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胡建兵)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的一系列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的措施,將成為促進經濟繼續穩定健康增長的一個重要抓手。總體上,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各地復工復產漸趨穩定,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如何提高民眾的消費積極性,滿足民眾的消費需求,亟須政策的引導和支持。
在此背景下,意見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六個方面,為國內消費市場擴容提質明確了方向。而這些政策措施與近幾年有關促進消費的系列政策之間,既有一以貫之的延續性,又有針對新局面、解決新問題的創新性,對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具有極大的助推作用。
意見對消費領域釋放許多利好。包括加快5G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建設「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鼓勵企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動各類電子產品智能化升級;加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促進社區生活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便利店、社區菜店等社區商業等。一系列促進消費活躍、提振消費市場的政策舉措,顯示出國家對以提振消費來促進經濟增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信心。
消費潛力的挖掘要繼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充分發揮流通與消費的協同關係,通過流通領域改革創新,更好地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意見的出台,意味著我國消費市場的增量空間將加速打開,預計疫情消退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將進一步鞏固。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經濟轉型,經濟結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從過去以投資拉動為主要手段的模式,轉型為以消費增長為引擎的增長模式。這表明我國經濟結構已趨於合理,而這種合理的經濟結構,不僅能夠有效保障經濟穩定運行,也能夠對就業發揮促進作用,推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此外,意見還從兩個方面對提升居民消費能力進行了部署。一是促進重點群體增收激發消費潛力;二是從收入結構方面,努力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事實上,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基礎,直接關係居民的消費能力,影響著消費預期和消費信心。意見不僅為消費升級提供了重要方向,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我國當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已經不算低,未來增量空間還很大,比如服務消費和農村消費的增長。隨著我國強大國內市場優勢不斷顯現,內需驅動力不斷增強,未來,消費將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對經濟平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構築起強有力的消費型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