych在TNG舉辦的Big Techday 2023的演講上具體介紹了他們的團隊是怎樣將Valve的經典IP作品帶入VR中,又是如何製作《半衰期2:VR Mod》的。
歷時10年,粉絲製作的《半衰期2:VR Mod》終於問世
Holger Frydrych(Cabalistic)是一位高級開發人員,擔任TNG技術諮詢公司的高級顧問,作為後端開發人員幫助客戶進行IT現代化和雲轉型。而且他本人表示自己熱衷於三維渲染的工作,尤其是VR。
他加入了VR開發者社區Flat2VR,積累了為經典PC遊戲製作VR Mod的開發經驗,包括《孤島驚魂》VR Mod和《半衰期2:VR Mod》。
Holger Frydrych表示,他目前所在的Source VR Mod Team正以第三方團隊的身份繼續完成《半衰期2:VR Mod》項目的開發。
據介紹,Value曾為《半衰期2》提供添加原生Oculus Rift渲染的VR模式,玩家可以佩戴頭顯在VR中環顧四周,但仍需要使用鍵盤和滑鼠來進行操作。
在早期重新進行VR渲染後的武器(圖源:Nathan Andrews)
有玩家不滿足於當時簡單的VR模式,最早由開發者Nathan Andrews針對自己的頭顯設備進行調試,後來他和WormSlayer一起製作了早期版本的《半衰期2:VR Mod》,並於2013年發布,該項目也支持Oculus Rift設備,卻可以使用Razer Hydra控制器直接進行操作,擺脫鍵鼠的玩法讓玩家的體驗更具沉浸感,該Mod推出後備受玩家關注。
《半衰期2:VR Mod》的開發歷程並不是一帆風順,沒過多久,由於設備兼容問題,Value不再提供VR模式支持,該Mod一度「銷聲匿跡」。
後來HTC Vive發布,一些開發人員重新聯繫上WormSlayer,希望他們能繼續更新Mod以便將它們與新的消費級頭顯兼容。甚至在後來還聯繫到了Value的法律顧問Jan-Peter Ewert,最終促成了《半衰期2:VR Mod》有權在完成後上架Steam平台的合作(且玩家必須有《半衰期2》才能玩免費的VR Mod)。該Mod也在當時獲得了非常大的關注度,並得到了英偉達、XMG、HTC、Oculus等公司的支持。
儘管Value對《半衰期》系列的Mod製作保持著開放態度,VR模式在玩家中受歡迎程度促使Value推出了第一方的VR「神作」《半衰期:愛莉克斯》。但好景不長,當時《半衰期2:VR Mod》的開發再次受阻,由於核心成員的離開,該項目不得不停止。
圖源:Flat2VR
到了2020年,用戶「elliottate」創建了一個名為「Flat2VR」的Discord社區,這是一個充滿VR愛好者、開發者的社區,吸引人們分享各類PC遊戲轉VR的Mod和相關知識,促進開發者之間的合作。現在的Flat2VR社區已經擁有超過5.4萬的VR用戶。
第二年,elliottate向兩名新加入的開發者介紹WormSlayer,就是後來重啟《半衰期2:VR Mod》項目開發的DrBeef和Holger Frydrych,圍繞著該項目,elliottate協助重新組建一個新的開發團隊,並與2022年9月正式在Steam平台推出《半衰期2:VR Mod》,隨後在2023年又陸續上架了《半衰期2》第一章和第二章的VR Mod,在玩家群體中取得了積極反響。
圖源:TNG
《半衰期2:VR Mod》的開發之路歷經艱辛,Holger Frydrych繼續基於自身經驗從視覺效果和運動交互兩個部分向新手開發者們介紹如何為PC遊戲實現VR化(移植)的方式。以下內容來自演講節選。
視覺效果:重新建模、渲染,還原真實細節
對於開發者來說,如果想要在VR移植PC遊戲,獲得原遊戲的SDK將會非常有用。當時Value曾意外地以SDK的形式發布了《半衰期2》的部分原始碼,實際上裡面包含了整個遊戲的代碼和更高級別的渲染功能,這也讓我們有機會嘗試讓該遊戲在VR頭顯中進行渲染。
圖源:TNG
所有的遊戲世界,都會有自己的表現形式,且有不同種類的實體組成,這個實體既可以是家具,也可以是道具,甚至可以是敵人,當然也會有一個實體代表玩家自己。我們在開發中會用到虛擬攝像機,它也會作為一個實體來定義可以看到的內容以及將在螢幕上顯示的內容。
因此遊戲每渲染一幀的畫面,它都將識別所有實體並找出哪些實體對攝像機可見,而這部分可見實體將被繪製調用,然後交由GPU對圖像平面做透視投影,最終顯示到螢幕上。
而在VR將用到兩個攝像機來渲染場景(立體渲染),分別表示左右眼,兩隻眼睛看到的畫面會略有差異,當兩個畫面重疊起來就會形成具有深度視覺效果的場景。
圖源:TNG
當6DoF自由度與遊戲結合,最大的問題就出在建模上,在原版《半衰期2》可以看到玩家的武器總是位於螢幕的右下角,如果使用模型查看器就會發現武器甚至沒有渲染右側圖像,這在PC遊戲中很常見,但在VR遊戲卻會讓人難以接受。
而WormSlayer檢查了《半衰期2》所有的武器模型,並在VR中重新建模,其他開發者也在重新製作地圖。將來這部分或許能用AI製作,但好的VR藝術視覺效果仍然需要美術師把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運動交互:重新設計角色移動方式和武器交互
現在玩家已經能在VR中自由移動了,手柄也普遍支持6DoF,儘管不同硬體配備的手柄形狀可能不大相同,但已經有一個基本的設計標準了,例如Oculus Touch和其他手柄都會有「AB」鍵、「XY」鍵、Home鍵以及搖杆和扳機鍵,跟傳統遊戲手柄和鍵鼠相比,在虛擬空間進行交互的體感會很不一樣。
在VR中,玩家的真實移動也會反映到虛擬空間,但遊戲並不能讓角色自由移動,如果玩家移動到障礙物上,我們會使用頭顯位置的delta值來修改頭顯攝像機的位置,畫面會慢慢變黑並讓玩家往後退。
另外一個關於角色移動的問題是,應該以玩家視覺的方向為移動標準還是以手柄搖杆或按鍵為移動標準。通常我們會默認以玩家視覺方向為準。這裡還有另一個問題要解決,大部分玩家無法適應VR移動,即暈動症,所以出現了另一種名為「傳送」的移動方法。
圖源:TNG
但我們最初並沒有在我們的第一個公開beta版本中加入傳送功能,因為不是所有的區域都適合傳送功能,有些場景的設計是玩家需要觸碰某些元素才能進入下一環節,隨意的傳送容易導致跳關,會影響遊戲體驗。
在《半衰期2:VR Mod》中,我們還設置了不少可以交互的地方,包括可供玩家在一定距離內單手或雙手抓取罐子等物體,可以使用手電筒等等,而最重要的是武器交互,我們開發了很多基於手勢的交互,讓11種武器都能給玩家獨特的體驗。
圖源:TNG
我們想出的系統是玩家長按操作武器的搖杆,然後在跳轉出的武器選擇介面上移動選擇武器,鬆手即表示選定,武器會同時出現在玩家手中。
圖源:TNG
裝填彈匣在普通FPS遊戲中通常以自動動畫一筆帶過,但在VR中,我們將這個動畫交由玩家手動操作,主要分為「卸下彈匣-伸手從背後取出新彈匣-手動裝填並拉動機柄上膛」三個步驟,而且玩家能雙持操作部分武器。
本作著名的「物理學聖劍」撬棍(圖源:TNG)
我們針對使用撬棍的觸覺反饋,扔手榴彈的拋物線輔助,主角駕駛載具移動等細節進行了更有真實感的優化,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會憑直覺處理細節問題,這期間可能會需要做大量的嘗試並修改bug,但我們儘可能會帶給玩家更好的遊玩體驗。
結語
《半衰期2:VR Mod》花費了多名遊戲社區粉絲的心血打造而成。據悉Holger Frydrych都是在空餘時間為該作編寫代碼,他曾表示,預計僅測試VR Mod內容就可能花費了250到300個小時不等。
Holger Frydrych還在Discord上與Mixed編輯透露,由他負責的《半衰期2:VR Mod》開發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目前開發團隊還在進行《半衰期2:VR Mod》的圖形重製工作,玩家也可以通過halflife2vr.com網站參與測試,但現階段仍會出現不少錯誤和問題。
在Valve的支持下創建和發布的VR Mod於2022年秋季首次上架,隨後於2023年3月和4月發布了第1章和第2章內容。迄今為止,它已在Steam上收到了超過4500條好評(好評如潮)。玩家們也十分捧場,對其成品讚不絕口(G胖不會數3,開發者可以數啊):
「Source VR Mod Team又製作了一個絕佳的Mod,接下來你們可以製作《半衰期3》嗎?」圖源:Steam
《半衰期2:VR Mod》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半衰期:愛莉克斯》,玩法設計更是在其基礎上錦上添花,也是得益於Valve對Mod的開放態度,才讓這作優秀的VR Mod帶給更多喜愛《半衰期》IP的VR玩家。很快就到《半衰期2》發售的20周年了,《半衰期:愛莉克斯》續作也沒有消息,不知道還有多少玩家在等待戈登·弗里曼回歸。
參考連結:
https://mixed-news.com/en/half-life-2-vr-is-better-than-the-origin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0LP1py-mA&ab_channel=TNGTechnologyConsulting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