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by lieke vorst
在當代一二線城市收智商稅,最佳方式就是高級餐廳。
保健品的智商稅,只能搜刮5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護膚品的智商稅,只能搜刮力所能及的中青年女性。五花八門的微商智商稅,只能搜刮囊中羞澀的家裡蹲網民。雖然智商稅無所不在,但甚少有一種智商稅,能包羅萬象。
高級餐廳,無疑就是其中的一種。
很少有體面的都市人沒有在高級餐廳繳納過智商稅。那些光鮮亮麗的餐廳們,或欲蓋彌彰地隱藏在深幽曲折的小巷胡同,或堂而皇之地坐落在最熱鬧的商業區裡頭——但無論它們身在何處,嗅覺敏銳的體面人們都能跟著都市傳說的蹤跡,一一把他們揪出來,滿心歡喜地排隊等著繳納智商稅,生怕慢了人一步。
這智商稅不僅繳得不丟人,繳過之後還覺得面上很有些光彩——這不,王思聰也剛在成都某高檔日料店繳納了一萬五千多的智商稅。能和王公子納同樣的稅,可不是倍兒有面子嗎?
體面人為什麼如此鍾愛高級餐廳?因為,高級餐廳能帶給他們不一樣的體驗。
高級餐廳是絕對不賣中國菜的。
無它,中國菜很難將體面人和一般的人民群眾隔絕開來。高級餐廳最為鍾愛的,是中國人民甚少享用的異國料理——大大小小的鍋碗盆碟往那兒一擺,刀叉一上,再點支蠟燭,隔離感便出來了:英國菜味道欠佳,美國菜很容易讓人想起金拱門的漢堡,西班牙菜又與中國口味頗為接近,思來想去,唯有法餐、日料、義大利菜方能最大激發體面人們的腎上腺——最高級的餐廳,往往都跑不了這三板斧。什麼北海道空運來的冷水海膽,什麼每天享受四個小時馬殺雞的神戶和牛,什么喝著楓丹白露宮郊外樹林裡的露水長大的蝸牛……還未下口,光是聽聽就能讓人汗毛直豎了。
另外要謹記:無論什麼吃食,分量一定要小,盤子一定要多,否則,這高級餐廳跟那些優惠實在的大排檔相比,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高級餐廳是絕對不提供優質服務的。
體面人受他人的仰慕和優待慣了,很需要來高級餐廳體驗一番什麼叫「冷漠」。餐廳越高級越會擺譜,下到服務員,上到大廚師,人人都恨不能把眼睛挪到天靈蓋上去,用鼻孔看人:高級餐廳不接受預訂,不安排菜單,大廚做什麼吃什麼,嚴禁抱怨;用餐之前務必沐浴焚香,依雲礦泉水漱口;用餐之時不能交頭接耳,打噴嚏咳嗽,更不能明目張胆地玩手機——這都是對頂級食物,頂級大廚的不尊重,很容易被老闆掃地出門。
不僅是大廚,服務員的態度也要十分冷淡。旁的商家看到客人上門都滿心歡喜,高級餐廳的服務員不能,一定要擺出一副厭世的冷淡神情:請問有預約嗎?沒有?不好意思,我們這裡不接待非預約客人的!
雖說要求苛刻,但許多人體面人經了如此一通精神上的虐待以後,反而倍覺神清氣爽,四肢舒坦。
高級餐廳絕對不是僅僅兜售食物的。
每一家高級餐廳,背後必然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深厚的文化背景,唯有將食材與故事、文化、情懷等等搭配食用,方才能品嘗出其精髓。一間高級餐廳的老闆,必然是身肩無數榮耀,不堪為世俗所累的世外高人。一間高級餐廳的廚師,必然是數十年如一日鑽研刀工、食材、淘米洗菜的大師,極具匠人精神,人送外號「大白菜仙人」,懂得如何將一顆大白菜做成三十八道不同的菜肴。一間高級餐廳的料理,必然蘊藏著好幾百種不同的古老文化,曾是某個遙遠帝國王室的最愛,機緣巧合之下重見天日,被三生有幸的體面人如您親口品嘗到了……
不在用餐前先做足一番功課,是絕對不能品嘗到高級餐廳的真正尊貴之處的。
體面人的時間太過寶貴,沒有太過的空閒閱讀充電,出入高級餐廳是他們補充文化知識的重要途經:要不是去過幾回高級日本料亭,誰知道正宗和牛身上的雪花紋應該是137條還是138條呢?
錢鍾書曾經說過,中國人說吃飯,這個「飯」往往並不重要。同樣,體面人去高級餐廳,「餐廳」二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高級」。
換言之,體面人去高級餐廳吃飯,必然不是奔著吃飯去的。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體面人已經擺脫了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一躍跳去了高層次的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
體面人需要在高級餐廳里得到尊重——雖然那些服務員和大廚們一般不會給他們好臉色。但那些在大眾點評里留下的打卡痕跡,那些在朋友圈裡精美的九宮格照片,足以給體面人們帶來旁人的尊重。無論誰看了,都會在下頭留言驚呼:天,你竟然去了這麼貴的餐廳!怎麼樣,味道好不好?
就是這一句句或驚嘆或妒嫉的留言,頓時會讓體面人忘了平日工作的辛勞,忘了黑心外賣帶來的胃痛腹瀉不愉快體驗。
情侶們也需要在高級餐廳里得到尊重。雖然現在的情侶也就那麼回事:相遇在夜店、相親或社交軟體等等場合,聊不到三天便確定關係,平日為生活奔波,一個月也不見得有一次像樣的性生活——但在高級餐廳里動輒數千的消費,會讓彼此都忘卻雞毛蒜皮中的不悅。女方咧嘴滿足地拍照,男方瀟洒地刷卡買單,回家去大被一蓋,隔天起床照樣能扮演夫妻恩愛。
中年男士們也需要在高級餐廳里得到尊重。一頓像樣的餐點,足以震懾對座年輕小姑娘的心神,引來愛慕與崇敬混雜的眼光。如今的交易程序是比從前複雜多了——吃飯,送禮,五星級酒店一樣不能缺,消費數額不知比以前的按摩洗頭高到哪裡去了,話術也極其複雜。但這也是消費升級的一種體現,不砸下大價錢,該如何掩飾中年男士們日益下垂的身體和衰竭的體力呢?
雖說高級餐廳不是為了吃——可話說回來,在餐廳門口排隊的體面人們,大多沒有在東京、巴黎、西西里吃過正宗的餐食。
但這不影響我們在別人搭出來的一場幻影中,滿足我們對異國情調的想像:這就跟美國人想像出來的著名中餐左宗棠雞一樣。
大多所謂的高級餐廳,就像一件皇帝的新衣。大多體面人沒見過真正的好衣服長什麼樣,更別提穿過了。於是他們只能對著裸體的皇帝叫好,還以為裸奔就是真正體面的樣子。
王思聰在大眾點評上的一則差評,就仿佛那戳穿真相的童言無忌。王公子試過好東西,他自然能分清什麼是體面,什麼是裸奔。只是這一聲怒吼讓四周圍觀的體面人為難了——究竟該附和一聲,承認自己從前的上當受騙好呢?還是蒙上耳朵與眼睛,繼續沉溺在自己編織的高檔與奢華的迷夢裡好?
鑒於這家店鋪的評分如斯,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