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里,牛人很多。
他們觀點新穎,金句頻出,通俗易懂。在妙語連珠中,你笑著理解其中的含義。可有一個人的發言,需要你全神貫注地傾聽。
她語速很快,說辭不是很接地氣。高頻詞的專業術語,也不太討喜。穿著簡單,自嘲自己長得很理性。看起來毫無攻擊力,實際上是個「狠角色」。
以至於你會有這樣的感覺:「明明看的是綜藝,怎麼像在認真聽講?」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人——詹青雲。
「不標準的小孩」,阿詹
注意到阿詹,是因為她身上的標籤。
阿詹遊歷過20多個國家,貸款100多萬留學,是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學士、政治學博士肄業,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是2014年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最佳辯手」、2018年華語辯論世界盃「最佳辯手」、2015年《精彩中國說》節目總冠軍;
還是美國持照律師、曾連續多年參與中國鄉村支教行動的組織者和志願者,以及一家藏區青年旅社的合伙人……
哈佛女博士,妥妥的學霸。職業律師,拿年薪的那種。華語辯論賽最佳辯手,吵架很難吵贏她。
然而華麗標籤的背後,是微寒的出身。她是山區走出來的孩子,學習是她人生上行的唯一途徑。
阿詹出生於貴州某縣城一個化工廠大院,母親姓吳,是高中英語老師,父親是普通工薪。
最初,她在老家鄉村小學讀書,全校僅有兩位老師——一位教語文和思想品德,另一位教數學和其他所有科目。學校操場上,還放著同學牽來的牛。
童年阿詹與媽媽
四五歲時,阿詹是鄉鄰眼中的「神童」,四大名著的故事都能滔滔不絕地講出來。據她說,是因為有個不愛讀書卻愛聽故事的小夥伴,為了給朋友講,就把那些故事越記越熟了。
可一上學,她就跌落「神壇」,成了開竅晚、學習差、最讓老師心煩的學生。
從小學到高中,阿詹經歷過6次轉學,每到一所新學校,都是落後分子。
有位老師當著全班同學說她是「笨豬」;有位老師用歇後語罵她:「詹青雲呀,是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了」;還有一位老師當著她的面告訴她媽媽:「這孩子將來連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阿詹的媽媽吳老師
小青雲很苦惱,為什麼就變不成「好學生」呢?
每到這時,媽媽就哈哈笑著,胸有成竹地告訴她:「別著急,媽媽能掐會算。媽媽算過了,你到了四年級,就會變成『好學生』了。」
到了四年級,成績仍不見起色,媽媽卻還是態度輕鬆:「不用急,媽媽重新算過了,你變成『好學生』的時間就在初二!」
到了高一,媽媽的預言終於實現了。
阿詹很慶幸,有這樣不著急而永遠相信她、鼓勵她的媽媽。
不可一日無書
阿詹從小愛看書,雜七雜八,拿起來就放不下。
媽媽發現,花很多錢給她買的書,很短時間就看完了,乾脆一到休息日就把她放到書店裡。到了寒暑假,更是不限制她,大膽允許女兒捧著武俠小說不吃不睡。
爸爸「騙」女兒陪他去出差、旅遊,最好的誘餌也是講書。因為愛聽爸爸講金庸,小青雲常常期待坐火車的時間長一點、再長一點,游景點的時間短一點、再短一點。
阿詹愛用毛筆寫字
後來,阿詹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同學、辯論隊隊友唐立培回憶:「詹青雲是很多人的偶像,也是我的偶像……看了一場詹青雲的模辯,聽完結辯之後小朋友們都紛紛表示要哭出來了,就好像中了催淚彈一樣。詹青雲好像看過世界上所有的書,什麼都知道,而且也很聰明,是我見過的最強的文科生。」
這真要感謝她沒有一對因怕孩子「看閒書」「看壞書」就時時處處監察她、限制她的父母。
從哈佛畢業了!好友龐穎來一起慶祝
尹建莉在《從「小」讀到「大」》一書中斷言:「那些閱讀量大的孩子,即使他們從小表現一般,但由於積蓄了巨大而深厚的潛在力量,而且心理狀態因為閱讀變得越來越健康,因此在以後的學業中往往表現出很強的爆發力,成為後起之秀。」
這段話,在詹青雲身上得到了極好的驗證。
被狠狠愛過的孩子翅膀硬,飛得遠,心不空
被阿詹圈粉,是因為有這樣一個辯題:情侶吵架,究竟是「誰錯誰道歉」,還是「男生先道歉」。
從生物學角度,詹青雲這樣分析:「從生理結構上來說,男生分泌血清素的速度和密度都比女生快。血清素可以幫助我們儘快平復情緒,所以男生更容易從情緒里走出來。」
「從社會結構上來說,女生相對依賴家庭,安全感較匱乏。更容易沉溺於消極情緒。因此,更快從情緒中掙脫出來的男性,如果能主動道歉。與其說是在認錯,不如說是一種關懷。」
為此,她舉了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情侶之所以決定和對方相守此生,往往來自於一些不經意的瞬間。比如吵架後,男朋友笨拙地做了一桌飯菜,和女孩說「別生氣了,吃飽了才有力氣罵我。」
恰恰是這些微小卻觸動人心的瞬間,才證明了「道歉並不意味著卑躬屈膝,而是我不願再讓爭吵傷害我們的關係,是傳遞我最在乎的人終究是你。」
能說出如此溫暖的話語,是因為阿詹本身就是個有趣又調皮的姑娘。
剛到香港上大學時,她看不慣大家在學生會選舉上都西裝革履、一本正經,就和兩個朋友一起去天橋上買了特別土的棉衣穿上,上台演了出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把前學生會主席氣了個半死。
敢這麼「出格」地表達質疑,就像她在辯論場上敢挑戰又不怕輸,表現出超強的心理素質,得益於她從小就被父母無邊無際地愛著,不缺安全感。
阿詹不在家,小狗占領了她的位置
小時候有兩年,全班都熱衷玩四驅車,阿詹也買了一輛。
一天,爸爸看到阿詹和小朋友們趴在地上用泥巴做賽道,就決定給女兒買個正經的四驅車賽道。但家裡房子小,買回來卻沒空間放。為此,爸爸乾脆把客廳里的沙發、茶几全賣了,為孩子們騰出一個「賽場」。
那段時間,阿詹天天「高朋滿座」,玩得不亦樂乎。
後來,四驅車被時代淘汰,客廳也沒買新家具,成了父女倆的運動場。又是玩滑板,又是打排球,把地板和吊燈都弄殘了,牆壁也被阿詹題詩作畫。
搞笑父女倆
上高中時,一次,阿詹把餅乾帶進教室,違反了紀律,被教導主任抓住,扣掉她們班50分。班主任震怒,足足罵了她兩節課,還打電話叫家長把她領回去批評教育。
爸爸在電話里聽明白了怎麼回事,一面好言好語給老師道歉,一面暗暗教女兒「千萬裝出一副被批評過了的樣子」。怕女兒受了委屈想不開,中午還偷偷跑到學校請她吃火鍋。
那天和爸爸吃著火鍋,阿詹就覺得人生真是可以逢凶化吉、因禍得福的。
對於阿詹而言,家是最放鬆的地方
長大後,阿詹到異國求學,最想家的時候,就是周六中午在飢餓感中醒來,想起從前這個時候,爸爸都會把早午飯送到她的床頭。
被狠狠愛過的孩子翅膀硬,飛得遠,心不空。
「知識改變命運」,絕非說說而已
當然,阿詹最讓人佩服的,不僅是才華和能力。還有她能在眾人皆醉的時代,保留一份「清醒」的認知。
就拿大家最愛的網上購物來說吧。很多人都有過「買買買」的經歷,購物既能帶來快感,也能帶來壓力。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新聞,90後人均負債達到12.9萬元。很多人爽過之後,無力償還借貸,悔不當初。
詹青雲就分析過這個問題:追求「精緻」生活而進行的過度消費,是你真正想要的嗎?
「同樣口味的兩個奶茶店,有一家就是網紅。同樣難吃的兩塊蛋糕,有一個就是爆款。同樣在湖邊發獃,有的是發獃,有的則是浪漫。」說白了,這些精緻的概念都是商家締造的。在他們的刺激下,我們才會去買用來蓋泡麵的kindle,躺著玩手機的瑜伽墊,網紅跑鞋放在柜子里吃灰。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覺得自己和精緻的距離很近?「就是下單的那一瞬間。」
她提醒我們,不要成為商家的提線木偶。
「我們表面上過著自己喜歡的,光鮮亮麗的生活。靠透支未來,借貸消費,分期付款的方式,維繫著表面的精緻。可是我們每天帶著一串串的數字焦慮醒來,真的能感覺到開心嗎?」
或許,這就是阿詹能帶給我們的思考,關於愛情、職場、消費、生活.……她讓我明白,原來那些束之高閣的知識,竟然可以這麼有趣,也如此有用。
「知識改變命運」,絕非說說而已。她配得上這句:Smart is the New Se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