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茱茱
01
這個春節,中國球迷們有如坐過山車。
大年初一看男足,看到無力吐槽。
沒想到大年初六,被中國女足打了一針強心劑!
時間回到兩天前。
亞洲杯決賽現場上,中國女足對陣韓國女足。
可能是因為賽程安排,比韓國女足少休息了一天的關係,決賽上半場,中國女足被打成0:2。
很多粉絲乾脆關掉電視,對最終結果不再抱有期望。
然而下半場,堅韌的女足姑娘們卻實現了驚天大逆襲,在4分鐘內連進兩個球,追平了比分。
第一個點球得分
第二個頭球得分
到比賽結束前的最後一分鐘,王珊珊和肖裕儀完美配合,一記絕殺徹底斬斷韓國隊奪冠的希望,以3:2的比分反超韓國,成功問鼎亞洲杯!
女足的最後一記絕殺
一時間,整個網絡都沸騰了。
中國女足贏得冠軍後,女足教練水慶霞難以抑制地激動
電視直播間裡,黃健翔直接抹起了眼淚。
這是怎樣的一個時刻啊!
讓解說了半輩子比賽的大男人,也忍不住潸然淚下。
黃健翔說:「這是中國足球,應該有的模樣!」
他還補充:「同工同酬,甚至更高,必不可少。」
到今天,網際網路上關於中國女足的熱度仍居高不下。
中國女足為什麼這麼牛逼?
其實曾經有一個熱搜,早就就給了我們答案。
02
中國女足的姑娘們有多拼?
女足隊員王曉雪用胸膛擋球的一張圖,這兩天在朋友圈刷屏。
有網友說,假如這是戰爭,她一定會去堵槍眼。
沒有一絲絲猶豫,完全訓練成了一種下意識的本能!
下面這一幕,則是婁佳惠兇狠鏟搶,拼到被擔架抬下場的場景。
下場後,她躺在地上,雙眼含淚。
對她而言,足球早已經不只是「喜歡」。
足球是命!
這個漂亮地頭球破門的女足隊員,是身高僅1米54的張琳艷。
就是她這沉穩兇狠的動作,為中國隊扳回寶貴的一分!
賽後,張琳艷跟家人視頻通話,實在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中國隊已經0:2落後,那一刻只想著進球!進球!」
回顧女足姑娘此次的亞洲杯之旅,真真是拿血汗拼出來的!
而這種拼搏精神,在歷屆女足隊員身上一脈相承!
現任教練水慶霞,在當球員時斷過腿,斷過十字韌帶,斷過兩次鼻樑骨。
老將王霜,現年27歲,卻多次帶傷出戰,因此落下病根;
肖裕儀,跑到腿都抽筋,依然堅持拼殺。
尤記得2021年4月,中國女足擊敗韓國女足拿下東京奧運會入場券時,王霜說過這麼一番話:
「從90分鐘的比賽到加時,120分鐘到比賽,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即使上半場0比2落後,但我們一直堅信,我們能夠扳回來。因為我們大家都相信,我們130多天的訓練,每天一萬多米以上的跑動距離,我們即使是沖她的,也能夠把她們衝垮。」
翻譯一下這段話:我們訓練強度非常大,就算是不加技能,只拼體力,也能把對手拼趴下。
最最關鍵的是,這群姑娘是在怎樣的前提下拚命的呢?
2015年的時候,女足隊員才拿3000多塊工資。
即使現在的情況有所好轉,依然與男足隊員動輒百萬甚至千萬的年薪,形成巨大反差。
除了工資低,女足姑娘一度連好一點的球鞋都買不起。
食堂伙食吃得簡單,訓練場設施跟不上,宿舍環境都一言難盡。
就是在這樣艱難的前提下,中國女足成為了亞洲的霸主,甚至一度稱霸世界。
1986年,中國女足首次參加亞洲杯就獲得了冠軍。
1986、1989、1991、1993、1995、1997、1999年,中國女足實現亞洲杯七連冠。
1990、1994和1998年亞運會中國女足獲三連冠。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中國女足1:2惜敗美國獲得亞軍。
最輝煌的記錄是1999年盛夏,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盃女足賽決賽中,中國女足4∶5負於美國隊,屈居亞軍。
中國隊隊長孫雯帶球突破。圖源:新華社。
即使不是球迷,只要打開女足的視頻,都會被她們拼盡全力的樣子深深觸動:
哪怕摔得再狠,也會立刻爬起來繼續奔跑;
眼看對方搶占了先機,也咬死牙關不放鬆;
球都要滑進門了還得再救一把;
身體撞到了門柱上,也必須要把球撲出去。
總之,永遠,永遠,永遠不會輕言放棄。
這樣的中國女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愛呢?!
03
其實,像今年這次的全網沸騰和撲面而來的讚譽,中國女足隊員們早就不是第一次體驗了。
她們無數次因為精彩表現登上熱搜。
只是往往經過短暫的歡呼聲後,她們就再度被忘記。
下面這段採訪,每次看到,都會覺得心疼——
王霜:很殘酷的就是,可能只有通過國家隊的舞台,人家才能夠看得到你。
主持人:為什麼這麼說?
王霜:因為平時在俱樂部,包括我們女足聯賽,沒有那麼多的轉播。也沒有那麼多的人能到現場去看你。
主持人:每個運動員,都渴望有賽場上的歡呼聲。那在你的女足運動員生涯當中,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就是球場上沒有球迷?
王霜:有。也不能說一個沒有吧。可能說是十幾個,二十幾個。那肯定都是親戚朋友。
王霜:近幾年好一些了。相對好一些。場上會有個球迷會。可能會組織估計一百來個人。所以你就會覺得你在球場上踢球,特別空曠。場上更多的是聽見球員的聲音……
王霜訪談,央視面對面欄目
然而,也正是這些無人問津的女足姑娘們,上了綠茵場後,拼起來跟不要命似的。
摔倒了就爬起來。
女足國家隊前鋒李影,圖源:紀錄片《新的名字》
咬著牙也要堅持到底。
王霜訪談,央視面對面欄目
外界名利喧囂,她們只關心如何攜手同心,多進一個球。
女足國家隊守門員畢曉琳。圖源:紀錄片《新的名字》
哨聲一響,就要做跑得最快、踢得最好的隊伍,只因心底的那份熱愛與赤誠。
王霜訪談,圖源:紀錄片《新的名字》
最觸動我的,是女足隊員李佳悅說過的一句話。
由於舊傷復發,她去找隊醫看病,隊醫給她推拿的過程中,問了一句:「傷成這樣了,還在堅持呢?」
李佳悅疼得咬牙,但還是說道:「不堅持又能怎樣,夢想還沒死。」
女足國腳李佳悅,圖源:《足尖上的夢》
這些眼神堅定、說話擲地有聲的女孩子,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運動不分男女,夢想也是。
借用張桂梅校長的那段話,形容中國女足的姑娘們毫無為過: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中國女足,好樣的!
如果,你曾被這些拼盡全力的中國女足姑娘們打動過,如果你也曾為女足的低待遇而鳴不平,那麼,是時候考慮身體力行地支持中國女足了。
不要只在諷刺男足的時候,才想起女足。
如果有時間,去觀看女足的線下比賽。
最簡單易操作的是,直接去關注中國女足隊員們的個人帳號,去她們的帳號下點個關注,因為你的關注會無形中提升她們的商業價值。
再或者,只是分享轉發這一篇文章,別讓中國女足的熱度,這麼快就降下去。
答應我,明天,明天的明天,還記著她們,好嗎?
她們絕對值得更多關注和支持!
—— End ——
作者:茱茱,資深文藝少女一枚。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