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CPU的性能,「過剩」了沒?

2019-05-17     IITT的那些事

其實CPU性能有沒有過剩得看具體情況。比如日常辦公,CPU性能就是過剩的,甚至有些遊戲,i3都能滿足要求,如果是i5,可能就完全勝任了,很多用戶使用電腦時,比如i5-8400這種CPU,就很少能夠使用到占用率為70%以上的。

對於玩遊戲的用戶來說,追求最大的還是顯卡性能,幾乎是無底洞,首先就是要滿足幀數,30幀就是卡,必須60幀,有了60幀還不夠,火眼金睛的人就覺得還是要120幀、144幀甚至更高,幀數達到後,又得追求解析度,1080P過時了,2K起步,最佳4K,而解析度達到後,畫質也得追求啊,低特效沒勁,中特效勉強,最好就是特效全開的極致畫質,所以人們對遊戲畫面的追求幾乎停不下腳步,畢竟遊戲畫質與現實世界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每一代顯卡的推出都意味著性能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可是與顯卡相比,CPU性能增長緩慢,比如Intel,大家都說一直擠牙膏,其實CPU架構現在非常成熟,單核性能提高很難,現在CPU一直都在以增加核心的方式來提升性能,另一方面,工藝進步也是緩慢,Intel還在繼續打磨14nm,也不知道14nm後還能跟上幾個「+」。

不過雖然CPU提升不明顯,但是相反的,我們好像很少會遇到CPU性能不足的問題,那麼CPU性能真的過剩了?其實日常辦公與娛樂方面,現有CPU完全可以應付,但是在伺服器和工作站,CPU永遠都是不夠用的,比如專業的3D渲染,對CPU的追求就是無止境的,沒有最快只有更快。

而遊戲方面,CPU只是看似性能過剩,其實還是不夠的,現在很多遊戲都喜歡開放世界,但是你會發現同一場景下,NPC或玩家往往不多,這是因為同屏人數多了,那麼CPU就要進行大量運算,因此,真要開發出這種超大規模的遊戲,再好的CPU都難以滿足要求,所以開發遊戲也只能向硬體妥協,因此,才讓我們消費者覺得,現在買一款好一點的CPU就可以應付絕大多數遊戲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fFwGmwBmyVoG_1Z7b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