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分居、小妾爭寵卻意外搞死王爺,唐玄宗之子為何死得如此窩囊

2023-02-08     尋根拜祖

原標題:夫妻分居、小妾爭寵卻意外搞死王爺,唐玄宗之子為何死得如此窩囊

天寶十一載(752年)的一天,棣王李琰像往常一樣來給父親唐玄宗請安。

這些常規動作李琰做了幾十年,從來沒出過什麼差錯。但今天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一旁突然衝過來幾名侍衛,一把按住李琰,粗暴地脫他的鞋子。

李琰都懵了,咋回事呢?難道還要檢查腳臭不臭?他一臉疑惑地看著父親,唐玄宗卻面無表情地盯著他。

唐玄宗當然對兒子的腳不感興趣,他的目的是想搜查兒子的鞋。

原來,有個太監向唐玄宗告密:棣王心懷異志,偷摸對您行巫蠱符咒之術(厭魅聖躬),證據就在他的鞋子裡。

棣王李琰是唐玄宗的第四子,生母錢德妃,時年約39歲。

李琰是一個很不起眼的皇子,沒有什麼突出的才華,也沒有違法亂紀的行為,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好色,不到四十歲就生了55個兒女。按這個速度,他可以輕鬆打破老爸的記錄,趕超歷史上的「第一爸爸」中山靖王劉勝也不是難事。

不惹事,安安心心地當一個「種牛」,對皇帝來說,這樣的皇子其實就算是好孩子了。老爸眼中的好孩子怎麼會幹出這種事?唐玄宗決定親自驗證一下,於是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

侍衛們動作麻利地扯開鞋底的夾層,一道「書符」赫然在目!

證據在手,唐玄宗勃然大怒:「逆子,朕哪裡讓你不滿意了,竟然如此狠毒,用這種陰損的方法詛咒君父?」

李琰更懵了,他也搞不清楚自己的鞋子裡怎麼會出現符咒。好在李琰不笨,他立刻想到一定是有人陷害自己。

到底是誰跟自己有這麼大仇呢?誰又能有機會接觸自己的鞋子呢?

這兩個疑問立刻將嫌疑人的範圍大大壓縮,李炎的腦子裡一閃而過三張臉,於是他大聲喊冤:

「臣之罪合死矣,請一言以就鼎鑊。然臣與新婦,情義絕者,二年於茲,臣有二孺人,又皆爭長。臣實不知有符,恐此三人所為也。惟三哥辯其罪人。」

兒子的罪行確實該死,但請讓我說完最後一句話,蒸了煮了我都認。我懷疑三個人栽贓於我:我的嫡妻與我恩斷義絕,已經分居兩年了,一定對我懷恨在心。我有兩個孺人,她們相互爭寵,這玩意兒總有照顧不到的時候,我懷疑她們可能因此對我心懷不滿,請「三哥」明辨。

「三哥」不是指李琰的三哥太子李亨,而是指老爸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習俗,稱父親為「哥」,就像宋朝稱呼母親為「姐」一樣。「三」是指排行,唐玄宗行三,所以李琰稱他為「三哥」。

為了救命,李琰不惜自曝家醜。

李琰的嫡妻出身京兆韋氏,是太子少師韋縚的女兒。這位韋氏與李琰感情不和,一直沒有生育,兩年前又不知道犯了什麼事,惹得李琰大怒,卻又不敢聲張,而是將她關進了「冷宮」: 「琰怒之,不敢奏聞,乃斥於別室。」

看起來韋氏所犯之事很隱私,涉及到皇家顏面,以至於李琰無可奈何,只好搞「內部處理」。

小妾爭寵一點也不意外,55個兒女的附加成果嘛。

唐玄宗也不想冤枉兒子,於是派人前去審查,很快真相大白。正如李琰所料,這件事是其中一位孺人乾的。

古代的女人們很可愛,相互掐架時總喜歡動用「核武器」——巫蠱符咒之術,這玩意兒從來就沒靈驗過,還讓無數人掉了腦袋,但她們卻堅定不移地相信了幾千年。

這位孺人也是如此,為了能打敗情敵,獨霸男主人,她不知道從哪裡請到一位大師,幫她畫了一道符咒,並按照囑咐悄悄地藏進了李琰的鞋子裡。

可問題是,這麼隱秘的一件事,連李琰都不知道,那位太監是怎麼知道的呢?

這位太監可不簡單,他的身份是「監院中官」。

中官就是宮內服務人員,泛指宦官。監院是指度支、鹽鐵、轉運巡院等機構的別稱,這位中官有所不同,他是皇家子孫居住區的監院。

唐朝初年,皇子、皇孫受封后要去各自的封地生活。但封地哪裡比得上京城的繁華,於是從唐睿宗開始,皇家子弟大多滯留於京城。唐玄宗即位後,乾脆允許他們全都可以留在京城。

如此一來,皇子皇孫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也帶來一個大隱患:他們相互之間交接頻繁,很容易成為一股不安分的力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唐玄宗下旨興建集中居住區,比如「十王宅」、「百孫院」等。同時由專門的機構負責他們的生活起居,既能照顧他們,又能起到監督的作用。

這位監院中官就是「十王宅」的負責人,因此他有責任對該區域內皇子們的動態了如指掌。

很不幸,這位監院中官跟李琰 「有隙」,一直睜大眼睛在找他的茬。這還不好找嘛,李琰府上那麼亂,不出事才怪。

那位孺人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但監院中官的鼻子堪比警犬,他從「大師」的蹤跡就聞出了不一樣的味道,毫不費事就查清了真相。

如實彙報的話,李琰頂多就是一個治家不嚴的罪名,哪能這麼便宜他?於是監院中官乾脆把事情搞大一點,直接將屎盆子扣在李琰的頭上,反正符咒這玩意兒誰也說不清。

果然,真相雖然大白了,唐玄宗依然不相信李琰的話:你說那東西不是用來詛咒我的,糊弄鬼吶?你說你不知情,誰信吶?

唐玄宗此人對自己的兄弟們好得沒法說,恨不能將半拉皇宮拿出來跟他們分享,卻唯獨對自己的兒子們有點苛刻,「一日殺三子」就是明證。

因此,他寧可相信監院中官的話,也不相信李琰的辯解。

眼看李琰就要遭殃,太子李亨出手了,他一邊親自出馬替弟弟求情,一邊唆使臣僚齊努力,這才制止了唐玄宗的殺心。

死罪饒過,活罪難免。唐玄宗竟然下了一道奇葩的聖旨:將李琰囚禁於鷹犬坊。

「鷹犬坊」是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的統稱,一個用來飼養狩獵禽獸的地方。

那意思是:你跟它們是一類,不是人,就是個禽獸!

額,真搞不懂唐玄宗的心思,自己的兒子,有必要這麼狠嗎?禽獸又是誰生的?

李琰哪裡吃過這份苦,受過這麼大的羞辱?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沒多久他就死在了鷹犬坊。

父子之情淪喪至此,一聲嘆息。

補充交代,李琰死後,韋妃因為沒有生育,被遣送回了娘家。從這個細節來看,當年韋妃的行為確實惡例,否則作為女主人,棣王府就該由她當家。

猜猜她究竟犯了什麼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2aab67e2e62113861fbfe0c594548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