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生兒及嬰兒時期的營養攝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影響到嬰兒一生的身體和智力發育,也對成年時期的慢性病預防具有重要意義。怎樣才能喂出一個白白胖胖的健康寶寶呢?喂養時又有什麼注意事項和誤區呢?一起去看看吧!
01.嬰兒需要補充的營養成分
嬰兒:0~12月齡
較大嬰兒:6~12月齡
嬰兒成長的過程中每日所需營養大致有七大類:熱能、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胺基酸、礦物質。
嬰兒在早期營養的主要來源是奶,母乳喂養是首選。由於各種特殊情況,有些嬰幼兒的營養需求要用母乳的替代產品來滿足,此時我們應參考嬰兒具體的營養需求來進行選擇。我國現在執行的最新嬰兒配方奶粉國家標準為GB10765-2010,該標準對營養成分含量有明確規定。
在包裝外會標註國食准字:YP+數字(其中YP代表嬰兒配方),如上圖所示。
一般來說,只要是通過國家配方註冊並且在市場上正常銷售的正規奶粉,在必須營養成分上區別不大,所以選購奶粉時,需要看以上配料是否齊全、添加量是否足夠、營養成分間的搭配是否合理。
02.嬰幼兒補充營養的原則
堅持母乳喂養:
要大力提倡母乳喂養,懂得母乳喂養的好處,母乳喂養對母嬰都有利,鼓勵媽媽們喂至少1年或1年以上,一般在第6個月的時候開始添加輔食。比起各種配方奶粉,母乳幾乎涵蓋了所有嬰兒成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所以為嬰兒補充營養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堅持母乳喂養。
藥物補充:
母乳中維生素的含量較少,比如維生素A能夠促進眼內感光色素的形成,維生素D能夠預防佝僂病和蛀牙的發生等,此類維生素可以通過服用魚肝油來補充,相關的藥物可以通過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服用。
6月齡後添加主食:
此過程應該循序漸進,首選配方米粉,然後逐步添加蛋黃、蔬菜水果、肉類食物,輔食開始是泥糊狀的,慢慢要增加顆粒和硬度,才有利於咀嚼和吞咽的鍛鍊。食物添加時要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一種食物添加後,最好連續喂3-5天再更換,以免寶寶腸胃不適應,還要觀察是否有過敏。
03.喂養時需要糾正的錯誤
牛奶濃度不是越大越好:
不少家長以為牛奶吃得越多、越濃,嬰幼兒長得越快,於是常用過濃的牛奶來喂嬰幼兒,其實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指沖奶時多加奶粉少加水,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有的家長惟恐牛奶太淡,還在新鮮牛奶中加奶粉,殊不知,牛奶的濃淡應與嬰幼兒年齡成正比,喂食奶粉須根據年齡大小而有不同的比例,即使喂食鮮奶,也要按嬰幼兒年齡逐步遞增。如一個月以內的新生兒,摻水的比例應根據消化情況由1/2逐步減少到1/3。如果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輕者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其體重非但不能增加,重者還可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臟器嬌嫩,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奶粉沖得過濃,或者鮮牛奶中摻入奶粉,營養成分濃度升高,超出嬰幼兒的胃腸道消化吸收限度,不但消化不了,還可能損傷消化器官,於是出現上述一些症狀。
牛奶過多食用:
牛奶中的乳糖含量較高,嬰兒過度食用會影響消化吸收而腹瀉。同時牛奶中高含量的磷會排斥鈣的吸收,會引起嬰兒低血鈣。過多喂養牛奶也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而引起缺鐵性貧血。
酸奶飲用不當:
空腹時高濃度的胃酸會將酸奶中的益生菌殺死,從而失去營養價值,因此酸奶宜在飯後飲用。
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發育和成長,家長在聽從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的同時,自身也需要了解孩子在成長時所缺乏和需要的營養,能夠自身獨立科學地選擇相應的補劑來喂養孩子,同時也不能過度食用!
想了解更多專業疾病科普知識?歡迎關注「醫聯山東」微信公眾號。
醫聯山東由山東省醫師協會主導,與醫院信息系統實時互聯,提供山東省內各大醫院預約挂號、專家講堂、繳費充值、報告查詢等線上就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