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叒居家辦公了
你們小區還好嗎?聽說,有的小區凌晨12:00剛解封,凌晨4:00通知又要封閉...
最近疫情反彈,我又居家隔離辦公了,這個「又」既是2020年之後的又一次,也是今年的第二次...相信許多朋友都會跟我一樣吧!
但工作不能停,居家辦公!發現隔離期間電腦的使用時間,相當的長!看了一下統計,每天平均超過六個小時。我這是996啊。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如此?個人感覺,居家辦公的效率變得有些低下,久坐也影響身體。
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近我居家辦公的「神器」,從電腦iMac到站立辦公的樂歌升降台,從鍵盤到摩米士充電器。希望能給到與我一樣WFH的朋友一些有用的參考!
▎1.幹活工具:買螢幕送電腦iMac
這台iMac使用的時間已經將近一年,是我去年購買的最滿意產品沒有之一,總體使用下來還是非常舒爽的。
24寸的螢幕大小剛剛好,其實並不小。使用時,正常距離並不需要擺頭去看螢幕邊緣,可謂是剛剛好的一個尺寸。不過在這個尺寸下,塞下4.5k的解析度(貌似是218ppi),內容雖然顯示非常精細,但的確在文字圖標等等方面會顯得過於小了,如果用標準的顯示模式,會看著有點累眼,所以我是用了更大的縮放,看起來更舒服一些。
在整體硬體上,第一代M1晶片(要是加個Max就好了),聽個響的音質,四個Type C接口,配上無線滑鼠和妙控鍵盤,總體上體驗的確不錯。個人覺得在1萬左右的價格裡邊,是非常具有性價比的一體機。內存最好能上16G,8G其實也夠用,PS/FCP/LOGIC PRO同時開都沒問題。
在軟體方面,優點就不多提了,提提缺點。因為M1晶片的原因,之前很多軟體和遊戲不再適配,通過轉譯之後又會存在效率降低甚至卡頓的問題,不過現在基本沒再碰到大bug了。個人覺得Mac OS最近的這個版本優化的還不是很完美,時不時出現一些小問題。不過都是一些極小的問題,也不影響使用,或者重啟一下就解決了。
居家辦公推薦用iMac嗎?
如果是老的Mac用戶,個人建議再等等M1 pro或者M1 max晶片的版本(現在Mac Studio出來了,或許iMac Pro已經不再有),雖然價格肯定也會高個幾千塊,但毫無疑問也更值得。如果是Windows系統的粉絲,個人就不太推薦用iMac。iMac強大的地方在於音視頻的處理以及正常的文字辦公,在遊戲方面並不擅長。但不得不說,只要習慣了Mac OS,就再也回不去了。
▎2.坐太久多站站:樂歌升降台
來到了我們這個樂歌的升降桌台,事實上它也可以當做一個桌子來使用,不過就是高度有點矮而已,將就一下說不定還可以作為茶几吧哈哈。說說為什麼要入手這個樂歌的升降台?啊,感覺有打廣告的嫌疑,不過其實樂歌已經挺出名的了,還記得火了一段時間的B站視頻?
有了升降台,桌面變成上下兩層,面積沒有變化(甚至還有增加),桌面更立體整潔了,有種小複式的感覺。
為什麼要買這個升降台呢?我想主要有兩點原因。最基本的背景就是居家辦公,我已經居家隔離快兩周了,時間過得既快又慢,雖然隔離在家,但工作也不能不做,所以還是長時間的面對著電腦,一直坐著總歸對身體不好,尤其是頸椎。第二點,就是我的電腦沒有一個高度升降的調節。所以綜合起來就入手了這個樂歌的升降台,我也選了跟我桌子及電腦統一色調的白色款,總體上還是比較和諧的。
鍵盤托板可以快拆。
首先說一下安裝的過程,其實整個升降台是一體式的,沒有複雜的拼裝,唯一一步,就是將鍵盤托板和主台拼在一起。拆裝的方式,有點類似快拆的設計,不需要螺絲刀之類的工具,用手旋轉就可以鬆緊。拆、裝都很方便。很多時候我其實都是把鍵盤桌板拆下來不用的。
拼裝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線材的整理,有點小驚喜的是升降台底下的空間,給線材還有擴展屋留足了餘地,甚至還可以停一輛「小汽車」。不過這些物品的收納需要特別注意,也不能太高太多,否則容易亂,也容易卡到。
升降台的升降開關是在右手邊,非常順手的一個位置,往上壓住提手,就可以上下推動桌板調節高度了。嘗試了一下,一個手就可以操作,當然為了更穩一點雙手兩邊扶著最好。我買的是任意位置懸停版本,也就是可以停留在任何一個高度(最高是50cm,大高個應該也可以用),比如說1米8的帥哥可以調高一點,1米65的美女可以稍微低一點,適合自己站立辦公的高度就ok。話說這個升降調節的體驗,我感覺有點驚喜,阻尼感很適中,不會太費力,也不是說輕輕一碰就彈射,應該是那根氣彈簧的質量不錯,想不到國貨已經在體驗上也有長足的進步。
站立辦公是一種什麼感覺?有點像憋在家裡很久,突然可以去戶外看風景一樣。久坐之後,站著辦一會兒工,看一會兒視頻,處理一下郵件,身體的反應真是挺舒爽的,智能手錶也不用老是提醒我「久坐站立一下」了。那麼這個樂歌升降台有什麼缺點嗎?我覺得沒有大的缺點,從精益求精的角度而言,要是能巧妙的優化一下升降台下面的空間,可以收納更多的東西,那就很完美了。再說價格也不貴,三四百錢,超值了。
▎3.手指的快樂:鍵盤Keychron
在家工作,還不得讓指尖開心些?
長久以來,玩的都是普通的機械鍵盤,幾個軸體都已經體驗過了,的確沒有太多的新鮮感。但是這一個Keychron的K3鍵盤,卻非常不一樣。一方面,它是矮軸體,筆者以前沒玩過,所以肯定能帶來很多新鮮感和完全不同的體驗。另外一方面,它也是筆者入手的第一個完全適配Mac的鍵盤,它的鍵盤布局跟Mac的原配鍵盤是一毛一樣,但又有著機械鍵盤的手感和薄膜鍵盤的輕薄。
邊上就是兩個撥鍵開關,看文字就知道,一個用來切換作業系統,另外一個就是切換鍵盤的連接模式。作業系統前面稍微提到了,WIN和MAC都適用。而在連接模式上,K3也是一款雙模的鍵盤,就是說又可以通過數據線連接電腦,成為一款有線鍵盤,另外也可以通過藍牙(版本5.1)連接我們的設備,變成藍牙鍵盤。
iMac的原配妙控鍵盤和K3鍵盤,我都會同時使用。但其實有些麻煩,畢竟桌面要擺兩副鍵盤。是我離不開原配的妙控鍵盤嗎?是的,因為只是離不開它的指紋觸控鍵,在開機或網頁輸入密碼登錄實在非常方便。但除此之外,90%的時間我都是用K3鍵盤。
相對於妙控,K3有非常多的優點,一方面多出6個獨立的、好用的按鍵,比如Delete鍵(妙控是Fn+退格),還有一鍵截屏、翻頁鍵等。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它的手感清脆快速,給手指的反饋比妙控鍵盤更好。最後,要知道妙控鍵盤該有的按鍵,K3都有。
▎4.手機伴侶:摩米士透明充電寶
這是我見過的顏值最高的充電寶,沒有之一。當然,這是我個人的角度,如果大家有看到過更好看的充電寶,很希望可以評論一下。
這,就是摩米士的透明充電寶,Magsafe磁吸設計,也是支架,所以放在我桌面。其實自己很久以前就非常眼饞摩米士的一個四五百塊錢的透明設計充電寶,不過那個因為有mfi的加持,所以價格居高不下,錢包勸退。我入手的這個充電寶呢,價格做到了兩百塊錢出,優惠時候兩百塊都不到,而且無線充電功率還增大到15瓦,所以何不入手一個呢?
先來簡單看一下這款充電寶的外觀。鼻子湊近,深吸一口氣,恩~這是數碼新品的香味,非常喜歡。何況還是顏值這麼高的一個朋克風數碼產品。正面都是透明的,鋼化玻璃面板,非常通透,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充電支架的內部,晶片、電容等等在黑色的底板上整齊排列,很有科技感。上半部分碩大的一個無線充電銅線圈,還有一圈銀色的磁鐵。右側是一個Type C的接口,可以輸出或輸入,而底部就是五個指示燈以及電源的開關機鍵。
說是充電寶,其實我更傾向於把它當做一個「二合一的支架」來使用。因為是有Magsafe磁吸設計,背後的皮質底蓋摺疊一下,立馬變身支架,手機不管橫豎都可以吸附在上,既是一個可以隨手取放的好用支架,同時也能給手機充電。自帶的5000毫安時電量,給手機充一次電足夠了。TypeC口再接上充電頭,就徹徹底底的變成了一個桌面充電底座了。所以更多時候,我會把它放在家裡桌面上,成為一個存在感很強的無線充電支架。
充電寶體積很小巧,所以有的時候順手就把它帶出門,當做隨身充電寶來用。Typc C口既是自充的輸入口,自充最高功率18瓦。也可以向外輸出,最高支持PD20w的快充功率,所以對於蘋果手機而言是相當友好的。當然安卓手機也能支持,接上一根C2C線,最高也是20瓦的輸出功率,正常使用也足夠了。
用工具測試了一下,有線充電的功率在十幾瓦跳動,平時應急一下還可以。不過,我還是喜歡直接用無線充,少了帶線的煩惱。總之,雖然摩米士這個透明充電寶的有線無線充都少了Mfi的加持,但價格更便宜呀,而且充電功率也不算低,顏值高還實用,配合200左右的價格,估計要賣斷貨的節奏。
▎5.鉛筆愛好者:卷筆刀
雖然現在水性筆很便宜,也很能寫,比如說小米的巨能寫。但很多時候,我還是喜歡用鉛筆。
鉛筆有很多優點,不怕水洗,開會無聊的時候還可以畫個素描。上圖這個有點像比卡丘的卷筆刀是五六年前買的了,說是德國進口,不知道真假。但價格確實比一般的卷筆刀要貴上不少,好像當時是七八十買的,一般得力的也就二十來塊錢,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貨,可能已經是絕版的了。
除了藍色和橙黃色的撞色設計很好看之外,這個卷筆刀也是很好用,在尾部有一個小旋鈕,可以調整筆尖的大小,畢竟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鉛筆芯太尖,畢竟容易折斷。這個卷筆刀使用了這麼多年,也沒有損壞。另外還配有一個固定底座,可以固定在桌子邊緣。
▎6.解壓雜貨鋪:燈、手辦、音箱等
可能每個人桌面都會有自己平時用於解壓的小物件,比如有的是小魔方,有的是可以盤的手串兒,而我比較喜歡放一些擺件手辦,以及用來聽音樂的音響等等。
入手洛斐的拾光燈,起初是看它的顏值。
這是上次周末露營時拍的幾張照片。洛斐拾光燈給我感覺,就是很有調調,但並不是那種浮誇的高調,而是滿滿的復古感。底座和透明燈罩組合、色溫低到1800K的極黃LED燈光,營造出不一樣的氛圍。話說LED燈光是真亮,亮度即使在大白天也毫不遜色。帶彈簧的旋鈕也復刻了以前油燈的設計。
透明燈罩,剛開始還以為是玻璃的,質感一流。後面仔細看了商品說明,才發現是高透光亞克力材質。洛斐拾光燈後面有個小按鍵,是幹啥的?原來是燭光模式的切換鍵。燭光,就是飄忽不定的搖曳,很有情趣。plus,燈光可以隨著聲音起伏!更有趣了。配了一根皮質的手繩,可以把燈掛起來。
辦公桌當然離開不了音樂,所以也肯定不能沒有音箱。在家裡聽音樂的方式有好幾種,如果想仔細聆聽的話,還是會帶上好一點的耳機。一般情況下,就會通過桌面上的音箱去播放一些背景音樂。我比較常用的就是白色的這個貝爾金的Soundform elite,它是一款和帝瓦雷聯名的無線音箱,支持蘋果手機的AirPlay,當然藍牙也可以。
這個音箱是我極力推薦的,低音非常勁爆,音量稍微大一點都可以引起房間玻璃的共振,比homepod mini的音質要好太多了,價格也不貴,一般一千多出頭就能買到全新的。當然很多時候也會直接用iMac來播放,當背景音樂還不錯。
尾:
剛才出門取包裹,看到外面春光燦爛、爭芳鬥豔,景色一片美好,不禁心馳神往,奈何出不了門。於是心裡感嘆:這是很多人失去的美好3月。聯想到最近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更感嘆人生無常,當珍惜當下,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所以以上這篇文章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些「工具」,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效率,更好更開心的生活、工作。
謝謝大家閱讀,祝君生活愉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