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年度新銳榜發布:尋找文化的溫度,投入真實的生活

2023-12-21   新周刊

原標題:2023中國年度新銳榜發布:尋找文化的溫度,投入真實的生活

2023中國年度新銳榜將「推委會特別榮譽」頒發給以自身為武器、爭分奪秒與漸凍症(ALS)抗爭的蔡磊,將「年度新銳人物」頒發給劉亮程——他在中國西北的曠野筆耕不輟,用質樸沉靜的文字書寫大地。

作者 | 段志飛

2023年12月20日,由《新周刊》主辦的「2023中國年度新銳榜榮譽盛典」在北京新銳登場。

從2001年至今,「中國年度新銳榜」已成功舉辦了22屆,到訪過北京、上海、杭州、天津、成都、鄭州等地。時隔三年,盛典再一次在北京舉辦。

正如新周刊雜誌社社長孫波先生在開場致辭中所言:「2023年是變局之年、衝突之年和復甦之年,在《新周刊》看來,這也是我們被無數溫暖和感動觸動心靈的一年。也正因此,我們回顧它才會顯得回味無窮。今年,大家恢復了活力,行走重新成為一種流行。人們愛上 Citywalk,去體察微觀的附近,欣賞低速的景觀,想通過找搭子在原子化時代建立一種新社交關係。」

新周刊雜誌社社長孫波先生髮言。

一直以來,「中國年度新銳榜」都以「傳媒觀點、專家意見、新銳視角」為時代立榜,見證了21世紀每一年新銳之秀的誕生,既為社會提供價值觀和風向標,也為公眾提供判斷與心得。

本次盛典上,《新周刊》與現場嘉賓及國內多家主流媒體一起,共同見證了「2023中國年度新銳榜」16項榮譽、「新勢力榜」5項榮譽和「優化生活貢獻榜」3項榮譽的誕生,旨在發現中國的新銳人物、新銳力量,以及新銳生活方式的締造者。

「2023中國年度新銳榜」榮譽獲得者合影。

2023年,尋找生命的本質與厚度

2023年,人們不自覺地尋找著一種「智性生活」——尋找著文化的溫度,尋找著「慢生活」的鬆弛感,尋找著生命的本質與厚度。

今年的「中國年度新銳榜」榜單,《新周刊》與推委們一致推選出了「推委會特別榮譽」,並將這項榮譽頒發給了以自身為武器、爭分奪秒與漸凍症(ALS)抗爭的蔡磊。面對人類200年的醫學和科學難題,蔡磊的勇氣與決心讓全世界的病友和身處艱難的人們都看到了努力之後的可能,相信了「相信」的力量。

蔡磊獲評「推委會特別榮譽」。

「年度新銳人物」劉亮程,在中國西北的曠野筆耕不輟,用質樸沉靜的文字,書寫山川河流與廣袤土地,書寫大地之上的人與萬物,重新喚醒了人們對文學、對藝術、對精神家園的美好想像,同時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當代文學的豐富維度。

「年度新銳人物」劉亮程。

從事自然攝影40年的奚志農,從滇金絲猴、藏羚羊到雪豹,用鏡頭記錄著生命的可愛與脆弱,也讓中國的野生動物不斷被世界看見。他被《新周刊》評選為「年度文化先鋒」——以「用影像保護自然」為信念的他,擔當著連接都市人與大自然的橋樑。

「年度文化先鋒」奚志農。

王澍作為建築師里的思想家,用建築解答了中國城市化應當基於傳統還是面向未來的問題。無論是在新建成的杭州國家版本館裡演繹宋韻,還是延續由梁漱溟開啟的鄉村建設之路,他都在其中找到了建築返回真實生活世界的道路,成為了《新周刊》評選出的「年度藝術家」。

網絡時代誕生了不少網絡達人,而「年度網絡達人」的榮譽,頒發給了相聲演員陳印泉。「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他在「豎屏時代」憑空創造出一門「廢話文學」,用寥寥幾句話直擊了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痛處。

「年度網絡達人」陳印泉。

為了體現《新周刊》一直以來的人文關懷,我們還特別設立了「年度平民英雄」和「年度報道」的榮譽,旨在表彰2023年重大社會事件中的人和事。

前者不是頒給個人,而是頒給了北京房山藍天救援隊,褒獎他們以普通人自居,卻敢於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後者頒發給了關注個體的命運和生存處境的《山西代縣礦工死亡瞞報事件調查》(《中國新聞周刊》),它是深度調查報道的範本,體現了新聞從業者的價值觀。

「年度平民英雄」北京房山藍天救援隊。

2023年,創造文藝審美的新高度

過去這一年,中國的文化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從業者們也是冰火兩重天。規模和競爭的不斷攀升,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文化產品和作品的提質升級。

在眾多優秀的電影作品當中,2023中國年度新銳榜授予《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年度電影」的榮譽。這部戰爭史詩作品由近萬名工作人員歷時10年打造而成,它用現代技術手段將中國歷史神話呈現於大銀幕上,對經典故事完成創新性改編,給觀眾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

新銳榜推委譚飛為「年度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頒發榮譽,出品方北京文化總裁嚴雪峰領受榮譽。

從作品到藝人,《新周刊》將「年度演藝人」的稱號,頒給了演員黃曉明。黃曉明在今年可算是碩果纍纍,他是電影《潛行者》里隱忍果決的「方嘉樹」、《最後的真相》里幡然悔悟的「丁義峰」、《好事成雙》里善良內斂的「顧許」,也是《志願軍:雄兵出擊》里有勇有謀的「江潮」。他勇於突破自己,嘗試不同的題材與角色,台前幕後都在與行業共進退。

有人通過鏡頭演繹人性與個性,也有人用音樂禮讚土地與生命。瓦依那樂隊以樹葉為笛、以鋤頭為打擊樂器,他們低頭種地、抬頭唱歌,用10年的光陰沉澱,創作出了長達10分鐘的描摹個人心靈史的《大夢》,感動了無數人,也感動了推委們,成為了《新周刊》評選出的「年度音樂人」。

「年度音樂人」瓦依那樂隊,吉他手十八出席並領受榮譽。

《新周刊》將「年度出品人」的稱號,頒發給了堅守品質與匠心的楊曉培。她是一位具有敏銳行業洞察力與前瞻力的女性創業者,帶領著自己的團隊,探索仙俠劇詩意和美學的新疆界,也塑造出了獨具特色的現實題材劇作,通過作品,展現了影視劇藝術的無限可能。

今年「新勢力榜」的「新銳劇集」,頒發給了由檸萌影視出品的《問心》,它以醫療行業為切口,從生命廣度和人性深度洞察人間百態、探討生命價值、傳遞時代關懷,創下了國產醫療劇口碑的新巔峰,讓我們看到現實題材的魅力。

王潮歌是一位創作力豐沛的導演,同時也是一個敢於推翻自己、不斷給觀眾帶來驚喜的藝術家,《新周刊》將「新勢力榜」的「新銳創想家」稱號頒發給了她。在王潮歌的新作《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中,她與演員、與建築空間共同完成了對作品的演繹。翻過傳統經典文學作品的高山,王潮歌抵達了自己的新高度。

「新銳創想家」王潮歌。

2023年,投入真實生活的新可能

2023年,人們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域,開啟了繽紛多彩的快意生活。

雲南經常被視為理想生活之地,雲南生活方式的推廣者聶榮慶,以菌為媒,串聯起飲食、歷史、逸事與風物,讓我們看到雲南人在菌子生活中建立的世界觀,他也因此獲得了「年度生活家」的稱號。

新銳榜推委黃珂為「年度生活家」聶榮慶頒發榮譽。

而今年的「年度城市」,則頒發給了淄博,它是美食標籤與硬核工業城市得以碰撞的新晉「頂流城市」,憑藉「進淄趕烤」火爆網絡,同時也成為了工業城市轉型的樣本。長期生活在淄博且對這座城市有獨到洞察的青年作家魏思孝,作為淄博的城市代表,領取「年度城市」榮譽。

要論吸引流量和熱情,貴州「村超」也是旗鼓相當。「村超」肇始於村民自發組成的業餘足球隊和延續多年的足球熱情,最終演變成一場全國業餘球隊、國際球星、英超聯賽、明星足球隊參與互動的全民盛事。「村超」的熱度從足球輻射到「超好吃」「超好住」等,讓榕江成為了中國鄉創新地標。貴州「村超」因此獲得了「年度創意」的稱號。

「年度創意」——貴州「村超」代表董永恆現場顛球。

「年度遊戲」摜蛋則發源於江蘇淮安,曾在2023年的春晚小品中出圈,它替代了德州撲克,成為更適合國人的益智遊戲,甚至還被賦予了諸多價值——洞察人性、打開格局,商業之道乃至人生哲學盡在其中。頒發榮譽時,2023中國年度新銳榜推委、生活家黃珂,作為一個「懂得生活的人」,領取了「年度遊戲」的榮譽,他還額外獲得了一份由時代好物出品的「摜蛋禮盒」。

從露營、飛盤到 Citywalk,從多巴胺、美拉德到老錢風,今年各種不拘一格的新生活方式,在「年度品牌」小紅書當中層出不窮,它鼓勵人們在復甦之年重新「投入真實生活」,成為了許多人的生活百科乃至搜尋引擎,為人們尋找生活的新姿態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2024年,

找准新方向,迎接新未來

在今年的榮譽盛典上,「優化生活貢獻榜」和「新勢力榜」是《新周刊》最先揭曉的兩個新銳榜單。「新銳」意味著當下,同樣也喻示著未來。在對未來的瞻望中,我們看到了更多基於當下的新文化、新趨勢、新標準和新方向。

「新銳文化大賞」孕育著文化的未來。今年摘得此殊榮的是第十屆烏鎮戲劇節。作為中國戲劇節的標杆,它如今已經蛻變為一場萬人奔赴的戲劇盛宴,具備國際性、專業性、當代性的中外劇目在古鎮上演,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生態。在這片沃土上,青年戲劇人也在成長和起飛。

「新銳科技」引領著科技的未來。「文心一言」是百度最新的生成式AI產品,不僅有用、有趣,而且也變得更有溫度,它伴隨著中國AI浪潮而生,以嶄新的姿態書寫整個行業的變化。

「新銳設計」在生活的未來上不斷創新。今年獲得此稱號的是「卡薩帝星雲套系」,它因新中產對「高端生活方式」的嚮往,以「先鋒美學」和「極智雲控」為家居空間注入靈感,創造了行業獨有的顛覆性創新。

科技在飛速發展,其中也有我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老闆電器數字廚電創造者i7獲得了「科技生活引領獎」,它能讓我們的烹飪體驗煥然一新,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廚房的下一個進化形態。

瑞幸咖啡獲得了「消費品質引領獎」。它憑藉「品質至上」的原則,在今年締造了銷量神話,它的「全球尋豆計劃」更是激發了咖啡豆在中國的馥郁,不僅引領了咖啡潮流,也為社會貢獻了可持續發展的新力量。

編劇宋方金現場表演脫口秀。

「城市生活洞察獎」的獲得者「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作為洞察城市生活的研究者,知曉今年火爆城市和流量背後的全部秘密,並以形式多樣的研究內容和數據產品,實現了社會價值與商業收入的同步發展。在未來,它同樣也是城市繁榮新路徑的指明燈。

毫無疑問,2023年,我們迎接變化、擁抱變化。2024年,《新周刊》將繼續新銳向前。

校對:黃思韻、運營:小野、排版:付贏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