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要想殺文丑,趙雲必然出手阻攔:你殺了文丑,三國歷史就得改寫

2023-12-14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關羽要想殺文丑,趙雲必然出手阻攔:你殺了文丑,三國歷史就得改寫

演義小說的中的關羽戰績,比較有名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白馬坡斬顏良延津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戰長沙義釋老蔣黃忠、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我們細看史料就會發現,這些戰功多半是羅貫中虛構:關羽回歸劉備陣營根本不用過五關,劉表手下的中郎將黃忠先投降曹操後跟著長沙太守韓玄投降劉備,就連斬顏良誅文丑,也只有一半是真的:顏良是關羽所殺,文丑絕沒有死在關羽刀下。

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時候認為可能是關羽殺了文丑:「文丑也被立斬馬下。誰殺的?不知道,《三國演義》說是關羽,正史無記載,估計可能也是關羽,因為就是這次戰爭以後,關羽就留下了一封書信,一封感謝信,封存了曹操給他所有的賞賜,騎上他的赤兔馬去尋找那個比兔子跑得還快的哥哥去了。」

易中天先生是一位很有名的專家,說話也很有分寸,「估計可能」而不說「一定必然」,聽起來滴水不漏,但是我們細看《三國志》和《後漢書》就會發現:關羽斬顏良是板上釘釘的史實,誅文丑卻絕無半點可能——如果關羽在延津口誅殺了文丑,他就成了不忠不義之人,也就不能被後世推崇為武聖人了。

最初的武聖人是姜尚姜子牙,關羽的戰功能不能比得上姜尚,這是不需要討論的,關羽什麼時候取代的姜尚,這種取代是否公平合理,我們也可以放在一邊,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來聊一聊關羽為什麼可以斬顏良而絕不能誅文丑。

關羽斬顏良,在《三國志》中寫得很清楚:「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後漢書》的記載比較簡練:「曹操遂救劉延,擊顏良斬之。」

顏良被關羽斬殺後,文丑才出場報仇,然後就在《三國演義》中被關羽宰了:「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顏良是袁紹軍中首席大將,文丑是二號大將,首席大將被一刀秒掉,二號大將卻支撐了三招才跑,而且是先跟張遼徐晃打了半天,已經人困馬乏,看起來文丑好像比顏良還厲害一點。

演義小說自然不能全信,即使是號稱「三分虛七分實」的《三國演義》,有時候也必須為了精彩而犧牲真實,比如歷史上有名的張遼、徐晃、黃忠、朱然,都沒有死於對手刀箭之下,呂蒙也沒有被關羽索命發瘋。

前面咱們說的這四位三國名將都壽終正寢,文丑死於戰陣,卻是在《後漢書》和《三國志》中均有明確記載的:「紹使劉備、文丑挑戰,曹操又擊破之,斬文丑。再戰而禽二將,紹軍中大震。」「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太祖擊破之,斬丑,再戰,禽紹大將。紹軍大震。」

通過上面兩段史料,讀者諸君就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關羽斬顏良解白馬之圍,是為了報答曹操的不殺之恩,一命換一命,恩怨兩消,根本就沒必要再殺文丑,也不可以殺文丑——如果關羽砍了文丑,就等於順手把劉備也砍了。

無論是《三國志》還是《後漢書》,都寫得很明白:在延津口的袁軍先鋒大將,以劉備為正,文丑為副,除了袁紹大旗,最顯眼的就是劉備旗幟,而且按照史料分析,趙雲正帶著騎兵部隊守護在劉備身邊:「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

趙雲正式追隨劉備,是官渡之戰前,所以我們可以判定,趙雲也跟著袁紹和劉備從鄴城出發,到了官渡前線。

劉備和趙雲沒有參加白馬坡之戰,所以他們跟關羽沒有見過面,但是在延津口之戰中,劉備為主、文丑為副,或者文丑為主、劉備為客軍副將,都會坐鎮中軍指揮,關羽要想像斬顏良一樣突破重重防線衝到文丑劉備面前,後來成為牙門將軍(趙雲受封牙門將軍是長坂之戰後,但官渡之戰時,趙雲已經是劉備唯一的屏障)的趙雲必然捨命攔阻,那時候可就會出現「關公戰子龍」了。

綜合前述史料分析,我們可以判斷出劉備趙雲都在延津口,而關羽並不在曹軍之中,他在斬殺顏良後受封漢壽亭侯,地位升高,已經不需要充當敢死隊副隊長了——斬顏良時,敢死隊正隊長是關內侯裨將軍,而關羽是還沒有封侯的偏將軍,所以只能張遼為正、關羽為副。

不管怎麼說關羽都不可能在攻擊文丑的時候衝鋒在前,如果關羽也在前線,就不用掛印封金不辭而別了,他就會像後來的秦瓊一樣,直接在兩軍陣前倒戈了。

關羽護送「二位嫂嫂」千里走單騎當然是虛構:甘夫人跟著劉備一起去了鄴城,糜夫人和劉備的一個或幾個兒子,與關羽一起在下邳被俘後全部消失,估計都被曹操笑納了——曹操連秦宜祿的夫人、張繡的嬸子都不放過,又怎麼會饒了劉備的糜夫人?後來糜芳跟關羽不對付,也跟此事有關。

如果關羽也出現在延津口並陣斬了文丑,那麼就會有兩種結果:其一,趙云為了保護劉備而跟關羽生死相搏;其二,劉備對關羽的行動大為惱怒,從此二人恩斷義絕。

不管出現哪種結果,三國歷史都會改寫:對劉備集團來說,叛變了一個關羽,還有張飛趙雲魏延黃忠李嚴吳懿可用,這些人去守荊州,雖然不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但也不至於內部矛盾重重而被呂蒙陸遜偷了家。

三國人物關係是一團麻,剪不斷理還亂,所以易中天先生只能說文丑估計可能是被關羽斬殺,但是我們查閱史料,卻發現劉備既沒有跟關羽割袍斷義,也沒見趙雲跟關羽刀兵相向,再分析一下關羽的性格,也就可以肯定關羽不會誅文丑了:斬顏良已經激怒袁紹,再在劉備面前殺了文丑,袁紹還不得氣瘋?

拋開小說看史料,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文丑絕非關羽斬殺,如果關羽想殺文丑,趙雲肯定會出手阻攔:你砍了文丑,將置主公於何地?他就在我身後,你要不要連他也砍了?

易中天先生可以猜測關羽誅文丑,讀者諸君卻需要推測一下關羽斬殺跟劉備在一起的文丑,其後果有多嚴重:劉備集團少了一員大將,劉備也可能被袁紹處死,趙雲可能又得流落江湖,所以無論如何,文丑都不能被關羽砍掉。

說關羽不可能殺文丑,這也只是筆者一家之言,跟易中天先生的高論沒法比,最後還得有請讀者諸君發表高見:根據史料推測,文丑是不是被關羽誅殺?如果關羽真的殺了文丑,後來還會有火燒赤壁、水淹七軍、三國爭霸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116dee41408fe652af36ba365acd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