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特約評論員 吳學安)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日前印發《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紮實做好穩崗擴就業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中央企業大力推動穩崗擴就業工作,以吸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等三類人群就業為重點,統一組織中央企業和有關單位開展「抗疫穩崗擴就業、國資央企在行動」大型網絡招聘活動,全部實行免費服務,扎紮實實促進穩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疫情發生後,勞動力市場出現了一些變化,主要體現在企業開復工時間推遲,勞動力返崗時間錯後。與此同時,與疫情相關的行業企業缺工明顯,部分招聘求職活動暫時性推遲。以農民工群體為例,往年春節後是農民工返城找工作的高峰期,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農民工在節後不敢外出、不能外出、不想外出,導致東部地區企業用工缺口和中西部地區農民工滯留並存。
近一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為企業減負穩崗提供全方位服務。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制定《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明確了免、減、緩三項措施。各地也在調整政策力度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蘇州出台「惠企十條」,北京推16條措施促中小微企業發展,深圳16條措施減租減稅減電費,一些地方還通過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職業培訓補貼等多渠道支持企業穩定現有就業崗位。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統籌做好「六穩」工作,首先就是要穩就業。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穩就業無疑應成為政策的重要著力點。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多措並舉,做到精準有效。在出台穩崗就業政策措施的同時,要狠抓政策落地,倒逼服務升級,轉「人找政策」「企業找補貼」為「政策找人」「補貼找企業」;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大扶持中小企業的力度,改善營商環境,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發揮其充分吸收就業「蓄水池」的作用。此外,有關各方要密切關注就業動態,對一些正在進行結構性調整的行業,及時了解企業真實需求,準確研判就業形勢,提前做好應對方案,以便能對症下藥。
總之,穩就業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社會各方要圍繞穩定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支持企業發展穩定就業、突出重點群體保障就業、優化培訓服務促進就業等重點工作,綜合施策,幫助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儘早就業、及時返崗,努力降低疫情對就業的影響,為國家經濟恢復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保證。